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熱點
近日,財政部召開預算執行和庫款管理專題工作視頻會議,分析當前預算執行和庫款管理面臨的問題,對下一步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一是加強庫款管理。要進一步完善預算執行管理,保障扶貧、教育、醫療、社保等重點支出,確保資金及時撥付到位。統籌地方債發行與庫款管理,合理安排債券發行的時間、節奏和規模。加大消化國庫集中支付結余資金力度,避免長期留存國庫。二是防范財政收入虛增空轉。要深化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嚴格按制度規定將財政收入及時繳庫,推進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實現非稅收入收繳全流程監控。三是清理規范地方財政專戶。要抓緊清理財政專戶,確保按要求全面完成撤戶工作。從嚴做好財政專戶的后續管理,建立起財政專戶管理的長效機制。四是規范開展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要嚴格執行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制度,清理不規范的操作和做法。五是加強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資金存放管理,建立健全科學規范、公正透明的資金存放管理機制。
國企市場化薪酬改革正在提速。《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一方面,上海、廣東、山東、江西等多省市紛紛開始制定國企改革相關細化方案。其中,繼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國資監管體系將成為改革重點,薪酬改革試點也將擴大;另一方面,國資委等相關部門正在積極醞釀政策,通過擴大試點的方式,逐步增加國企高管的市場化選聘比例。與此同時,地方國企和央企已經開始著手推進相關改革。隨著央企、國企的“一把手”更多地從市場中產生,關鍵性的薪酬改革也開始啟動。種種跡象表明,下一步以市場化薪酬為主體的改革將提速。
作為我國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這也意味著我國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將退出歷史舞臺。與此同時,在稅收征管方面,環境保護費改稅后,征收部門由環保部門改為稅務機關,環保部門配合,將開啟“企業申報、稅務征收、環保監測、信息共享”的稅收征管模式。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環境保護部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全面做好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準備工作。此次通知明確了環境保護稅開征前各地需做的各項準備工作,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地方人民政府領導下的多部門協作工作機制,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確保環境保護稅開征工作順利啟動、平穩推進。其中,2017年年底前,各省應當確定本地區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按規定發布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辦法等并向社會公布。
中國國家統計局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末,中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235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0%,降幅比上月末擴大1.0個百分點。8月末的待售面積比7月末減少114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減少987萬平方米,辦公樓待售面積減少43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減少87萬平方米。
回顧歷史數據,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這一數據已創下近三年來的新低,略高于2014年末商品房62169萬平方米的待售面積。而今年2月末,這一數據還超過7億平方米。如果按照8月單月1.2億平方米的成交面積計算,當前全國樓市的庫存消化周期5.1個月,庫存壓力大減。張大偉表示,這意味著樓市“去庫存”第一階段基本完成。全國除了東北、西北等少數城市,大部分城市庫存已經進入良性周期。從2014年四季度開始實施的“去庫存”政策出現明顯效果。
責任校對:羅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