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維
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民政廳副廳長韓永東:
“對于社會化的養老機構,政府應給予固定補貼和運營費。社會資本經營運作,政府購買服務,這種養老產業模式目前勢頭較好。”
養老服務供給不足,市場發育不健全等問題突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多元化的養老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地處“世界屋脊”,青海省海拔高,寒冷缺氧,氣候惡劣,是一個多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自200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青海省進程逐步加快。
接受本刊專訪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民政廳副廳長韓永東建議,為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到養老產業中,應設立青海省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基金。此外,還應支持農村牧區建立“溫棚式”養老院,以解決城鄉老人的集中養老問題。
迎來機遇期
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22億,占總人口16.1%。2016年,60歲以上人口較2015年增加了886萬人。作為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我國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老齡化任務最重。
“從政府主辦的養老機構來看,目前服務的還是以低保、五保、孤寡、殘疾等民政對象為主,難以滿足社會的整體養老需求。”在韓永東看來,養老產業是養老事業的組成部分,養老事業的發展需要養老產業的支撐。
據研究機構預測,到2020年,我國老年消費市場規模將達到3.3萬億元。
“養老本身產業鏈很長,包括基礎設施、后端服務和人才培養等。除了養老本身,還涉及醫療、娛樂設施、住宿、餐飲等一系列的配套產業。”韓永東分析說。
此外,隨著大眾化的健康意識在增加,人們養老觀念的改變,對傳統意義上的養老提出了挑戰。探索養老產業的社會化、商業化模式,被視為是解決我國養老問題的可行途徑。
目前來看,我國已快速步入老齡化,但公辦養老機構難以滿足多元化的社會養老需要,而社會化的養老產業市場發育程度還不高。由于體制和機制的原因,社會化的養老機構還沒有完全融進來。
談及我國養老市場現狀,韓永東分析說:“一方面,養老服務供給不足、市場發育不健全等問題突出;另一方面,養老產業也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作為朝陽產業,養老產業即將迎來產業發展的機遇期。”他說,圍繞老人的醫療條件改善,基礎設施和服務,人才隊伍的建設等,國家層面給予了很多政策支持,國務院也出臺了加快養老產業發展的意見。
吸引社會資本
據有關機構預測,養老產業回報周期通常在5至10年之后,回報率為6.3%至7.1%,前期投資大且回報周期長。
“對于社會化的養老機構,政府應給予固定補貼和運營費。社會資本經營運作,政府購買服務,這種養老產業模式目前勢頭較好。”韓永東說。
2014年,財政部會同商務部安排資金24億元,支持湖南、甘肅等8個省份開展了以市場化方式發展養老服務產業試點,通過財政資金的撬動和放大效應,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產業,有力地促進當地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
“在養老產業方面,青海省已經有了較好的發展基礎。”韓永東建議說,通過中央財政引導資金、省財政配套資金和致力于青海省養老產業發展的投資公司的民間資本,共同成立相應的養老服務業發展基金。
“建議財政部、商務部支持我省建立青海省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基金,促進我省探索建立社會化、市場化、商業化的養老服務業發展長效機制,吸引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產業,推進養老產業大發展。”談及想法,韓永東說。
具體而言,通過養老服務業發展基金的引導和撬動,有利于整合現有養老資源。按照設想,在基礎條件較好的西寧市、海東市先行試點,全力打造綜合性機構養老示范基地、居家養老服務、養老康復護理服務、養老金融服務、養老用品、養老休閑娛樂等產業鏈。
在韓永東看來,建立產業基金是鼓勵和引導發展養老產業的有效手段。“設立養老產業發展基金能起到兩方面作用:第一,調動社會資本參與養老事業,這是最直接的目的;第二,政府給予一定的補助,鼓勵資金不足的人參與進來。”他說。
集中供養
據青海省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底,60歲以上老年人口56.36萬人;到2016年底,老齡人口已超過72萬,約占總人口的12%。
起步晚,進程快,老年人口規模不斷擴大,社會養老問題日益突出,這是青海省人口老齡化的突出特點。此外,老齡人口分布不均,也是青海省的特殊省情。西寧市和海東市,老齡人口分別占全省老年人口總數的43%和29%。
“未富先老”,是青海遇到的另一個難題。據韓永東介紹,“青海省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超過57%的老齡人口集中在農村牧區。這一群體經濟基礎比較薄弱,養老問題需要格外關注。”
無論是養老事業的發展,還是養老產業的投入,都必須要因地制宜。現在普遍的養老方式是居家養老,約占總數的90%,而其他形式養老占比不大。以青海省為例,每1000位老人只有32張床。
“以城市為主的地方,應該支持建設日間照料中心,相對投資較少。”韓永東建議說,通過日間交流中心,老人的娛樂、就醫、照料等均能在社區內解決,包括醫療、交通緊張等問題都可緩解。
“除西寧和海東以外的廣大地區,嚴格講都不適宜養老。”韓永東說,由于海拔高,自然條件極為惡劣,青海省適宜養老的地方有限。此外,由于地廣人稀且居住分散、服務半徑大,養老機構建設和服務也存在建設難、管理難、服務難等問題。
考慮青海的實際情況,韓永東建議,應該因地制宜,支持農村牧區按照“一州一縣一院”的模式,打造條件相對優越、設施先進、服務優良的“溫棚式”養老院,以高標準、高投入取得高效益,吸引更多的城鄉老人集中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