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素玲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2-0169-01
那一幅幅如美的畫卷,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海內外的英雄人物,悠久的歷史文化……都通過語文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情感、博大的哲理感染著天真的孩子們。這就要求教師如一位優秀的講解員,引領學生去欣賞、去解讀,去品味、去感悟、去提升語文素養。那么,教師應該怎樣讓語文課更"活"更高效呢?
1.激趣學習法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氣氛就會活躍起來,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只要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生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心理準備。在教學中,我從實際出發,確立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創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我在教學《綠色千島湖》一課時,讓學生先默讀課文,解決字詞讀通順后,指名讓學生說喜歡哪個自然段,然后讓他們把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老師和同學們聽,我也參與其中,把我喜歡的段落朗讀給她們聽。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他們個個爭先恐后舉手,有聲有色地朗讀起來,把對"千島湖"的喜愛,贊美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朗讀之后,我又讓學生們給予評價,自己再學習人家的長處,試讀一遍,教師適時點撥、評價、表揚、范讀,再一次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也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感受到了:"千島湖是一首人與大自然和諧的詩,是一個人工創造的綠色奇跡"這一環保主題。
2.人人參與學習中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體現新課標的主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例如:我在教學《鞏乃斯的馬》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感受文章所描寫的生活場景,充分體會課文情境,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組織學生自讀,在自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重點詞語如:"山洪奔瀉,集團沖鋒、爭先恐后、前呼后應、臨危不懼"理解,并在小組內討論,充分交流暴雨中馬群奔跑的場面。再配以多媒體再現這一壯闊、世間罕見的奇景。再讓學生在小組、在全班用語言描述這樣偉大的馬群,每一名學生都參與了重點詞語的理解,通過同學間互學,實現人人參與,突破重點,領會作者從馬群在暴雨中奔跑所給予的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偉大力量。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活"了起來,在活躍的氣氛中化解了難點。
3.使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現代化教學的必備手段。每一位教師都要采用多媒體技術來完成教學目標,多媒體教學手段能改變過去單一粉筆、黑板死板的教學模式,能極大地增加課堂信息量,能再現活生生的生活場景,美麗的祖國山河,壯觀的錢塘江大潮,極大的震撼了學生的心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化解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學《觀潮》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偉大奇觀,我把以前拍攝的照片展示出來,還把錄制的影像資料利用多媒體進行適時的再現,讓學生直觀、生動地感受那壯闊的偉大奇觀。學生如身臨其境,更加熱愛我們祖國的江河、山川。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喜歡學習,愛上學習,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4.教師是高效課堂的工程師
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師角色的轉變,并不是要削弱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導作用,而是對教師主導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在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業務素質,提升教學技能水平。通過業務學習,學習了新課程之后,我在學生面前不再是師道尊嚴,而是在課堂上真正做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在課下做學生真正的朋友、知心人,和學生親切地談思想,真誠的說生活,用自己豐富的學識和深厚的專業知識澆灌著學生求知的心靈,用自己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熏陶著學生,用自己的進取精神引領著學生,用一顆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的心靈教育著學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業務素質增強了,教學技能提升了,充分發揮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高效課堂在教師——設計者的導演中"潤物細無聲"地實現了。在教學《雅魯藏布大峽谷》時,我這樣設計導言導入課文:"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嗎?那里還有神奇壯麗的世界最深的峽谷,我們一起去欣賞那樣一幅精美的水彩畫吧!"配上幻燈片,學生們立刻眼前一亮,帶著學習的強烈欲望進入學習狀態之中,這怎能不產生高效的課堂效果呢?
5.全新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語文教學中要貫徹好這一基本理念,就必須明確它的內涵。自主,即主動地在語文學習實踐中提高語文能力。合作,即學生間合作學習,共同學習。探究,即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中探究新知,從而達到學會新知的教學目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獲取,在探究中發展。同學們在課堂上幾個人一組,在那里說著、寫著,辯論著、微笑著,老師在學生中間巡視著,不時地參與其中,指點著,啟發著。更活更高效的語文課畫面一幅又一幅地呈現出來,如綿綿的春雨,浸潤著學生求知的心田。實踐證明,語文課堂越活躍,學習效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