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丁繼勇
(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地方本科院校SYB創業培訓的實施與優化
——基于C學院的實踐
王 倩 丁繼勇
(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SYB創業培訓憑借其針對性強、操作性強、參與性強和實用性強的優勢,在地方本科院校落地開花,效果初現,但仍處于探索優化階段。培訓對象篩選針對性不足,培訓內容尚未校本化,師資隊伍建設滯后,評價體系不夠科學,后續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導致培訓效果不理想。必須認真總結培訓經驗,反思不足,根據學員的需求和特點,整合政府、高校、企業、社會各方力量,確立科學的校本化培訓內容體系,建設厚理論重實踐的師資隊伍,建立科學的課程評價機制,加強后期追蹤服務,以達到培訓目標和預期效果。
地方本科院校;SYB;創業培訓
新世紀以來,在創業教育日漸受到重視的背景下,SYB創業培訓項目憑借其高參與度、模塊化、游戲化、短時間、低成本、政策好等優勢在全國高校落地開花。地方本科院校擔負著應用型人才培養重任,創業教育的開展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教育教學改革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本文擬以已經開展SYB創業培訓10年之久的C學院作為考察個例,立足現有的SYB創業培訓模式和經驗,對地方本科院校SYB創業培訓項目實施的現狀、效果和不足進行深入探討,力求提出進一步優化的對策,助力于完善高校現有的創業教育體系,推動創新創業事業蓬勃發展。
為了掌握C學院SYB創業培訓的基本情況和實施效果,筆者走訪了該校負責SYB創業培訓組織的學生處就業辦公室負責人和擔任過班主任的工作人員,并針對2014—2016年參加培訓的學員發放了調查問卷。問卷共發放400份,收回有效問卷320份,20個問題涉及參訓對象的培訓意愿、班級管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水平、培訓效果、優化建議等,參與調查的學員男生占51.56%,女生有48.44%,涵蓋理工、經管、文史哲、教育、藝術、體育類專業,其中,參加 2014、2015、2016年培訓的學員分別占35%、34.06%、30.94%。文章將結合走訪座談和調查問卷展開研究。
SYB是SIYB培訓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SIYB創業培訓最早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瑞典,意為 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iness,經過發展演變,最終形成四大模塊:GYB(Generate Your Business Idea 產生你的企業想法)、SYB(Start Your Business創辦你的企業)、IYB(Improve Your Business改善你的企業)以及EYB(Expand Your Business擴大你的企業),是全球公認的國際勞工組織品牌。目前,SIYB項目已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并在世界80多個國家使用。1997年國家勞動保障部同國際勞工組織合作在中國啟動這項培訓,經部分地方試點后逐漸推廣開來。SIYB中國項目四個模塊中,最主要的模塊為SYB,即學習如何創辦你的企業,側重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培訓,主要面向有創業打算的下崗工人、民工和大學生群體。中國的SYB創業培訓在2003年以前受眾主體主要是下崗失業人員,在此之后,逐漸推廣到高校大學生。經過多年的實踐發展,SYB創業培訓已經成為高校創業培訓的主要模式,成為“引進的歷史最長,開展的培訓最多,積累的培訓經驗最豐富,對現階段高校的創業教育最有借鑒價值”的創業培訓項目[1]。
C學院在SYB創業培訓上,布局時間較早,是該省引進SYB創業培訓最早的高校之一,從2004年開始即與當地人事局、勞動局合作,持續不斷地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培訓。截止到目前,先后舉辦了22期SYB創業培訓班,結業學員2000余名。
C學院自2004年引進SYB培訓項目的最初五年,每年培訓規模基本都是1—2個班,2010年后逐漸擴大培訓規模。近幾年,C學院SYB培訓在每年上半年開展,培訓名額由省主管部門、地方人社局逐級分配,大約300—400個,主要面向學校10個二級學院的大三學生和少數大四學生。負責具體工作的學生處就業辦公室會提前發布培訓通知,二級學院負責動員學生報名參加培訓。根據近兩年的情況,每年報名人數都在600人以上,最多時接近1000人。就業辦公室工作人員會根據各二級學院報名人數比例確定各學院所得名額,然后從各學院提交的報名名單中隨機抽取學生參加培訓。
C學院每年集中舉辦1—4期不等的SYB培訓,每期有1—3個班級左右,每班30人,小班 U型教室教學,每班配備1個負責教學的授課教師,1個負責管理的班主任。授課時間主要是下午和晚上,每天6—8小時,所有培訓內容10天左右完成。學員學習期間一律不許曠課,凡出現與其他學業課程時間沖突情形,則必須請假保證創業培訓課程的學習。學習結束時,學員必須獨立或分組完成一份創業計劃書,培訓合格后將獲《創業培訓合格證書》。
C學院SYB培訓統一采用國際勞工組織北京局編寫的教材。該教材在國際經驗基礎上經過中國專家的改造,適用性和針對性較強,內容簡明實用,通俗易懂,包括《SYB創辦你的企業:創業意識培訓冊》《SYB創辦你的企業:創業計劃培訓冊》和《SYB創辦你的企業:創業計劃書》三本,包含了創業要經歷的10個環節和步驟。《創業意識培訓冊》包括第一步和第二步,引導將學員把自己作為創業者來評價,衡量自己是否具備基本的創業素質。《創業計劃培訓冊》包括第三步至第十步,幫助學員感知創業要經歷和考量的主要方面,判斷自己的項目能否生存。《創業計劃書》是學員參加培訓的成果體現,學員可根據創業計劃,適時進行創業實踐。
SYB培訓教學方法新穎。在問題“你喜歡的SYB創業培訓教學方法有哪些”的調查中,案例法、討論法、頭腦風暴法最受學員歡迎,分別占79.69%、76.56%、67.19%。培訓時,教師會將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法、頭腦風暴法、練習法、分組辯論、角色扮演法、游戲法等授課方式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讓學員在生動、活潑、趣味十足的課堂氣氛中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增強培訓的效果。
C學院SYB創業培訓的授課教師全部由地方人社局統一從省SYB創業培訓師資庫聘請安排,主要來自于省內各高校、省及地方人社廳(局)就業培訓中心、培訓公司等,兼職為主,專職較少。這些教師均有由國際勞工組織、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培訓和認證的 SYB創業培訓講師資格,具有豐富的授課經驗,為教學提供了可靠保證。
C學院實施SYB培訓項目已超過10年,逐漸摸索出穩定的培訓工作流程和方式,對培育濃厚的校園創業氛圍和創業文化起到積極作用,有效改變了很多學生的就業觀念,提升了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據筆者所做調查和統計,C學院SYB培訓學員每年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近三年有10.94%的參訓學員進行了創業實踐,有3.13%的學員已經成功創業。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 《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2016屆大學畢業生的自主創業比例是3.0%[2]。相比之下,我們就會發現C學院SYB創業培訓學員的創業率是很高的。C學院也因多年致力于創業教育的探索和實踐而多次獲得省級表彰,2013年成為全省普通高校創新創業示范校,2016年被省人社廳、教育廳等六部門批準為創業學院創建單位,在同類院校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C學院實施SYB培訓項目雖然走在同類院校前列,形成了自己的培訓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亟待解決的諸多問題。
在目前的經濟社會環境和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對創業的認同度逐漸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興趣較高,但在創業知識、創業心理素質、創業技能等方面則相對欠缺,這使他們有著較為強烈的學習意愿,希望參加SYB創業培訓掌握創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提升創業心理素質,增強創業本領。但C學院SYB培訓報名發動有一定的強制性,遴選學員有隨機性,覆蓋面窄,培訓力度不足。C學院SYB培訓報名通知文件雖然不指定二級學院報名任務,但SYB參訓學生數與二級學院的輔導員績效獎勵掛鉤。輔導員往往會給所帶班級下達報名指標,就使得報名者中摻雜了一些礙于情面勉強參加的學生。而學校就業部門遴選學員時,是根據院系報名比例隨機安排。這就導致不少培訓意愿強烈的學生失去了機會,而有些硬著頭皮參訓的學生卻在里面渾水摸魚。根據問卷調查,320名學員中有79.69%是主動報名,15.63%是經輔導員動員后才報名,4.69%是被強迫的。如果按照80%主動參訓的比率計算,按照每年600—1000人的報名規模,C學院SYB培訓參訓的人數有限,無法覆蓋更多的學生,仍然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愿望。
SYB培訓的對象既有下崗失業人員和小企業主等,也有在校大學生。這些人群年齡階段、知識層次、社會閱歷等相差很大,但所有的SYB培訓都統一采用官方指定教材,雖然該教材已經過本土化改造,但十余年來用基本固定的教學內容培訓各類人群,適用性和針對性無疑有待商榷。調查中,只有25%的學員認為教材和教學內容非常適合大學生,57.81%的學員認為基本適合,17.19%的學員認為不適合。可見,地方本科院校在SYB培訓內容上同質化問題突出。另外,“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媒介,同時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3]創業培訓應該涵蓋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心理品質、創業能力等內容。但在調查問題“您認為大學生創業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什么”,選擇面對風險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占14.06%,說明SYB創業培訓在創業心理的教育上明顯不足。
SYB培訓聘請的授課教師一般都是具有管理學、經濟學等一定專業背景的高校教師或其他相關機構工作人員,但他們基本都是利用業余時間趕場授課,大多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缺乏。在關于SYB師資素質的調查中,76.56%的學員認為教師知識結構合理,素質較高,20.31%的學員認為教師素質一般,缺乏實際創業經驗。且外聘教師授課結束后很少與學生保持聯系,而C學院SYB培訓實施十余年來,只培養了1個校內SYB培訓講師,導致學生后續的咨詢需求和幫扶需求無處安放。現有的SYB創業培訓的案例分析、沙盤模擬等互動環節基本都局限于虛擬的人物和模擬的環境,與企業的聯系太少,學生的感受不強。創業培訓不只是傳授創業理論知識,教會學生撰寫創業計劃書,更應加強與政府、企業、社會的聯系,整合利用各方面資源,增加實戰項目演練,讓學員真切體驗創業的全部流程。
目前高校的SYB創業培訓還沒有形成完善的評價體系。從C學院的培訓來看,對于學員的學習考核僅憑出勤情況和《創業計劃書》進行評價,效果不夠理想。每天課程結束后應發給學生填寫的意見反饋表是到課程結束時一次性突擊完成,隨意性大,流于形式,學生的評價反饋有應付的成分,結果也不夠客觀。培訓只有即時培訓反饋和短期電話回訪,缺乏長期跟蹤服務機制。調查的學員中,只有35.94%的人表示有回訪有后續服務,28.13%的學員表示有回訪無后續服務,35.94%的學員沒有接到電話回訪,也沒有后續服務。可見,目前仍缺乏科學的標準來檢驗和衡量SYB創業培訓的成效。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下,如同其他地方本科院校一樣,C學院實施了諸多和創業教育有關的舉措。譬如改革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面向全校大一學生開設創新創業公共必修課,編寫大學生創業指導校本教材,積極申報立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開展創業競賽,建立創業孵化園,更是在2017年成立了創業學院。但SYB培訓和其他創業相關教育之間存在交叉重疊甚至雷同之處,與其他創業教育之間的橫向聯系尚未打通,沒有形成整體的創業教育大格局。
C學院SYB創業培訓的現狀是地方本科院校SYB培訓的縮影。開展SYB創業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時代、社會賦予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并不只是開設幾節培訓課那么簡單。真正發揮SYB創業培訓對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的作用,關鍵在于優化完善培訓諸環節。
目前C學院SYB創業培訓招收學員宣傳力度不大,很多學生根本不了解SYB創業培訓的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等。宣傳工作主要還是依靠基層輔導員完成。有的輔導員會通過班會形式簡單介紹項目,動員學生參加。有的會直接讓班長通知確定,層層通知傳達,信息不完整,學生接收到有價值的信息有限。也有輔導員老師在學生缺乏創業意識和愿望的情況下,強制要求學生參加培訓,教學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應該加強宣傳,讓大學生充分認識SYB創業培訓的目標、教學基本內容、教學方式方法、結業后的政策扶持等,在廣泛宣傳動員的基礎上再按照創業培訓意愿強烈程度上報學校,學校根據學習意愿精準篩選學員,讓真正有需要的學員如愿。同時,根據報名情況,適當擴大培訓規模,滿足越來越多的需求。
SYB培訓“創業例子簡單化、創業政策籠統化、創業管理滯后化,教材知識面的廣度和深度遠遠未能滿足日益多元化的高校創業教育和學生的實際需求”[4],較大地影響了課程的教學效果。應針對大學生思維活躍、具備一定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強、生活和實踐經驗缺乏的群體特點,依據大學生的真實需求及時創新,靈活豐富教學內容,比如加入大學生身邊的創業案例,融入高校的校本內容,增強實踐環節等,力求內容貼近大學生,用身邊的案例感染大學生,從而達到培訓效果。另外,在SYB培訓內容上不僅要注重創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和提高,還要增加和豐富創業心理品質提升的相關教育內容,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學模塊,培養學員較高的情緒智力,以應對艱難的創業實踐。
擔任大學生SYB創業培訓的教師必須有企業管理和經營的實戰經驗,才能有效地為學生的創業實踐答疑解惑。目前的師資來源單一,缺乏企業背景和實戰經驗。應該將政府+高校實施模式豐富為政府+高校+企業+社會模式,把企業和社會的力量整合進來,一方面利用企業平臺以及創業者和高管的實踐經驗,為學員講授部分課程內容,或者開設主題講座、沙龍等,為學生創造真實的創業體驗機會,增強培訓的實踐性。另一方面,利用現有資源,積極培養校內師資,選拔校內具備一定創業知識或創業教育背景的教師參加政府的“SYB培訓師”“全球職業生涯規劃師”等專項培訓,學習系統化的SYB培訓理念和培訓方法,再送去企業掛職,培養項目實踐經驗,逐漸培養校本師資。從而將輸血式變為造血式,將短期培訓和長期咨詢輔導結合,為大學生提供全程全方位服務。
“培訓評估不但能夠了解受訓者的學習效果,還能了解培訓內容和形式上存在的問題,也能提高受訓者對培訓的重視程度,對于保證培訓效果,促進培訓機構的持續改善,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5]但目前,高校SYB創業培訓質量監督評估和考核的標準還是存在簡單化、隨性化的弊端。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應既重過程也重結果,制定兼顧學習態度、日常表現、中期考核、計劃書評審等環節的評價標準,綜合考量學員的學習效果。對教學工作考核要改變課程結束時一次性發放評估表的做法,應按照SYB培訓的要求,每天課程結束時發放評估表,檢驗教學效果,為之后的教學做好調整準備,達到課程監督評估的真正意義。從培訓評價組織來說,高校SYB創業培訓調查反饋工作不應由政府單方面負責,而是應該由學生、學校及政府有關部門多方協作嚴格規范課程監督評估,認真收集反饋意見,信息共享,及時梳理培訓經驗和不足,優化改進培訓模式和內容。此外,還要加強后期回訪和跟蹤服務,以促進共同反思,共同尋求優化途徑,將短期創業培訓延續為長期咨詢、服務、扶持。
首先要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將歸屬不同機構的SYB創業培訓項目管理、創業孵化園建設、教師的創業工作室項目和創業學院等散落的創業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建立獨立的創新創業機構,獨立經費預算,獨立運行,避免各自為政,將散打包裝為組合拳,以利于創業教育的實施。其次,提高SYB創業培訓的課程占位。要將創業培訓立足于人才培養的大格局去實施,而不是僅僅作為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可以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科專業教育、創業通識教育、SYB創業培訓、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創業競賽、創業孵化、創業扶持等貫穿大學四年,形成宣傳引導、課堂教學、實訓實踐、孵化推廣、跟蹤服務于一體的全程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為大學生創業的每個階段保駕護航。
綜上,地方本科院校開展SYB創業培訓尚處在嘗試和探索階段,在教學對象的定位、教學內容的設計、師資隊伍的強化、教學效果的評估、支撐體系的構建等方面都需要參與各方合力優化,逐步把SYB創業培訓融入到學校的課程和實踐教學體系中,才能更加有效地發揮SYB創業培訓對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的作用,拓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思路。
[1]黎會.高等院校SYB創業培訓實施探討——基于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的實踐[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8):42.
[2]麥可思研究院.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EB/OL].(2016-12-20).[2017-08-21].http://www.yc.e21.cn/zw/item?id=6BF5060F6894566B.
[3]韓強,宋洪峰,張寶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及對策[J].長春大學學報,2008,(6):55.
[4]吳志鋒.高校SYB創業培訓課程教學探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4):110.
[5]李偉清.SYB創業培訓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3,(1):490+540.
IMPLEMENT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SYB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C COLLEGE
WANG Qian DING Ji-yong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Based on advantages of strong pertinence,operability,participation and practicability,SYB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has blossomed in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Its effect has been generated,but it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and optimization stage.The training is not well-targeted;the training content is not school-based;th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is lagging;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not scientific,and the follow-up service is not in place,which led to poor training effect.We need to sum up experience seriously and reflect on shortcomings.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we need to integrate forces of the governmen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nterprises and society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schoolbased training content system,to construct the teaching staff with rich theory and practices,to establish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chanism,to strengthen the follow-up tracking service so as to reach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desired effect.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YB;enterprise training
G647
A
1672-2868(2017)05-0008-05
2017-08-21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思想政治教育綜合改革計劃名師工作室(輔導員)項目(項目編號:Szzgjh1-2-2018-18);巢湖學院質量工程項目課程教改重點項目(項目編號:ch15kcjgxm03)
王倩(1983-),女,安徽蕭縣人。巢湖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創新創業教育。
責任編輯:楊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