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麗琴
[摘 要]當前,我國中小學教師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代課教師,城市公辦學校代課教師的隊伍不斷壯大,城市代課教師問題也應該受到關注。至2011年,我國已有代課教師28.8萬,其中城市代課教師達到15.5萬。城市代課教師也趨于年輕化,趨向城鎮化,他們的現狀發展值得我們去研究、深思,去更好地解決城市代課教師問題,給他們更好地保障。
[關鍵詞]城市;公辦中小學;代課教師;現狀
一、問題提出及其意義
城市代課教師的存在具有現實合理性,很多公辦學校因為編制內的教師有限,不得不招一些代課教師來維持正常的教學。代課教師即沒有事業編制的臨時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沒有編制內教師的“鐵飯碗”的概念。他們身份構成復雜、整體素質較高、流動性較大,研究城市代課教師的心理發展狀況并努力解決這一問題對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建設、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日本學者磯村英一認為,在時間和空間上,城市主要特征是:人口聚集度和密度高,人口自身再生產低,而增加率高,轉移性和流動性大,生產年齡人口多,先進產業就業的人口多等。針對代課教師這一問題,我國的學者做出了很多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首先什么是代課教師?什么是城市代課教師?小學與中學有什么差別?對于代課教師的概念,不同學者也有不同的定義。龐麗娟、韓小雨認為代課教師是指在學校中沒有事業編制的臨時教師。王嘉毅認為代課教師指的是當前中小學中除公辦教師之外學校聘用的臨時人員。張念宏的解釋為:“代課教師是臨時在學校填補空缺代課的人”。方征、葛新斌指出,2000年后,我國編外教師的分布呈現出農村比例減少,城鎮比例增加的趨勢,這樣會導致城市代課教師越來越多。有關研究表明,城市代課教師整體素質較好,但是他們的合法權益和社會保障并不完善,他們的生存狀況令人擔憂。方征、葛新斌還指出主要是因為教師編制制度導致了現在的編制與實際需求不相配的情況,使得城市代課教師越來越多,繼而引發社會關注。他們還提出確保教育經費投入總量和理順教育財政撥款體制的建議。王麗則認為城鎮學校專任教師和非專任教師比例太低,結構不合理,非專任教師占用了大量的教師編制,使得學校不得不聘請代課教師任教。
三、城市代課教師的現狀
(一)收入較少
城市代課教師的工資相比較農村代課教師而言,是要高一些的。但在城市,代課教師和在編的教師工資相差很大。工資差別主要體現在工資、五險一金等。代課教師工資相對少一些,績效工資是沒有的。同時,五險一金的待遇代課教師也是沒有的,這對他們而言是不太公平的。他們付出了同樣繁重的工作任務,可是心理落差卻很大,他們在城市里的生存壓力也很大。
(二)流動性較大
當代課教師能夠明顯的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與回報并不成正比的時候,他們會去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為了更好地在城市生存下去,他們會趨向于由工資待遇低的學校轉向工資待遇較好的學校,他們迫切想要改變現狀,他們可能不能更多的花時間在教學上,他們努力嘗試各種機會進入體制內或者尋找工資待遇更高的地方。
(三)保障機制缺乏
代課教師是臨時人員,他們并不受法律的保護,個別學校甚至并未與代課教師簽訂聘用合同,這樣導致代課教師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產生困難。代課教師的聘用一般是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的獨立的行為,代課教師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這也使得代課教師在城市生存越來越艱難。
四、結論和建議
(一)提高城市代課教師的工資待遇
城市生活成本相對農村來說較高,適當的提高代課教師的工資待遇能夠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逐步實現代課教師與在編教師同工同酬。
(二)規范教師資格證書制度
教師資格證是教師的準入條件,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現在城市中有很多沒有教師資格證的人在講臺上執教。代課教師要逐步提高自身的保障體系,先要規范準入門檻。代課教師具有和在編教師一樣的教師資格證書,才能夠站在講臺上教書。
(三)逐步推進人事代理制度
公辦學校要逐步推進人事代理制度,逐步取消編制帶來的失衡。學校要慢慢實行“新人新辦法,舊人舊辦法”,除了社會保險之外,有編制的教師和代課教師采用同一套的考評機制,維護代課教師的正當權益。
參考文獻:
[1]張河森.城市公辦中小學代課教師問題研究——基于武漢市6所公辦中小學的調查[J].教育與經濟,2014(4):64-69.
[2]關于“城市代課教師生存困境”的調查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13(3):105-108.
[3]王麗.教師何時告別“代課”——我國代課教師相關問題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05(8):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