王振中
【摘要】學生能力培養,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有計劃、有步驟作好學生培養工作,不斷總結經驗,特別是高中物理教學中提出了培養學生五大能力, 有了這五大能力, 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將來就會聯系生產、生活實際有無限地創造力。
【關鍵詞】 培養能力 教學 高中物理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78-01
教學分知識和能力培養兩個方面,知識教學是能力培養的基礎,而能力培養是創造的基礎。我認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各種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經常出現“課一聽就懂,題一做就錯”的現象,其實質就是能力培養這部分沒有跟上。知識教學相對容易些,而能力培養就顯得較為復雜,知識教學主要反映在識記、理解、記憶等方面,而能力則體現在應用和創造方面。
在教學中知識教學可以讓學生自學、討論、閱讀方式來完成,能力培養則多以教師講解典型例題及總結解題思路,并進行專項訓練的方法來實現。
能力培養不佳往往有以下幾個原因:1.過高估計學生的水平,教學起點過高,造成大多數學生跟不上。2.教學進度過快,學生對基本概念還十分陌生的時候,就開始高難度運用,給學生心理上造成很大壓力,使學生產生畏懼情緒。3.典型例題講解不夠細致和有條理性,使學生無法悟出解題思路和應用規律,結果不能舉一反三。4.沒有按學生年齡、特征和其認識規律設計課的各個環節,跳躍性過大,轉折突然,學生摸不著頭腦。
高中階段對學生能力培養要求過高,這實際上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包括:1.要具有正確估計和測評學生實際理解和接受能力,因為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是因材施教的基礎,是確定教學起點的依據。2.要具有駕馭教材的能力,能從各種不同角度去理解教材,講解教材,以適應不同學生需要。3.要具有超前預測能力,能準確把握學生能力遷移過程中的難點和關鍵因素,并能設法突破難點,掃清學生在認識上的障礙。4.要具有隨機應變的能力,能根據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時調整進度及方法,同時還要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
要搞好學生的能力培養工作,首先必須認真鉆研教材, 熟悉課程標準,弄清學生實際能力和水平,精心備課,設計課的各個環節,充分估計到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到課前心中有數。其次,上課的實施中,要隨時注意反饋信息,步步為營,循序漸進,對于難點,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加以突破,對于物理教學難點,要加強演示試驗的直觀教學手段,對每個技能訓練做到由易到難,訓練量要足夠,避免重復訓練,以提高效率。最后為使技能得以鞏固和強化,需要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練習題,通過作業了解培養效果。
高中物理雖然難學,但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這就要求我們培養學生能力, 1.培養學生理解能力。2.培養學生推理能力, 即能夠根據已知的知識和物理事實、條件, 對物理問題進行邏輯推理和論證, 得出正確的結論或作出正確的判斷。并能把推理過程正確地表達出來。3.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 即能夠獨立地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研究, 弄清其中的物理狀態、物理過程和物理情景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關條件, 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運用物理知識綜合解決所遇到的問題。4.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1)能夠根據具體問題列出物理量之間的關糸式, 進行推導和求解, 并根據結果得出物理結論;(2)能運用幾何圖形、函數圖像進行表達、分析。5.實險能力, 能獨立地完成知識目標中所列的實驗,能明確實驗目的, 能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 并得出結論, 對結論進行分析和評價。多年的物理教學,使我體會到:學習物理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再就是空間想象能力,物理其實就是靠邏輯推理的,很多問題就是根據基本的公式來一層層的推出理來的,關鍵是你能不能分析出來,所以掌握物理基本的公式推算和邏輯思維是關鍵, 物理學的內容豐富而復雜,它既有抽象的概念和定律,又要運用實驗方法和數學工具,同時還有許多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內容。因此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必須讓學生掌握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有計劃、逐步地訓練學生,達到掌握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如果我們學習物理只是單純記憶或背誦一些定義、定律和公式卻不理解其物理意義,那是毫無益處的。一個物理概念的本質屬性總是和概念的內涵相聯糸,概念所反映的現象總是和概念的外延相聯糸,只有充分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并把它們之間有機的聯系起來,才能正確地理解這個概念的本質,對物理定律和公式也是一樣。只有通過反復嚴格訓練,才能準確地理解條件與結論的必然和有機的聯系與轉化,才能牢固掌握這些定律和公式,并能進行靈活應用,以達到消化的目的。培養具有較高科學文化水平和較高的綜合素質的建設人才,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的獲得,必須通過學生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必須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因此,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創設自學的“氣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主渠道。總之我們得培養學生有探究意識,學會認知,學會交流與合作,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科技,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實現學生能力全面得到提高,迅速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
學生能力培養也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作為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作好學生培養工作,其考核也要落實到各種檢測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能力的培養, 我們最終目的應該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和創造,雖然考試是檢測學生能力方法之一,但若把培養能力當成是培養應試能力,這恐怕是教育的最大悲哀了,這種培養結果最終是高分低能,目前教育正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正是針對以前教育弊病提出新觀念,這是社會對教育期望,作為一個跨世紀人民教師,有責任搞好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為二十一世紀輸送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