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賢 古 柳 陸 易
“互聯網+”時代業財融合管理會計框架研究
——以通信行業為例
■/張寶賢 古 柳 陸 易
業財融合是會計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的關鍵。分析了“互聯網+”時代業財融合信息需求新特點:數據顆粒更精細,信息維度更多樣,業財信息更融合,信息獲取更及時;提出構建三基三層管理會計新框架:以海量數據、軟件系統、業財管理為基礎,將平臺層、數據層、應用層融為一體,明確了企業發展新趨勢,提出了會計教育改革新方向。
業財融合 管理會計 三基三層
新常態下,互聯網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基礎。業財融合趨勢逐步增強,通信行業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但我國電話市場已然飽和,行業增長后續乏力,替代產品不斷涌現,傳統語音通話及短信業務已無利潤上升空間。在此背景下,移動數據流量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技術不斷升級,軟硬件投資支出大幅增長,通信行業利潤上漲遭遇嚴峻挑戰。因此,通信行業應積極響應新時代要求,大力推進業財融合,構建互聯網管理會計框架,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先進技術,提升自身發展優勢。高校會計教育也應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思維,認清當前企業發展新動向,培養適應業財融合新人才。
業財融合以業務活動為管理對象,以實現企業目標為宗旨,運用信息化手段將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深度融合,將業務流、財務流、物資流、信息流有機統一,實現數據共享,圍繞價值鏈做出計劃、決策、控制、考核,是一種全方位管理活動。通過業務、財務的標準化及數據信息連接,建立數據集市,可以實現全面管理,集中會計核算,統一資金使用,可以準確把握管理優缺點,精準識別風險,提升管理效率。
截止2017年7月,中國知網收錄“業財融合”核心文章共22篇。部分學者結合不同行業詳細論證了業財融合新特點。郭永清(2017)認為業財融合是會計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的關鍵,提出河北聯通積極確立業財融合目標,調整財務結構,建立了財務共享中心,有較強實踐借鑒意義,并且對中國業財融合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分析,指出現階段財務人員能力、積極性、主動性都有待提高。程平等(2017)提出了基于業財一體化的生產活動大會計研究,指出應以業務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為指導思想,構建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業財一體化為管控平臺的大會計模型。王清剛等(2016)以HBDL公司業財一體化為研究對象,提出現階段會計工作應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財務服務及監督功能都應前置,實現對業務活動事前、事中、事后全面及時監控。馬貴蘭(2016)從業財融合視角分析管理會計信息質量要求,認為大數據環境下,應加強業財融合,實現業務、財務自動對接,打破業務、財務壁壘,豐富管理會計信息基礎,細化信息顆粒度,獲取多樣性、多維度管理會計信息數據。張傳平(2014)介紹了電網企業業財融合的現狀,指出了行業問題,剖析了問題關鍵點,提出了實施途徑,并且深入研究了電網企業業財融合預算管理模式,結合EVA價值創造理念,設計了執行方案。李聞一等(2016,2015)研究了中國石油湖北分公司借助XBRL將數據整合,將多口徑數據拓展為多維方式進行XBRL標準化建模,形成統一數據集市,構建了支撐管理會計決策、風險防控、資源配置的業財融合管理體系。Ostergren Katarina(2011)認為預算管理是業財融合的關鍵步驟,也是管理會計創新的重要內容和有效手段。Chia Hao Lee(2012)認為業財融合預算編制必須結合會計核算數據,由于企業集團化、多元化,核算主體較多,必須先將數據集中。
綜上所述,學術界部分學者對業財融合已進行了積極探索,結合部分行業進行了詳細闡述,為后續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但當前我國有關業財融合的研究文獻太少,研究群體中實務界人士較多,學術界人士偏少,并且研究群體不固定,創新成果也較少。若非深入研究,勢必無法適應“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面臨的新形勢,阻礙管理會計長遠發展。
本文以“互聯網+”時代業財融合信息需求新特點為切入口,提出建立“三基三層”業財融合新框架,豐富了管理會計理論,對實踐工作尤其是通信行業具有指導價值。
業財融合以大數據為技術手段,打通業務、財務信息壁壘,深入挖掘傳統會計系統中無法提供的業務、財務數據,夯實管理會計信息基礎,搭建新的管理會計應用,實現對企業的精準管理。
與財務會計有國家統一規定不同,管理會計信息更易受企業內部環境、行業特征影響。第一,不同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千差萬別。目前,我國管理會計信息主要依靠財務會計所提供的信息,而財務信息普遍以六大要素為信息載體,顆粒度較大,無法滿足管理會計對信息細小性需求。借助阿米巴、大數據可將信息再次細分,將財務信息分解為超細數據顆粒,而后將其逐級匯總,滿足了不同層級對數據管理的要求。第二,清單管理應運而生。清單管理對企業大量復雜業務活動以及管理活動,以精細化運作模式分析關聯度及運轉順序,形成以清單為計量單位的業財信息流,滿足企業對更細小元素的監督。例如,目前我國通信行業普遍的做法是建立“客戶價值分析體系”,以客戶信息為基礎,匯總生成部門信息,部門信息再次匯總成為地區信息,最終匯總成為省級信息。
管理會計信息涉及供應、生產、銷售、投資、融資多個領域,并且決策信息要求隨環境變化而隨時變化。單一財務會計信息無法滿足多樣化信息需求,并且管理當局關注的信息焦點也隨環境改變而隨時改變,建立多維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已成必然。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維度越多,價值就越高,管理當局決策能力就越強。第一,多維度、多視角的信息研究可以幫助管理層做出更精準決策。例如,目前通信行業若側重分析不同地區的銷售業績,則生成地區維度會計報表;若側重分析不同年齡客戶銷售業績,則生成年齡維度會計報表;若側重分析不同品牌的銷售業績,則生成以品牌為維度的報表體系。第二,目前通信行業提供包括產品品種、客戶特點、銷售方案、人員組織的多維度管理會計體系,滿足了生產經營中的信息需求,提高了管理會計信息需求能力及適用范圍,大大提升了通信產業的利潤空間。
將企業價值鏈作為信息載體,以價值管理為基礎,業財融合將企業財務資源與非財務資源有機融合,實現了企業預期目標,所以,非財務指標、非結構化數據受到越來越多地重視。第一,與傳統財務會計核算不同,管理會計不僅重視資金核算,更重視人力、物力、價格、銷量與資金之間的聯動關系研究。例如,通信行業在核算某地區團隊業績時,除核算團隊支出外,還核算與支出有關的業務驅動因素如員工數量、工資、貢獻等,當團隊支出成本大幅上漲時,要準確把握人員支出,進行精準判斷,以支持管理層對地區業績的考核。第二,業財融合信息包含人財物、供產銷等全面信息,行業不同,信息也不同。目前,我國尚未出臺管理會計報告體系統一規范,各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編制適合自身管理要求的業財融合會計報表。
會計信息在管理層需要時應恰到好處提供給管理當局,不及時的會計信息會使相關性降低,只有及時會計信息才可以發揮真正價值。第一,信息及時性源于時效性。任何有價值的信息都有時效性,而且信息越及時價值就越高,管理會計尤其重視信息及時性;第二,企業生存環境經常變化,市場環境瞬息萬變,管理當局只有順應環境,才可做出正確決策,若信息傳遞緩慢,就會做出錯誤決策。
構建業財融合管理會計框架,必須具備一定數據信息基礎,以強大信息系統為支撐,以海量數據為載體,以深度管理為保障,構建三基三層框架體系。
業財融合包含三大基礎:海量數據、軟件系統、業財管理。
1.海量數據基礎。構建業財融合管理會計新框架前提條件是必須具備海量數據資產。第一,通信企業客戶規模上億,客戶信息需求、通信位置、流量使用統計數據為業財融合提供了大量業務數據信息。這些信息為營銷方案設計提供了重要參考。第二,通信企業基站等硬件為信息獲取提供了重要保障。利用基站信息、客戶信息,可構建業財模型。針對信息需求量大的地區或客戶,加大投資力度,而針對業務需求量較小的地區或客戶,可減小投資力度。通過精細化管理,搭建的業財融合模型可以為日常運營提供顆粒度更細的信息支持。
2.軟件系統基礎。通信行業是高科技的代名詞,其管理系統和計費系統能為管理會計提供強大系統支持。以ZB為計量單位,軟件信息包含客戶基本信息、消費構成、銷售收入、業務成本、利潤趨勢,與大數據系統無縫對接,為業財融合搭建了良好軟件基礎。第一,通信企業經營計費系統為建模以及復雜數據處理提供強大支持。第二,通過業財系統對接,可充分挖掘數據信息,加大會計由傳統核算型向業財融合型轉變力度。
3.業財管理基礎。除海量數據基礎、軟件系統基礎外,業財融合管理基礎也應為管理會計框架提供重要基礎。第一,以系統支持為前提,大部分通信企業將財務系統植入業務系統之中,可以提升融合管理與數據的一致性。第二,業務系統的收入信息、計費信息、支出信息能自動上傳至財務系統,實現了業財深度融合。
業財融合管理會計包括三大層級,分別是平臺層、數據層、應用層。如圖1所示:
1.平臺層。由通信企業生產管理系統組成,包括計費系統、管理系統、品牌系統、物資系統、ERP系統。除為通信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服務外,也為業財融合提供大量數據支持。既包括財務數據、結構化數據,也包括非財務數據、非結構化數據。以清單為最小的計量單位,數據顆粒度越細,提供數據基礎的作用就越明顯。所以,平臺層要建立完善的數據收集系統,實現數據共享,通過數據對接,減少人為干預。
2.數據層。根據管理決策需要,對平臺層原始數據應進行一級分類,形成應用層的數據基礎,包括客戶數據、收入數據、成本數據、利潤數據,根據數據關系,存儲管理會計數據倉庫。此層級僅是對原始數據的簡單加工,數據庫豐富程度決定了管理決策的精準程度。所以,此層級應不斷充實完善數據,加工越精細,提供的信息價值就越高。
3.應用層。管理會計最終的產出成果就是應用層。當前,我國通信企業面臨高普及率,低利潤率以及互聯網替代產品增多的外部市場環境,而且國家提速降費、營改增政策出臺后,通信企業只有尋求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才是最終出路。因此,業財融合系統更應專注于效率提升,投資管理方面關注不同客戶成本資源,形成不同的投入產出指標;銷售方面要針對不同客戶群體,形成精準營銷方案;增值方案關注細分產品、客戶、渠道。
“互聯網+”時代,業財融合進一步發展。通信行業已認識到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應逐步提高管理水平促進自身發展,完善業財一體化,加快業財融合的進度,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及實踐性。應不斷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手段為企業帶來巨大經濟利益,也應對企業管理流程進行有效監控。同時,高校會計教育也應認清“互聯網+”時代業財融合發展新動向,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培養適應新時代管理會計人才。
“互聯網+”時代到來,會計行業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已成必然。新形勢下,企業應大力推廣業財融合,推進業財一體化建設,將業務活動和財務活動通過軟件實現信息同步、存儲、共享,推動核算工作全面自動化處理,壓縮核算工作占用的資源與時間,使企業會計人員工作重心轉向預測、決策、分析、控制、考核等更具管理價值的工作,而不再局限于傳統記賬、算賬、報賬,為財務服務功能及監督職能發揮奠定良好基礎。
以業財融合為基礎,會計人員應熟練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通過核算業務,實現業務、財務同步運行,加強對資金的高效使用,優化資源配置,積極推行滾動預算,大力推廣精細化作業成本管理,進行全過程績效管理,為提供增值服務提供保障。
為徹底發揮管理會計監督控制功能,企業應通過業財融合更系統地對全部業務活動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監控,實時跟蹤預算執行、計劃落實、資金使用情況,將監督對象落實到最小業務單元,在時間、空間上共同實現監督職能。
為適應業財融合新形勢,全新會計教育模式變革是一項長期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必須大力推廣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先進授課方式,使學生了解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借助強大教師團隊,凝聚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專家,大力創新開放式本科網絡教育,推進會計教育內涵式發展。
[1]郭永清.河北聯通的業財融合實踐〔J〕.財務與會計,2017(06).
[2]馬貴蘭.從業財融合視角看管理會計信息質量〔J〕.財會月刊,2016(35).
[3]郭永清.中國企業業財融合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17(15).
[4]王清剛,曾怡,吳丹丹.財會服務與監督職能的前置——基于HBDL公司業財一體化的經驗〔J〕.會計之友,2016(13).
[5]李菲然.管理會計:融合與創新〔J〕.財務與會計,2017(01).
[6]李聞一,王嘉良,陳楨.基于“業財融合”的一體化管控——中石油湖北銷售公司案例〔J〕.財會月刊,2015(28).
[7]李聞一,王嘉良,胡小峰,杜志玥.基于XBRL的業財融合分析〔J〕.財務與會計,2016(03).
[8]王學礫,于璐.基于財務職能定位的業財融合措施分析〔J〕.會計之友,2016(22).
[9]陳林.基于業財融合的醫院管理會計應用〔J〕.會計之友,2017(13).
[10]張傳平,王曉村.關于電網企業業財融合的預算管理模式探究〔J〕.華東電力,2014(12).
[11]周鵬,姜洪濤.中國郵政業財融合下的財務戰略轉型之路〔J〕.財務與會計,2017(04).
[12]劉鑫.電信企業業財一體化下的流程融合淺析〔J〕.財務與會計,2016(07).
[13]蘇林峰.關于業務與財務融合的預算管理模式研究〔J〕.會計之友,2012(04).
F275.5
A
1004-6070(2017)09-0029-0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6BJY022);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7SJB1960);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資助項目;江蘇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校外研究基地“蘇南資本市場研究中心”階段性成果;無錫市科協軟課題(KX17-B-25)。
◇作者信息:無錫太湖學院
◇責任編輯:何 眉
◇責任校對:何 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