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櫨+李華+曹暕+孫龍飛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肉雞產業也在不斷地發展,逐漸形成了規模,它在我國的家禽乃至畜禽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肉雞的產業化發展還對改善農民生活、縮小城鄉差距,適應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需求有著十足的推動作用。文章通過對京津冀地區肉雞養殖區域的現有布局進行研究,迎合當下最新的相關養殖政策,主要從資源與環境的角度對肉雞養殖業的發展及布局情況進行研究與闡述。通過實地調查的方式,概括現狀并提出了對京津冀地區現階段肉雞養殖發展及布局進一步調整的方向性建議,理順養殖與加工環節的關系,使之相互帶動、共同發展,完成肉雞產業的整合與升級,從而對京津冀地區家禽養殖行業提供一定的理論幫助。
關鍵詞:京津冀 肉雞產業 布局發展
中圖分類號:F31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2-071-03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家禽產品的需求在不斷增加,不斷推進著家禽養殖業在農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肉雞產業是我國目前畜禽業中產業化經營程度最高且帶動性最強的產業,已成為推動我國畜禽行業增長的領軍力量。經過不斷的發展壯大,肉雞產業已初具規模,并且肉雞飼養經濟價值高,與營養價值之比也十分優越。此外,肉雞的產業化發展不僅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問題,還在不斷地改善著養殖者的生活質量,提高了養殖者的經濟收入,迎合國家方針政策,在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的肉雞產業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并且在國內的不同類型禽肉間也存在著競爭,因而想要順利應對日益增長的國內外需求與競爭,首先就要優化產業布局,改善發展模式。我國肉雞業能否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持續發展,關系到我國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及農民增收等諸多問題。因此,對肉雞產業與布局發展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肉雞產業現狀
(一)肉雞產業整體現狀
首先,在養殖規模上,據2015年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肉雞行業祖代在產存欄中白羽肉雞95.13萬套,黃羽肉雞132.50萬套;父母代在產存欄中白羽肉雞4456.21萬套,黃羽肉雞3561.11萬套;商品代雛苗全年供應量中白羽肉雞45億只,黃羽肉雞40.11億只;而商品代存欄/出欄中白羽肉雞42.83億只,黃羽肉雞37.30億只。預計2016年肉雞累計出欄量將達60.9億只,同比將增長2.41%。
在產量比上,2015年雞肉在總禽肉產量中占60.64%,白羽肉雞在總雞肉產量中占56.78%,黃羽肉雞占27.27%,817小型肉雞占5.29%,其余則為淘汰蛋雞。
在效益情況方面,目前白羽肉雞祖代量較少,父母代充足,全行業開始進入盈利期;而黃羽肉雞市場較為波動,導致效益下滑。
(二)環境因素不斷制約著肉雞生產
由于相當一部分養殖者(場/戶)忽視廢污處理環節,嚴重導致很多養殖區域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隨著肉雞養殖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各大養殖場所之間的交叉污染情況也越發嚴重,生態環境日益惡劣,對人民生活及可持續發展的環境造成了極大威脅。近些年,我國環境保護相關部門逐漸增強了對養殖污染的管理措施,《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于2014年1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養殖污染問題的重視。
(三)產能過剩制約產業發展
近些年,我國肉雞產業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典型代表則為白羽肉雞行業,白羽肉雞產業接連向集約化發展,大型集團的形式在產業中所占比重不斷加大。各養殖場為了自身能夠快速擴張,盲目地全力擴大生產,忽視市場信號,引種量暴漲,直接導致供大于求。
二、京津冀肉雞產業發展與布局現狀
我國畜禽養殖行業正在從散戶型逐漸向規模產業化進行過渡。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有農民增收及效益提高的喜悅,也有因為環境污染等問題而造成的傷害和困擾。因此,筆者對當下京津冀地區肉雞產業的發展及產業布局進行了探究。
在產業布局前,我們往往要考慮發展產業所在地域的各方面承載能力,所謂的肉雞產業承載力,即是肉雞養殖所占用的自然資源承載力和自然環境承載力合并演化而來的理論。它是指一定區域在一定時期內,在確保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確保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條件下,肉雞養殖所需的資源和環境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及相應的經濟社會總量的能力。它將研究資源、環境同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相互匹配與適應的關系。產業承載力大小除受產業資源環境制約外,還受產業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特點、科技水平、人口數量與質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可以將其作為衡量一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志,并揭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上述衡量產業承載力的諸多因素中,環境與可持續作為重要因素,迎合著當今的社會發展,在近幾年來尤其得到重視。從黨和國家的政策層面,我們也不難發現呈現著越發重視對環境保護的監督與控制的趨勢,自2014年開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嚴格的環境政策,具體見下表:
自2015年“史上最嚴環境保護法”出臺以來,我國各省市部門嚴查環境污染問題,北京市作為我國首都,更是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然而,這直接對家禽養殖業產生了沖擊,也影響著北京市內的家禽產業布局。
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趨勢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這一變化意味著對北京、天津及河北來說要明確各自的功能定位,加快產業轉移,促進三地的分工協作。北京市要疏解其非首都功能,重中之重便是落腳于產業的轉移。而對河北來說,通過有效的承接產業轉移,對加快其省內的各產業升級,促進全省各產業的轉型都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我們的實地調查過程中,我們也發現,隨著北京市及天津市等發展重點城市中環境保護政策不斷嚴格要求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要求等諸多方面條例限制,目前京津冀肉雞產業大多集中于河北。
在此之前,京津冀肉雞產業主要分布于河北省石家莊,滄州,承德,保定,邯鄲等地;北京市密云區,平谷區,順義區和大興區等地;天津市靜海縣,寧河縣及薊縣等地。然而,目前在北京市嚴格的環境控制高壓政策下,京津冀三地的肉雞產業大多逐步流向河北省。以2014年底最新的統計數據來分析,河北省家禽年出欄59.627億只,產量也占到京津冀的80%以上,無疑為京津冀肉雞產業的生產集中區。
通過對近十年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區畜牧業的分工日益明確,特別是肉雞產業協作日益加強,但是在財政、行政管理、以及產業發展水平等方面,限制了肉雞產業的協同發展。
由于京津地區經濟發達,財政、技術等方面支持肉雞業的力度較大,使得發展肉雞業所需的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不斷向兩地集中,其肉雞品種、屠宰加工、飼料獸藥等高附加值的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相比較而言,處在周邊的河北省土地和飼料原料等較為豐富,但經濟比較遲緩,只能被動承擔起肉雞產業鏈中中低端產業的轉移,呈現京津冀肉雞產業差異化明顯,限制了肉雞產業的協同發展。
三、京津冀肉雞產業發展對策及布局建議
(一)產業發展對策
1.樹立并推廣一線肉雞品牌,實現產品多元化。成功的品牌建立對產品的推廣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并且對新市場的開拓也有促進效用。大型養殖場可進一步規劃促進自己的品牌推廣,而小型養殖場及養殖戶可選擇與已經完善的大型禽肉品牌,如華都、峪口等進行合作,保證遵守大型品牌商的品質協定,從源頭衛生到營養,從生產到追溯,從口味到口感,以品質、安全、口味三方面制勝綜合打造一線品牌。
此外,養殖者及廠商還可將北京傳統文化和北京特色產品相融合,借助地理標志平臺,通過知識產權保護的手段,提升北京油雞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禽產品作為功能性食物的優良載體,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隨著老齡化臨近,健康將成為市民對禽產品的主要需求,此外通過功能性禽產品的開發可以減少對未來公共醫療體系的壓力,具有很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并且有助于實現禽產品的多元化,廣泛化。
2.三地發揮各自優勢,建立協同合作模式。京津冀三地作為三個不同發展方向,不同層級的地區,可根據其各自的優勢實現綜合利用以達到協同合作,共贏發展的目的。例如北京市作為首都,乃文化經濟政治的中心,北京作為“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但是單純地通過技術輸血很難占據產業的技術高地,必須通過自主創新,形成獨有的技術體系。
3.從供給側推動肉雞產業改革,嚴把質量關。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對消費品的需求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消費需求的方向正在轉變并升級。供給和需求的錯位成為當前消費市場不景氣的主要因素。這迫切需要肉雞企業從供給側思考產業發展方向,認真思考消費者的真正需求,供消費者之所求,避免一方面生產出來的產品為過度供給或者無用供給,而另一方面消費者需要的產品卻又缺乏供給。此外,肉雞及產品適應于所有消費群體,不會被消費者所排斥,消費者所真正排斥的,往往是缺乏安全保障的抗生素雞、激素雞。因此,肉雞行業應協力共同努力構建低抗甚至無抗肉雞飼養模式,嚴格保障肉雞產品質量,創造消費者可以放心的消費環境。
肉雞產業想要實現創新發展,必須要通過提高產品質量,走高端路線,通過高效益贏得高利潤,不求數量但求質量的戰略途徑穩定市場份額,從而全方位增強市場競爭力;對于以白羽肉雞生產為主的京津冀三地而言,面對強勁的競爭對手及環境,務必要通過質量為先戰略沖出市場。
(二)布局建議
1.堅持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為先原則。各養殖戶及養殖場相關負責人應堅持在養殖環節兼顧環境保護原則,因此各地區相關環保部門應努力實施政策,例如加大對肉雞養殖者處理廢污的獎勵及補貼的力度,幫助養殖者逐漸認同并遵守國家出臺的各項嚴格的環保政策。使得肉雞養殖廢污處置的管理從一般到逐漸嚴格,促使養殖者逐漸適應。因此,地方政府應重視肉雞產養殖的規劃引導,幫助養殖者制訂從生產選址,規范生產再到糞污排放一條龍的環境保護措施,引導肉雞生產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肉雞養殖龍頭企業、養殖場(戶)要對加強對廢污處理的認識,對肉雞養殖過程中的糞便、污水等污廢物進行合理利用和處理。
綜上所述,今后肉雞產業應將環境友好作(下轉第74頁)(上接第72頁)為第一要素進行區域布局。
2.注重區位條件及市場需求。隨著肉雞養殖業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深化,市場需求信息亦對肉雞產業布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逐漸成為影響產業集聚及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購買力隨之上升,對禽肉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同時,肉雞養殖業的發展與加工業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欲提高養殖亦或加工規模的效益都要通過資本,技術及勞動力來實現。在京津冀大區域內,河北省勞動力資源最為豐富且價廉,高速公路直接連接北京市區及天津市區,區位條件優越。并且,肉雞產業集中于河北省一方面能輻射到面積廣闊的全省,另一方面對北京天津市場的供應及配送也十分方便。
3.注重京津冀地區各自身的優勢互補。京津冀地區各地區以自身優勢資源為依托,順應肉雞產業協同發展的大方向,遵循“有所為,有所不為”和實現“生產生態,協調發展”的原則,優化京津冀地區肉雞產業的生產布局。北京市要發揮高新技術和資金優勢,引領肉雞品種選育和科技創新;天津市要發揮區域優勢,承接肉雞產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工作,以提升肉雞產品屠宰與加工水平;河北省應依托豐富的飼料原料和土地資源有事,建設優質肉雞產品生產基地建設。
[基金項目:本文得到“2016年北京農學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發展項目(Research Fund for Academic Degree & Graduate Education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16科創-科基-哲社基地-北京新農村建設研究基地(市級)-李華”、“家禽產業技術體系北京市創新團隊(項目號:BAIC04-2016)”項目經費資助。]
參考文獻:
[1] 李紅發.肉雞業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畜禽種業,2007(02)
[2] 韓國省,趙聘.我國家禽養殖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J].河南農業,2012(06)
[3] 吳林.科學調整廣東禽業生產布局[J].中國禽業導刊,2007(10)
(作者單位:北京農學院經管學院 北京 102206)
(第一作者簡介:黃櫨,碩士,研究方向:企業成本與效益;通訊作者簡介:李華,北京農學院經管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