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彥平
摘 要:班主任應該是學生道德行為的示范者、思想信念的引導者、心理問題的疏導者、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者以及地位平等的對話者。班主任關懷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情況,更要注重其精神層面的培養,這就要求班主任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還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溝通技巧。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溝通藝術
一、加強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的必要性
1.校園環境建設的必然
小學教育的發展進步與良好校園環境的建立密不可分。小學班主任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及時了解小學班級建設進行的具體情況,發現班級管理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迅速處理,為提高班級建設發展效率奠定堅實基礎,促進校園建設的統一性,為校園環境的整體發展提供保障。不僅如此,良好的溝通能力縮小了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交流間隙,加深了學校教育與生活教育的聯系,完善了學校對于學生學習發展的保障體系,推動了整體校園教育環境的改進,促進了校園環境建設的深度發展。
2.個性化素質教育的需要
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良好的溝通能力,為實施以人為本的、個性化的素質教育發展提供了可能。在以往的教學環境中,班主任威嚴的教管形象深入人心,使得學生不能及時表達自己的內心需要,模式化的教學背離了素質教育道路,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發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加強小學班主任的溝通能力,能有效促進師生間的親密往來,幫助班主任了解和掌握學生的發展需要和思想動態,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需要,調整教學方式,推動個性化教學,為小學生整體學習能力和素質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幫助,是適應教育發展的時代性需要,是實施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方法
1.關愛學生
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領導者和引導者,要做到關注學生、關愛學生,這樣才可以打開學生的心扉,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和老師給予自己的愛。切不可經常批評學生,否則會給學生的內心帶來陰影,不利于師生關系的良性發展。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領導者,要將所有的學生當作自己的子女一樣認真對待,用寬容的內心對待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知道老師的良苦用心,就可以自覺地遵守學校、班級的制度,自覺地進行學習生活。
2.尊重學生
在溝通中要盡可能地尊重學生,保留學生原有的個性。教師如何做到充分尊重學生,是當前教育界研究的課題之一。新課改之后,教育部就明確規定,在教學中一定要尊重與贊賞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性格。在小學教育中也是一樣的,雖然小學生還很小,但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如果在小學班級管理中不能充分尊重學生,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小學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要具備敏銳的判斷力,做到能夠發現學生的潛質,發現學生原有的個性,然后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全面、良好地發展。
3.公平對待學生
班主任對待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公正、公平、一視同仁,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溝通中對待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公平、公正、一視同仁,切不可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在與不同的學生交流時不可使用不同的態度和語氣,這對小學生內心的打擊是巨大的。因此,小學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應當應用溫和、柔軟的語氣,在了解到學生在生活、學習上遇到困難和壓力時,應當給予學生應有的關愛和幫助。這樣可以幫助班主任短時間之內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信任班主任,有利于班主任今后工作的發展。
4.虛心接受意見
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要虛心接受意見,作為班主任要抓住學生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并且引導他們放大自己的閃光點。比如,在課堂上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教師一定不可以呵斥學生,應當平和地引導、開導學生找出答案,回答問題。再比如,有學生犯錯了,我們首先要了解學生為什么會犯錯,不要一上來就訓斥學生,在了解了犯錯的原因之后,應當對學生積極地引導和教導、開導學生,這樣學生對老師的印象就非常好,以后也不會再犯錯誤、惹麻煩。
5.換位思考
和諧師生關系建立在良好的溝通以及相互理解之上。要想在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建立起暢通的溝通渠道,班主任應多站在學生的立場進行思考,給予學生足夠的愛和關懷。當學生在遭受到挫折和犯錯誤時,他們的內心深處是渴望得到老師寬容和理解的。如果老師能夠看清這一點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平時的工作比較繁雜且平淡,但這看似平淡的工作卻與學生的心靈息息相關,因此,班主任要付出超出常人的耐心與愛心,了解關心每一名學生。當學生出現問題時不要首先想到的是嚴厲的訓斥,而是分析一下問題發生的原因,幫助學生找到根源,之后“對癥下藥”。
參考文獻:
[1]魏旭.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學周刊,2015(13).
[2]崔艷.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藝術探究[J].吉林教育,2014(1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