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倩
融媒體是多種媒介融合的統稱,不但包含傳統媒體如報刊、電視、廣播,同時也包括各種新媒體如網絡自媒體、各類信息平臺的融合。融媒體實現了多重資源的共享和融合,通過信息的集中處理衍生出多種多樣的信息產品,從而使受眾獲得更豐富的文化產品。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廣播主持人不在是話筒前的播報員,而是整合了信息發掘、采編、加工制作、播出、與聽眾互動等多重職能的新角色,這就使廣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顯得尤其重要。
在傳統廣播節目中,主持人的主要作用是將編排好的節目播報出去,是聽眾與媒體之間的“傳聲筒”。而在融媒體環境下,廣播主持人已經成為節目運營的主要角色,需要參與到節目策劃、制作、播出、評價的各個關節。在融媒體作用下,廣播節目的運作方式已經與以往有較大不同,在適應是環境發展的同時,主持人也要對其角色進行重新設計,講究必要的包裝,尤其是在媒體資源高度融合的今天,廣播主持人逐漸演變為節目策劃人、制作人、采編、播出者、與聽眾互動者、節目管理和監督者。多重角色必然會增加廣播主持人的工作職能。這就需要主持人積極認識融媒體特點,積極聽取聽眾的意見和建議,對節目進行優化和完善。以主持人為樞紐結合新媒體的互動性和信息聯通的便捷性,培養新的聽眾群,不斷擴大受眾范圍,提高節目知名度。廣播主持人需要掌握相應的新媒體應用技術,能夠熟練運用各類音頻、視頻、電子文檔等軟件,在節目制作中積極引入全媒體理念,帶動廣播節目與時俱進,提高節目競爭力。
在融媒體環境下,廣播主持人的明星效應日漸突出,而聽眾也有了一個新的角色定位:“粉絲”。主持人與粉絲的互動能夠體現出廣播節目的影響力,也是衡量主持人專業水平和主持功底的重要指標。這就需要廣播主持人具備多種媒介的駕馭和管理能力,如節目之外建立的微博、微信公眾號、粉絲群等,通過新媒介與聽眾進行互動,在公眾號推送新的節目內容,拓展節目受眾范圍,這些都是廣播主持人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新媒體互動有利于廣播主持人塑造更親民的形象,改變傳統廣播節目中主持人隱藏與話筒背后的疏離感,提高節目與受眾的互動能效。尤其是在傳媒方式發生變革之后,廣播節目主持人需要積極轉變工作理念,根據節目特色和發展需求對自身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在提升自身形象價值的同時,也有利于塑造全新的節目形象,從而提高節目吸引力。
在融媒體環境下,廣播主持人與聽眾的互動更加頻繁,尤其是在直播模式下,聽眾成為參與節目的主體,廣大聽眾通過互聯網、電話、短信等方式參與到節目當中,進一步提高了廣播節目的互動性和反饋價值。廣播媒體與互聯網的融合,能夠在聽眾中形成驚喜效應,節目的生成性更強,主持形式也更加靈活親民。融媒體環境下,不少廣播節目相繼在各類APP上線,不少聽眾也因此成為“用戶”,這就需要廣播主持人樹立起“服務聽眾”的全新理念,積極適應“互聯網+”的嶄新發展趨勢,在角色定位上突出人性化特色,制定更具特色的廣播策劃方案,注重于聽眾的有效交流,提高節目的傳播能效。融媒體是廣播主持人不再“神秘”,主持人逐漸從幕后到前臺,與聽眾建立起和諧友好的溝通關系。這樣的節目發展理念更加親民,而廣播主持人的親民特色也在融媒體環境下發揮淋漓盡致。
值得注意的是,廣播主持人在融媒體環境下的角色轉變必須“有度”,與聽眾或者“粉絲”的交流要始終保持在“主持人與聽眾”的角色定位上,堅決杜絕為了提高節目影響力或者“圈粉”而突破節目底線,嘩眾取寵甚至惡意炒作,這些都是作為媒體主持人所必須禁止的。
融媒體環境促進了廣播主持人角色的迅速轉型,通過主持人角色定位和節目轉型,有利于傳統廣播節目“逆境突圍”,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辦出特色、辦出優勢。廣播主持人要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培養和職業道德修養,為廣大聽眾奉獻更多有價值的精神食糧。
[1]楊敏.基于全媒體時代背景的播音員主持人角色定位探析[J].電視指南,2017(18).
[2]李笑一.融媒體時代企業內刊的創新發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4).
[3]左鴻雁.融媒體時代廣播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分析[J].采寫編,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