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超 祝萬順
(接上期)
六、套路
預備式:右手掛筆,手與肩平,中指懸掛毛筆筆頂掛繩,并步直立,面向正前方,左手呈掌貼靠于左腿外側,兩臂微屈,目視前方(圖1)。
1.起勢
(1)左手掌心向上托起(圖2、3)。
(2)左手向合拿筆(圖4)。
(3)右手從掛繩抽出,下落至腰間,向外畫弧至與右肩平行(圖5)。
(4)右手向內合抱胸前,左手覆蓋于右手上方(圖6)。
動作要點:起勢沉氣、松腰,兩臂放松,左手自然向上托起,向上托起時手臂不可過分彎曲,也不可全部伸直,保持自然放松向上托起:左右手畫弧時,腰部微轉促進左右手畫弧:拿筆時握于筆桿與筆肚連接處,眼隨手走。
2.行禮勢
(1)雙手拿筆彎腰向下行禮,隨后起身直立(圖7、8)。
動作要點:行拱手禮時,左手在外,右手在內,向下行禮時不可過于放松。
3.撥云見日
(1)左腳向斜前方邁步,右手持筆向上畫弧至頭部右側,左手呈掌向下畫弧至左腿胯前(圖9)。
(2)重心前移至左腿,右腿向左腿跟步,左手向上畫弧至胸前,右手執筆向下畫弧至小腹(圖10)。
(3)右腿后右,重心移至左腿。同時,右手持筆向左肩斜上方畫弧,左手按掌貼于右手小臂,右手持筆由身體左側向右平帶,重心右移(圖11、12)。
(4)右手持筆從右向左畫圓,重心從右腳移至左腳再至右,左手貼于右手小臂,托起右手向上提筆(圖13、14)。
(5)右手持筆下點,左掌從右向左下拉至腰間,重心從右腳移向左腳形成半馬步(圖15)。
動作要點:提筆下點時毛筆要沉穩有力,利用身體的力量帶動毛筆,動作要一氣呵成,節節貫穿,剛柔并濟;重心移動時要保持平穩,毛筆路線要清晰明確,力達筆尖。
4.畫龍點睛
(1)右手持筆在身體正面從右下向右上畫圓,左手向左胯下拉(圖16)。
(2)右手持筆向下畫弧至腰間,左手向上畫弧至胸前,畫弧過程中左掌外側向內勻速旋轉至掌心朝上(圖17)。
(3)重心向右前移,右手持筆向前平刺,左手下拉至右手肘關節處,左腳向右腳跟半步(圖18)。
動作要點:以身法帶動毛筆的移動,重心保持平穩,跟步腳虛點地,松胯沉氣,力達筆尖。
5.神龍擺尾
(1)筆尖下落,左腳向身體左側出步,上體左轉,左手在胸前畫弧(圖19)。
(2)左腳跟著地,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掌翻掌前推(圖20)。
動作要點:毛筆下落時自然松沉,沉肩墜肘,松腰,手臂放松,利用蹬腿拔腰的力量帶動手臂上舉;推掌時,利用后腿蹬地的力量,力達掌根。
6.手揮琵琶
(1)重心向右微移,身體向右平轉,隨后向左移重心,右手持筆回帶,右腳屈膝回收(圖21、22)。
(2)右腳向斜前方出步,兩手向前推出,松胯下沉(圖23)。
動作要點:松腰轉胯,腿、腰、手配合用力,兩手對向用力,松氣下沉。
7.托硯點墨
(1)右腳向身體右側撤步,右手筆尖向下畫弧,左掌向上畫弧至身體左側,與肩平(圖24)。
(2)重心右移,右手持筆從下往上畫弧,左掌向下畫弧托至腹前,左腳撤步至右腳后虛點地,歇步提筆至頭部右側,整體向下點墨(圖25)。
動作要點:右手執筆上提時要沉穩有力,沉肩墜肘;執筆下點時利用右腿蹬地的力量,左手要感覺托著硯臺一樣。
(未完待續)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