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雨
(皖南醫學院,安徽蕪湖 241000)
數字化環境下醫學高等院校館員信息素養的提升策略
陳 雨
(皖南醫學院,安徽蕪湖 241000)
數字化信息時代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將從“以實體資源為中心”向“以數字資源為中心”過渡。隨著大數據和新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資源呈多維度態勢拓展,管理技術持續更新,信息服務水平逐步提升,這對高校圖書館員的信息素養來說是一個挑戰。如何提升館員的信息素養,使得圖書館與新媒體、數字化技術業態整合,實現碎片化圖書存儲、一站式資源共享、精細化使用定位以及多智能終端服務的目標,是擺在所有圖書館員面前的現實問題。本文分析了提升館員信息素養的必要性,指出館員在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工作與心理問題,并提出提升館員信息素養的策略。
信息素養;數字化;館員
數字化信息時代,圖書館員原有的知識結構體系已不能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知識和信息已變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核心,信息素質自然而然成為了圖書館員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面對網絡通訊技術、新媒體、微機索引、數據分析與挖掘、數據庫構建與維護以及智能查詢等層出不窮的新需求,圖書館服務工作呈現信息化、智能化的特點。圖書館員需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識和處理信息能力,方能為有需要的師生提供比較滿意的信息服務,從而實現自身的職業價值和社會價值[1]。
1.1 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的內涵隨著科技發展逐步得到充實和豐富。本文指的信息素養是指有能力從多維度層面獲取信息源、評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知識、信息觀念以及信息道德,是信息時代社會勞動者在某種程度上必須掌握的終身技能[2]。
1.2 數字化環境下醫學院校館員的信息素養
移動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多元化的迅猛發展,為圖書館的轉型提供了極佳的環境。數字圖書館是以多媒體形式存在的分布式信息系統,把不同記錄載體、不同空間的信息資源用數字技術記錄并存儲,實現跨區域面向對象的網絡查詢[3]。
筆者認為醫學院校館員應該以本校數字化平臺為基礎,發展教學科研為要務,結合醫學類教學的特點,在服務實踐中強化信息意識,并能夠運用數字化信息技術為醫學類教學科研服務。確切地說就是能夠意識到醫學類專業人員在學習或工作中的信息需求,能從多元化信息源中高效地進行檢索、評價、篩選,分析和加工信息,用來促進專業學習和職業決策[4]。
2.1 信息技術發展的客觀需要
信息技術日益成熟,圖書館服務與管理日趨科學化、智能化和數字化,圖書館資源呈現出多層次、多維度、多元化的趨勢,這極大增加了服務難度。為了能夠為讀者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就必須處理資源整合和管理這一難題。而要做到這些,館員就需要具有處理數字化信息資源的能力,培養自身的信息素養。
2.2 新媒體時代圖書館發展的客觀要求
進入新媒體時代,全新的數字理念對于圖書館發展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轉折期。數據庫資源建設已成為圖書館發展的趨勢,也是館藏信息庫建構的主攻方向。而信息資源也正在以不同的形式處于動態變化之中,這導致圖書館的服務方式發生了本質變化,館員呈現出角色多元化和功能交互化的特點,開始從信息資源的組織者與傳播者向資源的管理者、服務者和教育者角色轉變。良好的信息意識、數據分析能力、設備維修技術、信息檢索技術以及信息讀寫能力等已成為新媒體時代館員提供優質服務的最基本能力。因此,加強培養館員的信息素養勢在必行。
2.3 館員自身發展的職業需求和社會需要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信息資源多元化使得讀者獲取信息的方式多樣化,對信息資源的需求表現為多維度、多層次。館員已不僅僅是讀者的“信息導航員”,更是信息知識的指導者和教育者。所以館員要不斷吸納新的知識信息,并與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思維整合,逐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服務向著信息搜集與整合、信息咨詢與查詢和信息維護與開發的目標推進。
2.4 醫學院校師生信息素養教育的需要
隨著國家信息化的推進,落實培養高素質信息化人才已成為各高校的首要目標。高校圖書館需以自身的特點為依托,發揮優勢,對大學生進行全面信息素養教育,這乃是信息時代賦予高校圖書館的神圣使命與職責[5]。醫學院校的學生需要抓緊社會發展的脈搏,提高信息能力,方能在繁冗復雜的信息群中快速、準確地獲取所需信息。ALA和AECT(1998)制定了大學生學習的九大信息素養標準:(1)能高效地獲取信息;(2)能帶有批判精神地評價信息;(3)能創造性地利用信息;(4)能夠探求有興趣的信息;(5)能夠創造性地表達信息;(6)能夠較好地進行信息查詢和數據挖掘;(7)能夠認識信息對民主化社會的重要性;(8)能夠實行與倫理道德相符的行為;(9)能夠參與團體討論和構建信息。優秀的館員需要同時具備充實的知識儲備和創新性的信息表達技巧,在學習、工作與服務中加強培養自己的信息素養,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強化他們的信息意識,加強他們的信息技巧以及提升他們的信息處理能力。
目前,高校師生對信息的需求呈現新的特點,而高等學校教育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開展,這要求高校圖書館員樹立信息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發揮主觀能動性,及時了解師生的信息需求,并與當下最新科技成果和技術工具業態整合,最大限度地收集、整合與開發原有的信息知識,注重業務能力和公關能力完美結合的圖書館信息服務。但大多數圖書館員信息素養還有待提高,并且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具體存在的問題如下。
3.1 與圖書館相關的專業人才匱乏
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與管理要以圖書館情報學知識為基礎,以計算機知識技能為支撐,以英語知識和管理知識為兩翼。需要強調的是,醫學院校館員還需有一定的醫學知識。但是,我校圖書館員很多來自與圖書館不相關的專業,具有專業領導水平的卻寥寥無幾;即使有專業背景的館員,其知識結構也只是側重于圖書的分類、編目,嚴重缺乏情報信息知識;有英語基礎的館員欠缺專業性醫學英語知識;具有計算機知識的館員欠缺對數據的收集、整合及開發技術。
3.2 信息意識和信息辨析能力欠缺
樹立信息意識是培養信息素養的首要任務,實際上是人們對信息交流在社會中的地位、價值、功能以及作用的認識,強調的是人們對信息的判斷與分析的能力[6]。培養信息意識最重要的是保持對有效信息的好奇心與敏感度,形成“信息就是資源”的信息價值觀,隨時隨地對相關信息給予高度的關注,并有效利用信息來解決個人和服務對象在學習科研中遇到的難題[7]。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呈指數方式遞增,信息在持續更新,讀者閱讀環境與獲取信息的方式與傳統方式相比大相徑庭。但圖書館員的信息意識整體欠缺,沒有及時更新信息理念,對信息的獲取、整合與傳播缺乏主動性與創新性,信息道德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3.3 多元化知識交互整合能力薄弱
隨著信息記錄與傳播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圖書館不再是凝固靜態的知識庫,而是一個持續發展的智能化電子網絡資源系統。信息的發展必然催促人的發展,這要求館員既掌握計算機相關系統的操作原理,還要熟悉常用的工具軟件、搜索引擎以及各種資源數據庫的檢索技術。在此基礎之上,館員還要適當充實自己的外語水平,平時多閱讀一些圖書館情報學和管理學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多元化知識交互整合能力。這對于專業人才匱乏的圖書館來說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信息知識不足、業務能力有限等問題大大局限了自身的發展,放緩了圖書館數字化的推進。
4.1 更新理念,樹立信息意識
加強館員信息意識的培養,就要率先轉變思想理念。當前高校圖書館員對工作實踐中的信息置之不理,暗藏在其中的有效信息無故流失;館員很難從讀者的信息需求中分析其需求傾向,習慣于傳統的工作流程,在某種程度上對信息的敏感度低,這些都是缺乏信息意識的表現。
信息素養是館員在長時間的信息交流實踐中積淀的,它是圖書館員全面素質的集中體現,其提升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外部條件影響和自身內驅力強化積淀而成。加強館員信息意識培養的目的在于讓館員在學習與生活中對周圍事物增加敏感度與好奇心,及時發現有價值的信息并加以創造性地整合與利用。因而,必須讓館員意識到信息素養是其服務的基礎,它影響服務質量和與讀者信息交互的環境,是推動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4.2 加強館員培訓
圖書館應加大外出學習的宣傳力度,為符合條件的館員提供機會與幫助,讓館員參加學術會議,開闊眼界,了解學術熱點與發展動態;另外,需開展對現有館員的培訓工作,根據館員的自身知識水平與業務能力,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系統培訓。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培訓,逐步提升館員的自身能力和素養,從而改善知識結構,增強服務創新能力。
4.3 制定相關的考核制度與評價體系
圖書館應該積極實施激勵機制,逐步緩解館員的職業倦怠心理。將信息素養的提升納入考核制度,獎懲結合,增加其危機感與緊迫感,從而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要根據現實條件設立合理、實用的評價體制,在適當的時間節點對館員進行客觀的評價,強化信息服務過程中欠缺的部分,以點帶面地提升館員的信息素養。
4.4 加強館員自我學習能力
ALA提出的情報學和館員需具備的專業技術,將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定位為基礎能力,強調其不僅僅是館員個人發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需要。圖書館員只有持續學習方能確保自己的工作活力和創造力,才能更好地為用戶服務,才能更加順利地促進圖書館事業的持續發展[8]。所以,館內應落實相關人員自發學習工作。伴隨著信息資源多元化的到來,館內人員還需要學習計算機、網絡、外語、信息檢索等內容持續提高自身學習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根據思維特點整合新的知識與技術,增強處理信息的能力。
4.5 重視品行、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人們從事工作的根本行為準則,而館員作為信息傳播和服務育人的引導者,更應該把信息素養定為實現自身價值的跳板,如此方能體現館員永遠把讀者需求放在工作首要位置的精神。身處信息資源泛濫的時代,圖書館需要制定嚴格、合理、有效的規章制度,從根本上約束館員的信息行為。
4.6 開展資源共享
第一,加強館員之間合作,綜合個人專業知識與能力優勢;第二,要培養一批高質量的兼職學科館員,最好涉及每個專業,以便促進圖書館推送個性化信息服務;第三,醫學院校幾乎都有自己附屬的醫院,圖書館應該積極組織相關學院與醫院進行資源共享,提高圖書館為教學科研服務的能力。館員只有在合作共享中方能意識到自身知識技能的局限,才能取長補短,從而逐步提升信息素養,使得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水平上一個臺階。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布,教育信息得到穩步推進,圖書館必將成為終身學習的主陣地。館員的信息素養是決定圖書館優劣的軟實力,其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圖書館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所以,館員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理念,增強信息素養,提高業務服務水平,為讀者提供高效、便捷和準確的信息服務。
[1]王娜.數字圖書館與新媒體資源整合策略[J].圖書館學刊,2015(4):36-38.
[2]李言世,任建峰.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與對策[C].中國企業運籌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2008.
[3]薛紀珊.數字圖書館的網絡信息服務探討[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5):50-51.
[4]師曉青,謝軍紅.基于3G的智能手機移動圖書館創新研究[J].圖書館建設,2009(6):52-54.
[5]杜志銀.微博在醫學文獻檢索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2(5):85-87.
[6]羅書練,鄭萍.提高科技信息意識,加強信息素養培養[J].醫院信息管理,2003(1):59-60.
[7]孔文娜.案例法教學在醫學文獻檢索課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4(2):87-90.
[8]李紅,繆家鼎.對現代圖書館員需具備的專業基礎能力的幾點認識[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4(1):21-23.
2016-12-10
陳 雨(1989- ),男,助理館員,碩士,從事信息素養、遠程教育研究。
G250
A
2095-7602(2017)08-01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