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彤彤
溫州市甌海區三 和園幼兒園 浙江溫州 325000
走出去 引回來
——淺談我園幼兒社會實踐活動
趙彤彤
溫州市甌海區三 和園幼兒園 浙江溫州 325000
幼兒期是社會性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個關鍵期,社會教育是幼兒教育中不能忽略的重點。在提倡全面發展的多元環境下,社會實踐活動成為了幼兒園課外的一種延伸,因其活動不僅隱含著非常多的教育契機,其過程更能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我園在近兩年的嘗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走出去;引回來;社會實踐
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幼兒往往對著周圍的所有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存在著探究欲。然而,自然和社會都賦予給了幼兒去探究的機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環境,讓幼兒去發現與體驗,“實踐”就成為了孩子最好的“老師”。
(一)發展幼兒的獨立能力、溝通能力
實踐活動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環境,讓其得到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在這個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增進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學會換位思考,并去理解他人,還能在交流的同時促進幼兒的口語發展能力,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比如小朋友去超市購物時,咨詢營業員阿姨所需物品的位置;郊游時,孩子們能將垃圾主動扔進垃圾箱。社會實踐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幼兒的獨立能力和溝通能力。
(二)促進幼兒與社會成員的交往
幼兒生活在社會中,除了家長、同伴、老師之外,還需要與社會上其他的成人交往,然而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促進幼兒的人際交往。一般來說,幼兒參加外出參觀訪問活動時,就有機會與不同職業的人員接觸,可以鍛煉其人際交往能力。另外,教師也可以將從事各種職業的工作人員請到幼兒園里來,讓幼兒其發生互動,在此過程中知道幼兒用正確的方式與人進行交往。
(三)創新潛能開發的助跑器
社會實踐活動有效地利用了幼兒的手、耳、口、鼻等五官幫助幼兒開拓獲得新的認知,同時,幼兒也增長了相關的知識經驗,豐富了經驗,也讓幼兒有了想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啟發幼兒創新的“助跑器”,成為幼兒的創新嘗試提供支持,并且提供認知結構。
(一)選擇適宜的實踐地點和內容
陳鶴琴先生說“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難么如何去選擇幼兒適應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將從以下幾點出發:
1.符合年齡特點選擇活動內容
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實踐活動內容,采用正確有效的教育方法,具有相對保證的實踐時間和實踐效果,教師對兒童的社會性知道也需直接、明顯、更具針對性。尋找能承載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采用有針對性的各種方方法。教師可引出主題活動、滲透幼兒生活,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
2.因地制宜尋找活動內容
我園坐落在動車站及物流園之間,幼兒園周圍到處都有制鞋廠,在這里有著許許多多的大卡車及動車來來回回,這就具有著豐富的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我們利用了周邊的制鞋廠;帶領孩子去了解皮鞋制作的過程,接著去參觀動車站,動車站叔叔阿姨們一天的工作。帶孩子去走進社會、熱愛社會,培養他們愛生活的情感,有利于幼兒的情感發展。
(二)“走出去,引回來”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不提倡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背景下,結合現有的教育現象,我們決定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盡量讓孩子們“走出去,引回來”。
“走出去”就是指讓幼兒從幼兒園的小型社會中慢慢地走向社會,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去學會幫助關愛他人,從中了解和感受到付出的快樂。并讓幼兒去初步的接觸社會中的人,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也能夠自己想辦法解決或尋求他人幫助。比如幼兒園進行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防拐。當遇到陌生人接送是跟著他們走還是確認身份?陌生人給的東西吃不吃?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教育的安全問題。在此次活動中,孩子們第一次試驗時幾乎都跟著陌生人走了,事后我們進行了安全教育“不跟陌生人走”,第二次試驗后小朋友都沒有再跟陌生人走,并且想出了很多求助方法。
“引回來”就是讓幼兒在有了社會實踐活動的經驗以后,進行總結與交流,還可以為幼兒建立一個小小的社會群體,開展具有社會性的區域活動,利用這些社會中的職業角色,更好地開展為他人服務意識,讓幼兒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更容易去適應。比如我園戶外區域活動中的“戰地醫院”這就需要很多角色,像醫生、護士。讓他們知道具體的看病的步驟,親身體驗游戲中的角色,感受為他人服務的快樂,以及工作崗位中帶來的艱辛。同時,這些“引回來”的知識,也是鍛煉了他們如何獲得生活經驗的能力。
(三)“走出去,引回來”的成果體現
在幼兒園組織的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園幼兒已不是被動的個體,而是社會活動中積極的參加者,他們的體驗過程是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關注、欣賞、評價,進而形成經驗的過程。幼兒學習成人社會生活經驗,從中看到了未來生活的前景。另外在我園為促進幼兒社會實踐能力的發展,在區域中將體育、角色、娛樂、音樂、建構、益智、表演游戲穿插在各個角色游戲過程,讓孩子以最真實、自然的狀態去獲得直接知識經驗;同時也達到將孩子引出去,走回來的教育理念,為孩子今后的社會生活提供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方向。讓孩子們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快樂、健康成長,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1]吳秀芬.幼兒園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40).
[2]劉曉玲.社會實踐活動有效提升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