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幫戰友”作為一個民辦非企業社團,不忘初心,信守承諾、報答社會、回饋家鄉,幫戰友,獻愛心,創新優撫安置,推進軍民融合發展。
河北省涿州市平安北街銀都花園,一處200多平米的房間,裝修樸素,這就是“幫戰友”退伍軍人服務中心的大本營。“每年光租金、水電等費用就有15萬元,”一見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王俊嶺介紹,“房租、水電費、日常辦公經費均由王學友主任自費開支,他用企業的盈利支撐著中心的正常運轉,這些年,為了公益事業,他已經陸續拿出近500萬元。”
“不是所有的轉業都能得到安置,我感謝黨的教育和組織上的培養,部隊生活歷練了我雷厲風行、吃苦耐勞、不畏困苦、樂于助人的品質,現在我做了微不足道的事情,希望能夠讓獻身國防事業的戰友們感受到一些溫暖。”2017年3月1日,在接受《民生周刊》采訪時,王學友誠懇地向記者表示。
好事一籮筐
“我是‘幫戰友的一名義工,負責辦公室工作,從來沒和王總談過什么報酬。”王俊嶺是2015年8月退休,在職時,他的職務是涿州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退休后,他受聘擔任了《涿州志》的編撰工作,在了解到王學友的事跡后,王俊嶺主動請纓,參加到“幫戰友”平臺。
負責內勤的人不少,今年59歲的王榮閣也算是一個。21年軍齡老兵王榮閣老家在滄州,在涿州當兵并落戶,他有攝影特長,開過影樓,還在央視欄目干過。
正能量感染了身邊許多人。邯鄲市城管執法局江彥濤,是消防兵轉業,受王學友愛心啟發,他發動身邊戰友,定期定點幫扶,在自己私家車上標識“幫戰友”服務車。深圳市萬全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拿出500套直飲機,參與“幫戰友”的公益活動……
“參與進來的企業有不少,比如還有河北赤道雨太陽能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信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等,他們都代表著社會的一種正能量,需要我們大力弘揚。”王學友總能記得別人的好。
“幫戰友”好事做了一籮筐。劉小龍是涿州東城坊鎮果園村的退伍軍人,2016年夏天,他妻子患癌癥住院,兩個多月的治療,家里積蓄全部花光,面對巨額的后續醫療費,劉小龍陷入了苦惱。經好心人指點,找到“幫戰友”服務中心求助,服務中心立刻打電話告訴在北京豐臺施工工地的王學友,王學友馬上趕到醫院核實情況,當即表示,“幫戰友”愿盡其所能,治病救命。依托“幫戰友”微信公眾號上的捐款倡議,為劉小龍募捐了73000元。
郭文旺,涿州市碼頭鎮向五村一名退役老兵,他的兒子因為一次意外造成腦出血,一直在保定市第二中心醫院ICU病房,王學友得知消息后,組織“幫戰友”工作人員,趕到醫院探望,送去1萬元。
“通過‘幫戰友退伍軍人服務中心的介紹,我來到中央黨校擔任特勤安保工作,我非常感謝幫戰友退伍軍人服務中心對我的幫助。”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退伍士兵王根說,“‘幫戰友給我指引了方向,讓我的生活又充滿了希望。”
據了解,“幫戰友”服務中心與河北、北京、天津、南京、山東、廣州、山西等地大型用人單位取得聯系,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免費就業服務對象超過1000人,多次舉辦退伍軍人專場招聘,成功實現就業600多人。
家風純樸
王學友,涿州市松林店鎮韓村人,199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92年退伍回鄉。1993年,王學友帶領5個退伍回鄉軍人到北京自主創業,歷經20余年,從一個施工小隊發展為管理人員60名、職工數百人的企業。
創業之路并非一路平坦。初出茅廬的他,也曾在項目上賠盡了本錢,欠下外債。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北京京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作為北京市政集團的援建人,承接并保質保量地完成四川德陽小夫路、京安大橋項目工程。
經濟幫困、就業幫扶、事務幫辦、危急幫忙,無論是為中國革命英勇戰斗的抗日老兵、抗美援朝老兵,還是為國家建設奉獻青春的涉核、援藏老兵,或者是迫切需要雪中送炭的傷殘、孤寡老兵,“幫戰友”總是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
王學友老母親常年患糖尿病并發癥,腰痛腿腫,兒子為了盡孝心將母親接到北京住院治療。當得知要花不少醫藥費,并考慮到兒子幫戰友也需要經費,老母親毅然決定提前出院回家療養,原本安排的一個月治療時間,母親只住了一周。
“他這個人特別有干勁,特別有韌勁,他常常對我說,這是部隊領導教育幫助他養成的。” 妻子劉衛稱贊王學友的努力。
王學友有著軍人的風骨與責任、矢志不渝的信念與決心。“一開始他是幫助涿州戰友,后來是幫助河北的戰友,現在是幫全國的退伍軍人,王學友是一個具有軍人情結、社會責任的人,我退休了也準備去那兒發揮余熱。”部隊某部動員部一位領導如此評價王學友。
吉人自有天助。憑借雷厲風行、敢打硬仗、工程精益求精的團隊作風,北京京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場獲得良好聲譽,先后配合承接了北京南站、大柵欄步行街、世界草莓博覽園、麗澤商務區等項目工程。
軍民融合一家親
王學友的“小目標”:“幫戰友”作為一個民辦非企業社團,不忘初心,信守承諾、報答社會、回饋家鄉,幫戰友,獻愛心,創新優撫安置,推進軍民融合發展。
近年來,逢年過節,王學友都組織戰友到農村探望資助戰友父母,到社區走訪慰問退伍軍人家庭。每年的“兩會”護路期間,他和戰友不僅參加任務,還給崗位執勤人員帶去慰問品。2015年春節前夕,他聯系民政部門,帶領戰友走訪慰問涿州市120戶抗日參戰老兵、涉核老兵以及傷殘軍人。大年三十,他和戰友一起到孤寡老軍人家中貼春聯、捏餃子,讓老人倍感溫暖。
在2016年雨季之前,“幫戰友”汲取各地水災的教訓,經與涿州市民政、城管等相關部門協調聯系,未雨綢繆,自籌資金組建起了一支抗洪搶險應急小分隊,30名退伍軍人日夜值班,輪流守候。
“這些人戰時應戰,急時應急,平時服務,平時進行技能體能訓練,出現險情確保第一時間出戰。”王學友說,他把企業利潤的一部分拿出來,確保每人每個月能夠領取3000元工資。
“黨的十八大確定了軍民融合的發展任務,京津冀一體化已成為國家戰略,‘幫戰友會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好這一時代契機,以事業為基礎,以產業為導向,實現轉型發展、創新發展,未來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王學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