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日古麗 阿比提
阿圖什市第二小學 新疆克州 845350
加強漢語教學 提高漢語水平
米日古麗 阿比提
阿圖什市第二小學 新疆克州 845350
漢語是中華民族兒女的母語,是每個中國人都要學習的第一語言。漢語結構嚴謹,內容豐富,是比較難學的一門語言,尤其是在少數民族地區(qū),由于少數民族通常有自己的方言,因此學習漢語有一定難度,因此要不斷地加強漢語教學,提高漢語水平。
漢語;教學;素質;水平
語言是一種傳播媒介,是人類進行交流與信息傳輸的主要工具,是學校教學的主要載體之一。這就是說施教系統(tǒng)與學習系統(tǒng)有效地應用共同語言體系的能力是教學信息交換順利的基本保障[1]。所以,學生掌握漢語交流能力與也能夠用學校教育用語的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與學生學習質量的高低。漢語言的學習與學生的認知是一致的,是學校教育順利實施的前提條件。雙語授課是今后教學的主要模式,有些人質疑這種教學模式是沒有必要的,用方言教學一樣可以取得顯著的教學的效果,但是我們試想,學生以后是要走向社會的,將來他們如果到更廣泛的地區(qū)工作、學習的時候漢語是很重要的。因此現階段抓好漢語教學,不斷提升漢語教學質量是很重要的。
為了不斷提升漢語教學水平,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采取“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在“聽”方面,在課上與課余時間我經常為學生朗讀一些文章,多組織學生觀看漢語節(jié)目、聽漢語廣播等等,這樣學生多聽,漸漸達到聽得清、聽得準的效果,學生對漢語的理解的也比以前深刻了,漢語能力得到了不斷提升。
在說方面,我采取“三說法”的方式進行教學,即“引導說”、“模仿說”、“創(chuàng)造說”。老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說漢語,要求學生在課堂中要說漢語,再由教師幫助學生深刻體會學生說的準確性,定期對學生的漢語水平進行評價。老師要為學生做出榜樣,漢語要說得準確通順,這樣學生就會去模仿老師,久而久之,學生養(yǎng)成了說漢語的習慣,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大大提升。在這個基礎上要求學生說的有條理、準確,能夠根據實際的語境靈活調整漢語語言。當學生的漢語水平有了較大提升以后就可以進行“讀寫”訓練了。對于漢語更加深層次的訓練即為概括歸納能力、想象能力等等。
對于漢語的聽說讀寫訓練,如果進行的好就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更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在聽說讀寫的訓練過程中,老師要注意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注意力、觀察力等等,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其中進行提升。
一門課程不但有課內,還應該有課外環(huán)境,而語言教學更加能夠凸顯這兩種環(huán)境,漢語教學不能總是拘泥與課內,課外教學也是很重要的,有著特殊的教學功能。課外教學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第二課堂,第二課堂擁有更加靈活的教學氛圍,可以顯著提升教學效果,因此老師要積極開展第二課堂,不斷地豐富學生的漢語知識。
學校內的各種板報、班級小報等等使民族學生的漢語書寫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各種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等等給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造了寬松的氛圍,讓學生在多種形式下鍛煉漢語交流能力,同時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參觀訪問活動、知識競賽活動等等無不滲透著漢語,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體會漢語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漢語,提高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2]。
總之,第二課堂是在學習漢語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課外活動形式活潑,呈現出繽紛的色彩,吸引著熱情的民族同學們[3],在學生玩的同時有滿足了他們的學習需求,激發(fā)學生學漢語的興趣;第二課堂形式新穎,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歡樂;主動形象的第二課堂使他們情感得到升華,學生對此都樂此不疲,能夠全情投入其中,在潛移默化中,學生自然而然提升了漢語能力,效果是很好的。
綜上,漢語言的學習是一種廣泛的語言學科,漢語作為中國人的母語,每一個國人都應該靈活掌握,漢語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緊密,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民族學生對于漢語的了解只能是片面的、零碎的,不能完整掌握,因此不能靈活應用。把漢語言的教學貫穿在雙語班的各項教學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具有實踐性的,因此每一位老師都要為此做出努力,首先老師要具備較強的漢語能力,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漢語,靈活應用漢語句式與詞語,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寬松、更自由、更有趣的語言氛圍,讓學生明白漢語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漢語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漢語的能力,不斷提高漢語教學效果[4]。
[1]沙爾合提·艾特哈力.在漢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哈薩克族學生的漢語水平[J].教育:文摘版,2016,(1):00193-00193.
[2]葉爾那爾·卡馬爾漢.加強雙語教學提高哈薩克族小學生漢語水平[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17):24-24.
[3]阿衣丁·馬力肯.淺談阿勒泰地區(qū)農牧民哈薩克族學生漢語水平的提高[J].大觀周刊,2012,(31):230-230.
[4]葉里努爾·蘇坦拜克.在漢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哈薩克族學生的漢語水平[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21):1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