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良
一、敵人右手持匕首向我正面刺來。我方向左側后閃身,右手手心向外,虎口向左方向抓握敵人右手腕,在順時針旋擰的同時,再向右后轉身并將敵臂扛于自己左肩上。此時向下扳敵手和肩向上扛對敵肘關節形成反關節壓制,從而使敵兇器脫手(圖1~3)。
二、敵人右手持匕首向我正面刺來。我方向左側后閃身,右手手心向前,虎口向左方向抓握敵人右手腕,向下、向敵右側后擰轉敵腕。我方上舉敵手握緊并低頭左后轉身使自己從敵右臂下鉆過轉至敵身后,手握敵腕,旋擰不停。敵負痛使兇器脫手。此時左肘與左腳可以配合攻擊(圖4~7)。
三、敵人右手持匕首向我正面刺來。我方向左側后閃身,右手手心向內,虎口向右方向抓握敵人右手腕。此時需要左后轉身,右手反時針方向擰敵腕,先向敵人側身后推再向自己轉身之后的左前方牽折敵人手臂,右腳進抵敵右腿后側將敵扳倒在地(圖8~10)
四、敵人右手持匕首向我正面刺來。我方向左側后閃身,右手手心向里,虎口向右方向抓住敵腕牽引下壓敵右腕向自己右后引帶,并順時針旋擰敵腕。如受到敵人向后掙脫的力量,可以改成對敵腕反時針方向旋擰,牽引敵手向上揚起,并以使敵手上舉向敵后畫立圓的運動狀態向敵后下方扳敵右手,上右腳絆在敵腳后,以一個快速連貫的勁力使敵向后仰倒(圖11~13)。
五、敵人右手持匕首向我正面刺來。我方向左側后閃身,右手手心向前,虎口向左抓住敵腕牽引下壓,左腿邁過敵手臂騎坐敵臂上,右手擰轉敵腕,使其肘后部朝上。這時向上扳敵腕,臀部向下坐,反壓敵肘關節,使敵兇器脫手(圖14~17)。
文中招式皆可左右互用。如敵左手攻擊換成右手,我方持物或不便使用的手改變,都要隨機應變,靈活運用。第五式中我方握敵腕部之手向后或上(近自己身體方向)扳,用膝蓋向前或向下頂壓敵肘后部也是一種反關節方法,但這時敵人腳下可以移動位置,會使擒拿不穩,所以文中用了騎肘下蹲上扳式,對敵人的活動是一種固定。當使用此法時,把敵手下壓或敵人本來就是向下刺時我方動作是為了能邁腿騎壓敵臂。若邁腿時膝蓋或腿腳碰到對方頭部而沒能使動作順利完成,對破解對方攻擊一樣起到作用。所以我們在學習和運用時要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當然對方身高或重量遠高于你,則這一式就不便使用,切記,切記。
敵有兇器,應盡量逃避,雙手奪兇器,尚且不易,何況單手?文中方法是迫不得已時才用,如在一手受傷或持物時空不出手的情況下加以運用,而不能故意為之。有雙手不用,故意用單手,在兇殘強暴的歹徒面前能有幾分勝算?練習高強武功,保持平常心態。一手成擒是為了傳揚其法,而不是傳揚其專用單手之理念。我們應持有的理念是:制敵為上,不專其法;保身為上,不求必戰。
(編輯/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