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尚達
田東縣朔良鎮中心小學 廣西百色 531500
淺談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
黃尚達
田東縣朔良鎮中心小學 廣西百色 531500
要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激發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把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放在教學的首要地位,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便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解決實際問題和創造性思維的綜合素質能力。我在教學中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活學生的快樂因子,培養學生健康活潑的個性,創建和諧的課堂氛圍。在多年的數學教學中,積累不少的教學積累不少的教學經驗,我是這樣做的:
學習興趣是學生渴求獲得知識、探索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是學習動機中最實現、最活躍的心理因素。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如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的例6中的“認識線段”時,可先讓學生在練習本上任意畫一條線段,并讓他們量出每條線段的長度,然后指導學生在線段中點上一個點,讓學生判斷這時有多少條線段。這時很多學生會不經意的說“有兩條”,然后通過糾正,這時就會產生好奇心,接著又指導學生點上兩個點,因而把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就被激發起來。
學生的創新想法往往來自于對某個問題的興趣和好奇,而興趣和好奇又往往來自于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設疑,使學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進而去積極探究創新。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9的乘法口訣”時,我這樣做:①創設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情景教學中親自動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享受喜悅;②游戲教學法。通過操作兩個手掌的手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是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做中學、玩中學”體現,這時小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教師的“說教”過程,而是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這樣更體現“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誘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帶著熾熱的追求和疑問進入新知識的探求過程。
新課程倡導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小組或團隊為了共同的任務,既有明確分工又有相互協作的互助性學習,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組織形式,它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式學習既是“課改”新教學理念,也是實施新課程的新教學行為,同時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新方式。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角的初步認識》中,我把學生分為8個小組,每個小組一個活動角,小組中由一名學生擺弄“銳角、鈍角、直角”一名學生回答。這樣小組中輪流回答,然后比一比哪個小組判斷準確率高,發給一朵小紅花,從而激發小組間的團結合作的氛圍。
在實踐中學生通過分工和通力協作,進行“互動的交流”,發揮各自特長,取長補短,在小組活動中學會如何與各種類型同學相處,如何發表和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見,并遵守小組統一意見,保證小組合作的組織性、紀律性。有了在小組活動中的合作經驗,與各種不同特質的同學相處的經驗,為他們如何與社會上各種類型的人共事和交往奠定了基礎,提高了他們的素質并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
充分放手讓學生經歷以探究為核心的學習活動,淡化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操作、去交流、去匯報、去總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全心全意地給他們營造發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境和條件,創設充分展示創造性思維的機會和舞臺。
用單一的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興趣不濃,注意力不集中。而在傳統的教育方法、手段的基礎上,恰當的引用課件、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學生一般對新鮮事物都非常感興趣,通過課件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這樣學生興趣更濃,積極性高,注意力集中,主動性得以充分發揮。極大節約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益。許多老師把語言很難表達清楚的、較為抽象的概念,用課件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很輕松的解決了。因而,在我們目前的小學課堂教學中,需要大量引進現代化教育技術,關鍵是課堂教學應用方法和時機要恰當。
教師作為一個解疑者、促進者在課堂中活動,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研究中學習。因此,師生關系是一種幫助、合作和促進的關系。充分發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往、合作與交流,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提高學生的智能。
學生在每一節課中,因為智力差異等諸多因素,往往收到不同的效果。學困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就不同于優等生,但他們畢竟有所收獲。因此,教師要抓住這一點,公正地表揚他們在學習中的積極傾向,激發他們的求知。通過個人比、小組比等形式,使整個課堂教學處于一種精神飽滿狀態,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總之,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探究性學習,無疑是信息時代對學校教育要求的體現,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新的嘗試和實踐,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計劃順利完成,力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