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琴
【摘 要】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職學校學生成人成才、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中職學校學生誠信缺失的現狀,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課題。隨著現在3+4、3+2、五年制學生生源的增加,學生素質明顯有所提高,但仍有少數學生由于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導致缺乏誠信。本文結合中職學生誠信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了出現不誠信的原因,結合實際,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中職學生;誠信;建議
誠信教育做為中國的傳統教育之一,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一直備受社會、學校、教師、家長的重視。中職校逐漸認識到了學生誠信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有效誠信教育。誠信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我們要從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大力弘揚誠信教育,加強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誠信教育。因此,學校教育中誠信教育是我們的現實任務,也是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工程,而班級誠信教育作為學校誠信教育的基石,顯得尤為重要。為此,筆者談談自己對班級誠信教育的幾點思考。
一.中職學生誠信的突出問題
1.學生將誠信劃分為理論與實際兩個層面
學生在理論上認為誠信是非常重要的道德品質,但自我要求上知行不一。學生并沒有將誠信視為一種必須養成的品德修養,而是具有很大的主觀性和隨機性。學生講誠信劃分為理論和現實兩個層面,理論上明白應該講誠信,在實際操作上卻不能控制自己,總是做出一些不誠信的事情。絕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是“誠信學生”,只有很少部分的學生承認自己“不是誠實守信的人”,很多同學都不認為作弊、抄作業等行為是不誠信的。很多學生所謂的“誠信”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誠信,他們對于“誠信”的概念認識不清。
2.考試作弊,屢禁不止
盡管在學校的各級各類考試中,制定了嚴格的考場紀律、考試制度,并且對監考教師和學生都做了嚴格的要求,但仍然存在少數學生出現作弊現象。過去很多作弊的學生被抓著,會心感羞愧,而現在周圍人對作弊者的行為表示理解,甚至可以抱以同情,我不作弊人家作弊,對我不公平等,但他們并不認為這樣做是不誠信的。
3、抄襲成風
抄襲他人的作業,這在學校非常常見。抄襲作業被發現后,很多學生并不對自己不誠信的做法感到羞愧,反而找很多借口,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借鑒他人的作業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等等。
二、中職學生出現不誠信原因的剖析
中職學生出現不誠信現象的原因在于社會環境、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負面影響,以及教育內、外部諸多因素的影響。
1.社會上不良現象的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虛假廣告、偽劣假冒產品也變得隨處可見;還有現在網絡上曝光的各種欺騙、不誠信行為。這些社會中的不誠信現象,中職學生也難免不受其影響現實社會中的失信之風、不文明之事被有些中職學生所接受和效仿。
2.家庭教育的影響
中職學校學生來自不同的區域,學生家長的文化程度也有所差異,家庭教育中對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視度自然也有所不同。
3.學校德育教育的影響
長期以來,家庭和學校教育中強調的是學生成績,總是給學生灌輸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理念,即只要學習成績好,不管道德、品質高不高。進入中職學校后,學校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但由于時間短,任務重,所得到的成效不是很明顯。中職學生對很多事物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加上如今社會信息傳遞的方便、快捷,也使得職校生深受社會丑惡現象的毒害,從而逐步背離了誠信行為。影響中職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從而導致中職學生素質下降、難以管理的重要因素。要提高中職學生的誠信水平,就要從學校做起,從教師抓起,爭取家長、社會的參與,采取多種形式,促進學生誠信素養的提高。
三、加強中職學生誠信教育工作的幾點建議
1.拓寬誠信教育工作的思路
充分拓展學生的課外活動,組織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深入細致的針對學生的品行及本質進行有針對性的誠信教育。一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誠信道德修養,如開展以誠信教育為主題的班會、組織開展誠信相關的演講朗誦活動等,讓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主動發言討論,讓同學們明白,只有誠信待人,才能融入班級、融入學校、融入社會、融入生活;另一方面,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方式,如廣播、報紙等正面輿論引導人,用誠實守信的榜樣鼓舞人,用弄虛作假、欺騙欺詐的反面教材警示人。以形成良好的校園誠信文化氛圍,讓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受到教益。教師要率先垂范,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起到表率作用。讓學生從教師身上感受到誠信的作用和正面示范的力量,這要比說教式的方式效果好許多。學校要積極營造誠信教育的良好氛圍。比如,通過黑板報、演講賽、征文賽等形式,宣傳誠信的思想。對學生中較典型的誠信事例,要公開表揚,宣傳正能量。
2.建立良好的誠信教育工作機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建立規范有序的誠信教育管理工作機制,是落實好中職學生誠信教育工作目標的必要保障。加強常規教育管理,進一步修訂完善一系列學生管理制度,如班主任工作制度、班級管理制度、學生常規管理制度、課外活動制度、學生的獎懲制度等。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的主要陣地,也是師生間零距離交流的主要渠道。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動態在教與學的過程表現最多,只要我們在學科教學中善于抓住時機充分結合教學對學生進行得當的誠信教育。或者結合中職生特點,把誠信教育有機地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將教書和育誠結合,達到教書育人的終極目標。只要老師能在平時對學生注重優秀道德品質的教育,不但能培養出有“才”的學生,還能促使學生成為有“德”之人。這樣,既有利于端正中職學生的求知態度,培養中職學生良好的求知作風,又為中職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奠定“言行一致”、“知行統一”的道德基礎。
3.在學生自育時要強調誠信道德建設
隨著學校素質教育的逐步推行,學生的素質不斷提高,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學生自育中強調誠信道德建設。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實踐活動,把誠信認識變成誠信情感,最終變成誠信行為。牢固樹立誠信意識是我們開展誠信教育的首要步驟。以誠信的實際行動帶動和影響師生,不給師生留下弄虛作假的不良印象。學校只有平時嚴格要求自己,時時事事做到言必有信、言出必行,才能為師生樹立一個信守承諾、言行一致的好樣子。
4.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共同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學生誠信教育不僅是學校、教師的工作,僅僅依靠學校,所取得的成效是不夠的。因此,在誠信教育中,我們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系,讓家長們也配合到學生誠信教育的問題中來。發現學生有不誠信的行為時,及時的進行教育。
總之,學校的誠信教育是事關學校的生存與發展、學生的前途與命運的根本任務。全體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重視學生誠信道德建設,并積極探索誠信教育的新方法、新舉措,真正培養出新一代誠實守信、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共創新時期健康文明的和諧校園。
【參考文獻】
[1]林芝.對種植學生誠信教育的思考[J].科技視界.2012
[2]劉廷輝.關于初中誠信教育問題的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