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飛
江西科技學院 江西南昌 330098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問題與對策
曾智飛
江西科技學院 江西南昌 330098
本文通過分析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問題和原因,提出了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宣傳和引導、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完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等對策和建議,以期滿足新型城鎮化對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需求,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新型城鎮化;專項職業技能;培訓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至城鎮工作生活,形成了龐大的群體。他們對于城鎮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工業、制造業、服務業、建筑業等領域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伴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深入推進,政府、社會、企業和個人對職業技能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雖然國家和地方政府相繼頒布和實施了一系列的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辦法和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但仍存在的較多問題。如何解決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整體提升他們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是解決當前城鎮化進程質量問題的關鍵。
(一)職業技能培訓參與的比例較低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5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74億人,總體仍處于上升趨勢,接受過技能培訓的占34.8%,其中接受非農業職業技能培訓的占32%,均處于逐年提升態勢。很顯然,沒有參加過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民工仍占三分之二的比重,尤其是從業層次較低、更換工作頻率較高的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比例最小。
(二)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內容稍顯滯后
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內容稍顯滯后,無法滿足大多數農民工的需要。他們參與職業技能培訓更多的是想獲得除理論知識以外的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但當前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多是重理論輕實踐,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們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部分專項職業技能培訓之所以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主要是因為其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不能滿足農民工的現實需要。部分進行培訓的參與機構極少深入受訓群體開展調查研究,對專項技能和知識需求不了解,自行設置培訓課程,導致培訓內容脫離實際。
(三)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方式方法過于單一
當前,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方式方法主要是采取大講堂、大課堂的形式,同時地點是固定在某一會議場所或培訓院校里,多數農民工沒有辦法做到每次都要到距離較遠的固定地點聽課,這也是導致農民工無法積極參與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專項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都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堂教學雖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其時間、地點比較固定,與農民工的實際狀況不相符合,具有明顯的缺陷和不足。從業余時間上來看,農民工工作一般都比較繁忙,業余時間不固定且比較分散,相對于時間固定的課堂培訓,他們更適合參加時間相對靈活的培訓活動。
(一)農民工對職業技能培訓存在思想認識誤區
政府、企業和農民工個體,在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思想認識上都存在一定的誤區,以致各方對專項職業培訓的重視不夠,時間、精力、資金等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政府沒有認識到加強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對農民工就業、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在培訓資金投入、平臺建設、力量整合、監督監管等方面做得不到位。從企業層面講,部分企業沒有看到加強對專項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其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對企業發展的積極意義,片面地認為開展培訓會增加企業成本和經濟負擔,不愿在專項職業技能培訓上花力氣、下功夫。特別是一些小企業和專項流動較快的企業,開展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動力更加不足。從農民工個體層面講,一些農民工尤其是年齡較大、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民工進取心不強且安于現狀,認為參加培訓浪費時間,增加了個人支出,有一定的排斥心理,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取得個人進步的愿望不強。
(二)專項職業技能培訓主體缺乏有效溝通與協調
當前,我國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主體包括地方政府、專業培訓機構、行業組織、職業學校、企業等,這些專項職業技能培訓主體基本上處于分散狀態,沒有形成真正的合力,培訓基本處于無監管狀態,影響了各培訓主體組織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以各地方政府舉辦的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為例,雖然有人力資源、教育、科技、群團組織等多個部門開展專項職業培訓,但相互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調,導致培訓項目重復、參加人員交叉等現象時常出現。而一些由社會力量、企業等組織舉辦的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出現了過度追求收益,沒有結合實際出發的培訓項目,一味地追求培訓內容的大而全,表面看起來培訓種類繁多,但實際上并不能起到應有的培訓效果。
(一)加強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宣傳和引導
提高農民工群體參加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積極性的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進行強有力的宣傳和引導。首先,地方政府要通過宣傳正確引導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對專項職業技能的重視程度,加大對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支持力度。其次,地方政府也要加強對農民工群體較為集中的企業進行宣傳,讓企業負責人認識到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將會大幅提升專項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認識到開展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就是在儲備人才、提高生產率和競爭力,更是企業提高生產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改變企業過去只使用不培養的錯誤做法,培育企業擁有開展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自覺行為。最后,各地政府和相關部門應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宣傳,讓農民工認識到接受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性,整體提升農民工參與職業技能培訓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對于農民工自身“得過且過”的觀念,要列舉成功典型,引導農民工積極主動參與職業技能培訓。
(二)加大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力度
為滿足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需要,將有大量的農民工群體在未來接受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加大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是解決農民工職業技能需求的首要任務。首先,地方政府要發揮在專項職業技能培訓中的主導作用。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從經費、人員、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大對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支持,保證培訓有依據、有場所、有支撐、有保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大對培訓的統籌協調和監督工作。制定本地的培訓計劃,建立系統的培訓評價體系和資格認證體系,加強與其他培訓主體的溝通,統籌安排各個領域的培訓活動。其次,地方政府、職能部門、企業等培訓主體要加強合作。各培訓主體要發揮自身優勢,在專項職業技能培訓上相互合作、實現共贏。
(三)完善專項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首先,優化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內容。第一,技能水平是專項的看家本領,理應是培訓的核心項目,但對綜合素質的培訓也要給予足夠重視,如要培育專項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提高專項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維護自己權益的能力;向農民工介紹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識,可以全面提高專項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其提高職業技能提供智力支撐。第二,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內容應該兼顧不同年代專項的特點,既要有符合老一代專項需要的培訓內容,更要開發針對年輕專項的培訓內容。第三,由于工作時間等多種原因,農民工在勞動熟練程度上有較大差別,接受能力、個人訴求有很大不同,培訓內容應分別設置崗前培訓、發展性培訓、技術等級培訓、創業培訓、學歷培訓等,滿足不同農民工群體的需要。
其次,優化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方式方法。根據農民工的工作特點,在做好課堂培訓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培訓渠道,打造符合專項實際和時代特色的培訓。第一,建立地方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基地。選擇經濟效益好、競爭能力強的大型企業作為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專門基地。培訓基地要選取特色鮮明的車間、廠房、工地作為培訓場所,針對綜合素質好、專業技能高的專項制定詳細的培訓流程和方案,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地方政府要在稅收、金融、招商等方面給培訓基地提供優惠政策,增強企業建設培訓基地的積極性。第二,開展專項職業技能網絡培訓。利用國家實施“互聯網+”戰略的機遇,廣泛建立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網絡平臺,妥善解決專項因業余時間不足而不能參加集中培訓的問題。第三,開展“以賽代訓”方式。由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等組織專項專業技能比賽,使專項通過比賽不斷提升其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
[1]李然.專項職業技能培訓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6).
[2]岳瑞鳳 .新常態助推新生代專項職業發展新策略[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5(3).
江西科技學院人文社科項目“通過專項職業能力培訓考核提升江西省城鎮化進程和質量實證研究”項目編號:XJRWZD01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