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溫泉
溫州市甌海區三 和園幼兒園 浙江溫州 325000
把握靈動的每一瞬間
——再議幼兒園一日常規活動中的過渡環節
張溫泉
溫州市甌海區三 和園幼兒園 浙江溫州 325000
過渡環節作為一日活動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與幼兒園一日活動密不可分。本文從轉變教師的觀念策略、營造尊重平等、寬松和諧的師幼生態關系、巧妙設計過渡環節、創設有選擇的教育環境等方面進行闡述,讓幼兒成為過渡環節的主人,凸現過渡環節的教育價值,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和諧及富有個性的發展。
生態式教育理念;過渡環節;幼兒園
(一)過渡環節在活動中的承上啟下作用
過渡環節由于是連接著兩個活動的中介,如果我們試著把它看作一種教育資源,讓它和一日活動的其它環節之間建立起積極的聯動,最大限度地促進和保障各類活動的有效開展,那么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會更顯靈動和高效,孩子的身心將得以更健康發展。
(二)過渡環節所隱含的重要的教育價值
在過渡環節中,教師從幼兒的交談、活動中能及時捕捉到他們最關注的問題,為組織生成活動提供有利的依據,同時,寬松的過渡環節能促進幼兒自主自律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形成,進一步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和效率觀念,使幼兒自己管理時間成為可能。
(一)教師并沒有擺脫自上而下的行動模式
教師在組織過渡環節時語言表現平淡而簡單,指令性語言居多,個別老師為了減少等待,及時進入下面的集體教學活動,往往對幼兒進行催促,要求幼兒盡快喝完水,及時進教室。這種不顧幼兒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做法,是對幼兒主體性的不尊重。
(二)教師并沒有滿足孩子的身心發展需要
有些幼兒園老師過渡環節組織方法單一,經常采用生活環節來代替,幼兒則處于無所事事的狀態,從而導致幼兒花大量時間在排隊上。還有部分老師則根本沒有從幼兒的需求出發,采取“放羊式”的管理,這時的幼兒可以躲開老師的視線,趁機自由一下,因此常常會導致活動室里亂哄哄一片。
(一)優化過渡環節的各種形式
在組織過渡環節時,我們綜合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征、身心需要以及具體活動精的關系,根據各年齡段幼兒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1)游戲式:指通過喝水、洗手等生活活動或深受孩子喜歡的娛樂、操作等活動,以游戲形式作為過渡銜接,實現活動轉換。(2)信號式:指利用音樂、琴聲、鈴聲、手勢等作為信號吸引幼兒注意,將幼兒的興趣自然轉向下一活動,實現活動轉換。(3)自主式:指在活動的間隙放手讓幼兒自由支配,自主選擇活動。教師則做好支持者、觀察者及合作者的角色。(4)鋪墊式:指教師巧妙設計過渡環節,為下一個活動作好鋪墊。我們可以利用幼兒等待進行下一個活動這個空隙,組織一些短小的活動。
(二)創新過渡環節的指導策略
1.轉變教師觀念,跟進行為
老師要試著讓幼兒自己動手、自己解決問題,盡量創設原生態的環境和媒介,創立適宜幼兒生長和發育的生態環境,調動幼兒參與各類活動的積極性,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親自動手、動腦,多種感官參加活動,真正做活動的主人。
2.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形成良好的班風。
教師和幼兒只有通過交往活動,才能使各自的心理愿望和精神需求得到滿足。我們認為,教師作為組織者、支持者,應積極引導、鼓勵和幫助幼兒參加各類活動,并隨時肯定、表揚他們的積極性和良好表現,使幼兒個體的才能在集體中得到充分肯定,逐漸使幼兒產生自信和自主感。
(一)使幼兒園一日活動更顯生機
1.使幼兒園一日活動安排更符合幼兒的發展
過渡環節對幼兒束縛過重的單一模式化的一日活動結構安排形成了強烈的沖擊。在一日活動中給了幼兒更多自由探索和表現的機會,有利于幼兒生動活潑、自主有效的學習,有利于幼兒個性的發展。
2.使幼兒園一日活動內容更受到幼兒的歡迎
結合我園的實際情況,我們利用過渡環節,學會觀察分析,捕捉幼兒的興趣與學習需要,生成了許多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大大激發了幼兒的學習內驅力。
(二)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了提升
1.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提升了教育行為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充分認識到幼兒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我們要把他們放在社會、家庭、幼兒園整個生態系統中來看待,努力營造寬松愉悅的教育環境。不再把幼兒一日活動安排看成是固定而不可改變的時間表,不再以整齊劃一的要求來對待每一位幼兒。
2.提高了教師的實踐智慧,促進了應變能力
我們發現,對于過渡環節的重視和改變,是一個師幼共同探索、共同調整和適應的過程。在實踐中,老師依據實際的情況,在追隨幼兒興趣并提供支持的前提下,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師的現場設計能力、反思能力及隨機應變能力都有了提高。
(一)優化過渡環節是持續不斷的研究和實踐過程
幼兒園的物質條件、教師的理念等都是不斷變化著的,因此,今天的優化過渡環節的實踐結果不能一勞永逸地運用于今后,而要隨著變化著的條件持續不斷地更改和優化,以更大程度地發揮各種教育資源的功能,促進幼兒更好地、真正全面和諧地發展。
(二)優化過渡環節對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要更全面、客觀地了解幼兒發展的能力,有效地選擇、組織教育內容。要不斷地自我反思、自我調整、自我成長,才有可能為幼兒一生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學前教育原理》劉炎.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