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躍
衡陽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湖南衡陽 421005
再談新形勢下中學教育實踐活動的真愛教育
唐 躍
衡陽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湖南衡陽 421005
本文主要從學校的角度如何去關愛學生,實踐真愛教育進行探討,并把真愛教育作為學校課題進行研究,以期取得有價值的成果。
新形勢;真愛;實踐
經濟快速全球化和中國社會的迅速發展,使青年學生表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如見識廣,更開放;更加自主但不愿吃苦;關注公共事務,喜歡表現自我;網絡化生活;行為現代,叛逆心強等等。新時期的學習、人際交往、升學、就業等方面壓力越來越大,讓身心尚且稚嫩的青少年難以承受,使他們感到郁悶、彷徨、孤獨,甚至悲觀厭世。
中國現有大規模的獨生子女群體,然而讓人遺憾的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和長輩往往對孩子更多溺愛或者更多束縛。另一方面,由于社會變革引發不少中學有大量留守學生和部分貧困生和單親家庭的學生。他們父母因為各種因素不在身邊,缺少必要的呵護和溫暖,自信心、自尊心受挫,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有的學生在生活也出現各種困難,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學校是他們成長的搖籃,老師是他們成長的導師,這就決定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用真愛關心他們。然而我們有些教師習慣于用商業化與功利化的眼光來衡量自己的職業,以致逐步喪失了為師者應有的精神境界----奉獻之心和真愛之心,沒有真正去關心每個學生的成長。由此,我們重提這一論題。
真愛指自然的、無私的情感,而不是功利的愛。真愛教育,就是把孩子當做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滿足其發展需要,引導其健康成長的過程。達到國家素質教育的要求和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目的。
(一)了解和尊重學生是實施真愛教育的前提
一位成熟的教師,應當是善于了解和發現學生的真實思想行為的教師。怎樣才能真正了解學生呢?首先要了解當代學生的特點和基本情況,建立學生成長檔案;找到與學生交流的共同語言,與學生交朋友,多和學生在一起,參加活動;關心學生的心事,及時幫他們排憂解難。這樣,您才能知道您的學生需要怎樣的幫助。
尊重孩子與眾不同的個性:
學生是千差萬別的。可以說,每位老師都希望學生成才,這本身并沒有錯,錯的是一些教師沒有按照學生的天性來教育,沒有去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是什么,做到因材施教,往往用自己的想法來代替學生的想法。
(二)培養學生的自信是真愛教育的重要任務
怎樣去培養學生的自信:
(1)首先要無條件地愛學生: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的學生,我都要去關愛和欣賞她。
(2)給學生自信,讓學生發現自己的能力。學生發現自己能行,就會有信心。當學生做到別人沒有做到的事情時,他會覺得自己是個強者。
(3)讓學生體驗到成功。時刻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哪怕是很少的成功都會讓學生激動不已,那么學生的自信就日積月累的樹立起來了。
(4)和學生做朋友。有經驗的老師經常和學生說的一句話是:“夠朋友”。實踐證明,在教育中,好的關系,往往勝過“好”的教育。
(三)做人教育是真愛教育的核心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為師者卻忽略了對學生的做人教育,而把主要精力都用在督促學生的學習上,盯在學生的分數上。真愛教育絕不僅僅是智力的培養和知識的積累,而更重要的應該是做人的教育。那么老師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對學生進行做人教育呢?
1.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責任心是做人的基礎,也是成才的基礎。怎樣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讓孩子成長為合格的現代人?①給學生分配一些適當的、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如打掃衛生、負責給花草澆水等,并及時對學生所做的一切給予鼓勵。②聽取學生對學校生活的建議。經常和學生談談社會和學校的事情,并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當老師們經常聆聽他們的意見、采納他們的有價值的建議的時候,學生就會心中油然而生對社會的責任感。③讓學生學會自我服務。對于中學生,完全可以在學校建立學生自主管理機制,既可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又可以在自我服務中增強責任心。
2.讓學生自立
學生不能自立,就會缺乏個性和創造力,今后的人生也不會幸福。因此,明智的老師會非常重視學生自立能力的培養。①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能力。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學生是能夠自立的,您可以先制定一些小的、容易實現的目標,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自立的快樂。②多創設讓學生自立的環境,現在流行的陪讀是不利于學生自立的,最好是讓學生住校,讓學生自主,獨立生活。多組織學生參加研究性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了解社會,樹立社會服務意識,獨立適應社會。③不能讓學生過于任性,如果您覺得學生的要求和行為是不合理的,就一定要說不。④讓學生決定自己的道路和選擇,規劃自己的人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有許多學生不知道自己會干什么,將來適合干什么,現在應該怎樣準備。因此,引導學生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非常重要,如學業規劃,文理分科、高考志愿等。讓學生能夠獨立思考,使他們在人生道路上逐漸成熟。
3.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團隊精神是建立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基礎之上的一種協同工作精神。真愛教育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集體主義思想,引導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怎樣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呢?①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如舉辦體育藝術活動、團體知識競賽等群體類項目,既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校園文化水平,又能有效促進學生團隊合作能力。②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受鍛煉、長才干,體會社會的競爭與合作,同時有利提高學生的溝通交往能力,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③開展心理健康等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質,增強承受挫折、克服困難的能力,促進他們互相關愛、友好協作,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4.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從更深刻的意義上講,習慣是人生之基。大量事實證明,習慣常常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敗和事業的成敗。然而,一切又都是從童年、從學生時代開始的。
良好行為習慣包含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和節儉習慣、環保習慣等等。良好習慣的培養首先要求教師列出具體的條目,然后讓學生明白這些條目的重要意義,并且每天督促學生按照良好習慣的條目去做,做得好要表揚,不好的要批評教育。從坐、立、行、言等細節做起,經過長期反復培養而使學生形成習慣。
(四)我校真愛教育實踐活動實施辦法
我校今年提出了《真愛、激勵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探索》這一課題,具體分三個子課題組分別進行探索研究:
(1)真愛教育--德育及心理健康研究小組:該組主要從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心理健康教育入手,關愛學生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健康;建立學生自主管理機制;加強文明校園建設;班主任建立學生談心和家訪日志;實行導師制,把學生分配到任課教師,建立學生檔案,時刻關心被輔導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讓學生感覺生活在一個和諧關愛、催人奮進的校園之中。
(2)真愛教育--教學實踐研究小組:該組主要是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加強教師的師德教育,確保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開展學科興趣小組活動;實行教師輔導制,鼓勵和輔導學生的學習,尤其關注學困生和特長生。
(3)真愛教育--后勤保障研究小組:該組主要是關心學生生活,保障校園安全;改善食堂生活和宿舍住宿條件;關愛貧困學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節約環保習慣;預防蚊蟲和傳染病及食物中毒事件。
在實施課題過程中,我們要對課題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個案分析,收集整理課題研究的各種資料并進行統計分析,評估課題實施的效果和完成情況,到最后匯總課題的各項成果(論文集,案例集,活動圖片集,調研報告集等,形成可借鑒的研究成果,為提升學校品位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孫云曉.教育的秘訣是真愛[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2]孫云曉.獨生子女與心理健康[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5
[3]朱明陽.真愛·錯愛·精神·交易[D].喀什大學,2016.
[4]王玲,陳靜,常粉齡.做“四有”好教師踐行真愛行為[J].教育教學論壇,2016,(1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