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汝春
淺議電算化下現金流量表的調整
■/樊汝春
在電算化核算中,多數中小企業利用財務軟件自動生成現金流量表,但是編制成果并不準確,究其原因,是沒有解決好改變現金流量性質的業務以及編制現金流量時的調整問題。
現金流量表 電算化 編制 調整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現金收入和支出情況的重要報表,編制現金流量表的目的是為報表使用者提供企業一定會計期間內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流出信息,以便于報表使用者了解和評價企業獲取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能力,據此預測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從而對企業整體財務狀況做出客觀評價和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情況。從《企業會計準則》對會計報告的定義、組成可以看出,企業在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報表時,必須同時編制現金流量表。由于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是收付實現制,編制現金流量表時,多數項目在填列時并不能從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中直接取數,往往需要根據明細科目甚至會計分錄分析填列,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對會計人員的要求較高、工作量大,會計信息的及時性、會計方法的簡便性不能令人滿意。隨著會計電算化財務軟件的持續改進和普及,基于計算機的會計信息系統編制現金流量表變得快捷、簡便,但筆者發現,很多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在運用電算化編制現金流量表過程中,過于依賴財務軟件自動生成的現金流量數據,現金流量科目發生時利用項目核算功能填制現金流量,缺乏對會計數據的分析調整,編制出的現金流量表并不準確。
我國現行現金流量表反映現金流量的指標以直接法為主、間接法為輔,該表的直接法部分以現金收付的實際經濟內容作為填報口徑,反映經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現金凈流量;間接法部分則以損益相關性作為填報口徑,即在凈利潤的基礎上,通過多項調節,產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一般企業現金流量表列報格式中,現金流量表使用間接法編制的部分,仍以“補充資料”的形式列示在直接法編制的現金流量表之后。使用財務軟件的情況下,在財務軟件模板中,用直接法編制的現金流量表被稱為現金流量表,間接法編制的現金流量表被稱為現金流量表附表。
市場上多數財務軟件具有比較完善的輔助核算處理功能,在使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只要在會計核算軟件系統設置中,事先定義好現金流量表各項目數據來源的數據和來源后,系統會自動從指定數據庫中檢索目標數據,以用友U8會計軟件為例,可以使用項目核算功能,解決現金流量表填列項目分類處理問題,在用友U8會計軟件中,系統已將現金流量設為一個項目核算大類,只要在初始設置中將編制現金流量有關的會計科目進行簡單設置,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在錄入生成記賬憑證時,一旦涉及設定的現金流量科目,系統會要求錄入現金流量項目,期末,根據數據庫中項目數據,財務軟件自動生成現金流量表,這種編制現金流量的方法可以稱之為“電算化下的項目核算法”,非常簡便靈活,并且體現了企業內部控制在財務數據處理中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要求。
設置現金流量項目的規則,在編制相應的記賬憑證時,對會計人員的業務處理能力要求很高,增加了會計人員的記賬難度。例如,如果需要很好的完成現金流量表,需要完成一些會計憑證的繁瑣拆分,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要求較高;其次,財務軟件編制現金流量表時,現金流量的定義設置是程序化的,電算系統在數據錄入后的采集、匯總、反映、分析等等的過程,是機械性的,在標準化、規范性的經濟業務處理過程中,準確性較高甚至只要人工輸入正確,數據結果一定不會有偏差,但是,軟件缺乏對某些特定業務的分析性選擇調整,對多元化、復雜化的經濟業務不能實現智能識別和智能調整,人工干預是不可避免的。
在運用電算化編制現金流量表過程中,很多會計人員對于財務軟件自動生成的現金流量表數據沒有考慮經濟業務的復雜性和多變性,財務軟件自動生成現金流量表后,未經分析調整直接對外報送或提供給經營者作為內部決策依據,造成數據失真,誤導對現金流量數據的使用
例:1月,甲企業生產過程中,需向乙公司購買一批原材料,匯款30萬元,該筆采購業務,會計人員事先不能明確或不能完全識別采購的標的物性質,根據合同條款,會計編制記賬憑證的分錄時,在“現金流量項目大類”中填寫為
借:應付賬款——乙公司 30萬元
貸:銀行存款——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30萬元
假定甲企業1月只發生這一筆業務,則1月現金流量表中反映為: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30萬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0萬元。

現金流量表編制單位:XXXXX公司 XXXX年1月 單位:元
2月,甲企業收到乙公司到貨材料及發票時,將數個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儀表工具,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價值為3萬元,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 3萬元
原材料 27萬元
貸:應付賬款——乙公司 30萬元
由于該筆業務未涉及現金流量項目。如果不加以調整,1、2月現金流量相同流量項目累加后: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30萬元;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0萬元。
實際上,購買固定資產支付的現金屬于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即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支付的現金。1—2月實際現金流量應當予以調整,其實際現金流為: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27萬元;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3萬元。

現金流量表編制單位:XXXXX公司 XXXX年2月 單位:元
因而,在現金業務不明確或事先不能完全區分現金流量項目的特殊情況下,編制期中現金流量表時,當月累計現金流量并不是該月與前月相同現金流量項目的簡單累加。
電算化條件下,可以利用現金流量函數,在填置會計憑證時對涉及現金的分錄逐筆輸入現金流量項目,但是遇到上述業務問題時,除非利用紅字更正法對原會計分錄沖回后重新填置憑證,輸入正確的現金流量后自動生成修改后的現金流量表,否則,軟件缺乏對某些特定業務的分析性選擇調整,如果不進行人工干預,財務軟件自動生成現金流量表必定是不準確的。同時,對于現金流量表附表編制,則必須通過工作底稿進行調整。
1.首先通過當月科目匯總表,分析本月發生業務的非經營性資產、負債的對方科目,看是否涉及經營性應收、應付科目;
2.如果非經營性資產、負債的對方科目為經營性應收、應付科目,則應進一步逐筆分析每筆業務前期的現金流出性質、在本月現金流出時性質是否改變;
3.如果現金流出性質在本月發生改變,則應根據業務性質對“本年發生”數作相反調整。
上例中,對直接法編制的現金流量表調整方法如下:
(1)分析:固定資產科目發生3萬元,對應科目為“應付賬款”,使前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多計入3萬元;使前期“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支付的現金”少計入3萬元。
(2)因此,在填列“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的“本年發生”數時,調整為27萬元(30-3),在填列“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支付的現金”的“本年發生”數時,調整為3萬元(0+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27萬元。
對間接法編制的現金流量表(附表)調整方法如下:
(1)分析:在編制1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時,“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填列為-30萬元,在編制2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時,“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填列為+27萬元、“存貨的減少”填列為-27萬元。“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項目的“本年發生”累加后為-3萬元。由于現金流出性質在本月發生改變,實際多列-3萬元。
(2)因此,在填列“經營性應付項目的減少”的“本年發生”數時,調整為0萬元(-3+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27萬元(存貨的增加)。
利用同樣原理,可以對同一項目中不同小項之間現金流量性質在本月發生改變的業務進行調整。同一項目中不同小項之間現金流量的調整將不影響間接法(附表)的編制。
企業在編制現金流量表時,對一些性質有爭議、現金流量分類模糊但又確實引起了企業現金流量增減變動的業務在現金流量表中進行調整后反映,是準確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內在要求,當期發生的經濟業務有涉及到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時候,應于當月逐筆調整確認該業務對現金流量表中所影響的項目和金額,而不能到年終才去確認,因此,將以手工編制現金流量的“逐筆業務分析登記”的方法引入到電算化中,就可以增加現金流量編制的準確性,到年底時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可以很快實現。筆者認為,在現行現金流量表格式的基礎上,可以增加一列“本月發生”欄(見表二樣式),填列當月發生的現金流量,反映本月現金流量信息。在填列當月“本年發生”欄時,以“本月發生”加上月(前期)“本年發生”數填列。
每月利用電算化分析編制期間現金流量表的基本步驟為:用友財務軟件現金流量數據導出——EXCEL電子表格本期發生欄調整——形成當月現金流量表——與上月(前期)累計合并——形成正式核算期間的現金流量表。將年度現金流量的編制分解為12個月進行,減小工作量的同時,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本月現金流量等更多的會計信息,現金流量表中編制的許多缺點可以避免,編織起來就相對簡單,實現現金流量表編制電算化的最優化。
總之,企業在編制現金流量表的過程中遇見特殊事項時,應在合理劃分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基礎上,對特殊事項業務活動的性質進行深入分析,將特殊事項正確地調整于現金流量表項目中。只有這樣,才能編制出高質量的現金流量表,為財務報表使用者了解和評價企業獲取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能力、預測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提供可靠的、有價值的財務信息。
[1]陸曉惠.現金流量表編制的電算化實現探討〔J〕.當代經濟,2016(10).
[2]鄭恒斌.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現金流量表編制方法研究〔J〕.現代商業,2010(03).
[3]姜毅.現金流量表編制注意事項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05).
F275.2
A
1004-6070(2017)09-0041-04
◇作者信息:甘肅省財政廳會計考試中心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
◇責任編輯:何 眉
◇責任校對:何 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