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
色彩,是美術院校入學考試的重要科目之一。色彩考試主要是考察學生對色彩的認識、理解和運用能力以及表現色彩的能力。在美術高考教學中,水粉畫教學是實施色彩教學的基本形式,由于本身使用的材料及工具性能不同,在表現技法和教學程序上和其他畫種有著明顯的區別。色彩考試內容多為我們常見的陶瓷品、玻璃器皿、金屬器具、瓜果蔬菜以及鮮花和各式襯布等。近幾年考試的形式基本是在靜物寫生與默寫中交替進行。寫生比較容易,可直接觀察靜物,找出它們時間的主次關系、素描關系、色彩關系、冷暖關系、虛實關系等。而默寫就難多了,它完全脫離了具體的物象,要求考生根據平時寫生的經驗,將所要考的內容組織好。在考試中,首先得考慮構圖完整,飽滿。其次,要考慮物體的形體比例是否準確,把握層面的層次關系和疏密關系。如果規定了色調,還要注意畫面的定調問題,也不能一味地強調色調而忽略了物體自身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環境色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當然,色彩的整體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面對高考的實際情況,教師要有的放矢,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學生對色彩判斷不準的主要原因是不會觀察;針對這一問題,要使學生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整體觀察。要將光源、對象、環境三者作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找到物象的色彩關系,把握其基本色調。二是比較觀察,就是在把握好大色調的基礎上找出物象不同部位的色彩變化??梢詮乃膫€方面區別:其一是當色相相同時,比明度、純度和色性;其二是當明度相同時,在色相、純度和色性上找差別;其三是當純度相同時,比色相、明度和冷暖;其四是當色性相同時,比色相明度和純度;三是素描與色彩相結合。就是既要把物象的色彩和形體緊密結合起來;又要把物象的色彩關系與素描關系結合起來。任何色彩必須依附于具體的形體。離開形體的色彩是不存在的,色彩關系與素描關系是一致的;在此,要注意防止只注意素描關系而陷入“有色的素描”;又要防止只注意色彩而忽略素描關系,缺乏立體感、空間感和質量感,墮入“為色彩而色彩”的境地。四是感覺與理解相結合。所謂感覺,就是指對客觀物象色彩的直觀感受;理解是指對物象色彩經過分析、研究后的理性認識。單憑感覺往往是靠不住的。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準確判斷出物象的色彩關系。
根據色彩教學原則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要使學生掌握:“物體的色彩是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的有機組合,物體的色彩隨著所處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主要任務是掌握色彩知識與水粉操作的技巧。
1.構思,要求學生作小構圖練習。抓住靜物的第一新鮮感覺。然后再反復推敲,做到心中有數。再按小構圖來操作。同時,在這一步,培養學生要畫畫時,從整體去觀察,不要鉆局部,始終保持對靜物的第一感覺,在本階段要對構圖上的對比和均衡、物體的主次、色塊時間的安排等問題進行認真的觀察和分析,做到意在筆先。起稿,用鉛筆或炭筆把物體的形體輪廓、比例、結構、透視變化等概括地畫出來,起稿時只需勾出大的輪廓,不必拘泥于細節。
2.單色定稿。要求畫出寫生對象的素描關系。目的是強化造型在水粉畫中的重要地位。根據畫面的色調,用單色把物體的形體關系、大體明暗關系概括地肯定地畫出來。單色定稿地作用是修改形體、加強明暗關系和底色地作用,它有效地控制了個別學生急躁求快的情緒,較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現有的造型水平,為下一步色彩操作奠定了基礎。常用的色彩有赭石、熟褐、群青等。
畫面的構圖和色調確定之后,要考慮如何進行塑造的問題。
3.深入塑造具體物體時。力求用筆、用色準確,色彩層次要銜接自然。質感的表現也要充分。高光是表現物體質感的重要因素,不能過于簡單和隨便,以免破壞結構。襯布在畫面中主要起陪襯和調劑色彩的作用,表現時可根據畫面的需要進行處理,有的地方可表現得充分一些,有的地方只需一筆帶過,畫面中次要的物體簡單的交待出形和色就可以了,切不可面面俱到,到處都刻畫得很仔細,造成主次不分、呆板、沒有層次和空間感的現象,也容易破壞畫面的整體效果。
在畫面基本完成的時候,要注意從色彩、素描、冷暖、空間等幾個方面去檢查。如果畫面色彩單調了,可能是色彩關系設處理好;如果畫面太灰了,可能是素描關系沒處理好;如果畫面太火了,可能是色彩的冷暖關系沒處理好;如果畫面太平了,可能是虛實與空間關系沒處理好。所說的這些“如果”和“可能”,都是考生在平時的訓練中最容易出現和易被忽視的問題,假如這些問題解決好了。色彩考試也就有希望過關了。
默寫時,用色彩塑造形體往往會出現只有色彩關系而忽視素描關系,或只有素描關系而忽視色彩關系的現象。這就要求學生在作畫時,須一邊考慮色彩關系一邊把握素描關系,根據以往的作畫經驗和對物體形體結構的把握和理解,抓住大的明暗關系。無論是寫生還是默寫,在作畫過程中,還須注意物體所具有的個性因素,如色相、純度、明度、冷暖等,把物體畫得豐富而有變化。將自己對物體的感受表現出來,不要單純去追求客觀色彩的真實和相似,這樣很容易被局限在固有色里,色彩也難免單調。
4.調整
一幅畫待畫面大體色彩關系表現較完整,一幅畫快結束前,往往有畫面色彩局部或整體平淡或灰、亂的現象,這時要用調整法強調亮面和高光,加深暗部及投影,處理畫面色彩對比關系,如深物體色相的淺背景,淺色物體的深背景等。明確把握畫面黑、白、灰的層次及冷暖關系等,運用恰當,調整適度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調整分為色調的調整、色彩的調整和造型的調整。1、色調調整:主要有最深色彩系列,中間色彩系列,亮調子系列。2、色彩的調整:對主色調的系列調整,次調色系列、對比色系列調整,冷色調和暖色調的調整,冷暖協調色統一和諧。3、造型的調整:主要物體要精畫,要飽滿準確,次要物體略畫,外型要準確生動,銜接要輕松、自然、有序,主次分明,詳略得當。使畫面色彩調子黑、白、灰拉開,層次豐富有序,加深最深的,提亮最亮的,拉開整幅畫面色彩空間。
有位大師說過:“作畫要有信心和毅力,在你的意識中應明確地培植那種熾熱的欲望,你必須懂得大多數的想法來自于鉛筆的另一端,而不是筆尖?!痹趯嵤┙虒W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以課題單元形式,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要注意探索與研究科學的教學方法,適當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培養學生敏銳的藝術感覺和獨特的藝術個性及藝術創造力,為高一級美術院校輸送高質量的后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