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有峰
摘要:本文簡要探究了在高中數學教學中211翻轉課堂的含義、可行性分析、實施辦法以及實施細則。旨在給我們的數學教學帶來些許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211翻轉課堂;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2-0057
一、引言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盛行于西方。學生在家里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學習教師上傳到網上的知識教學視頻,到校后在課堂上提出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和同學進行交流,解決基礎性問題,再由教師點撥難度大的困惑。
此種教學模式在我國現有網絡條件下還無法實現大力推廣,尤其是農村學校。此外,受農村學生學習習慣差、學習自覺性不高以及學校管理體制尚不科學等諸多因素的限制,當前全面推行還不現實,特別是落后偏遠的農村高中。這種現實對農村高中發展翻轉教學模式有很大的限制,在此情景下,我們結合農村教學實際,提出具有針對性的“高中數學21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它借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同時避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硬件的要求,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本土的探索和嘗試。
二、“高中數學211翻轉課堂”的含義
“高中數學21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是一節課分兩節次講解,每節課跨兩個課時。一節課40分鐘,在時間分配上應該是上節課的題目討論20分鐘,課堂總結和反思提升10分鐘,最后10分鐘是下一節的新課。每節課前面講解上節課的習題,后半部分講解下一節的內容,實現知識的螺旋式上升。
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最大的區別是每節課既是前一節課的結束又是下一節課的開始。傳統教育模式把知識的內化放在課堂上,而“21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把知識的內化放在課下,將討論與總結放在課上,通過對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的重新規劃,則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在翻轉課堂中,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為學習者構建出個性化協作式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學習文化。這種課堂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人為本”,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綜合素養的提升,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高中數學211翻轉課堂”的可行性分析
1. 教學者素養的要求
(1)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
該種課堂前所未有的教學模式一旦運用,對教師的專業知識要求將會非常高,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課時內容,更要抓住每節課時的重難點,突出教學。由于這種教學模式的授課時間本就被壓縮,將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自主探討,所以教師要做到及時地進行知識更新,教學重心與時俱進,做到有篩選地講解。
(2)提高課堂宏觀控制力和教學靈活性
該課堂的核心就在于把課堂主體給學生自己,而教師作為引導領者、指導者和總結者,對整個課堂,需要有一定的宏觀把握。而課堂教學的控制,就是對課堂的各種變量(如課時難易分配、各部分時間等)進行適當合理的調節和控制。良好的課堂氛圍,松緊適度,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高昂,學生能夠沿著教師的思路成功地進行學習過程,一節課下來就會收獲滿滿。
(3)提高各種教學媒體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該種教學課程的特點在于“新”,新奇的時間分配、新奇的授課方式,都將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自身也要不斷創新,努力將各種輔助教學的多媒體帶到課堂。譬如建立在一個抽象立體圖形上的習題,學生憑想象可能無法理解,教師可采用制作動態圖等方法,讓學生直觀地接受。在這一點上,農村高中教師隊伍相對薄弱。
2. 教學策略的改進
(1)優化課前準備
農村地區信息相對閉塞,部分資歷較高的教師可能習慣于傳統的授課教學,不注重課前準備環節。而新興課堂的實施,離不開充分的課前準備,這就需要教師加強“三級備課”,即個人初備、集體備課和個人細備三次備課。個人初備過程中,定好目標,典型例題教師自己先要做,相關的知識要充分學習。集體備課時各位教師積極參與,共同探討,提前一周集體研究下周備課時的教學方案。個人細備時,教師要根據各班學生實際情況和自己獨有的思考充實教學各個環節的細節,確保上課不打無準備之仗。
(2)優化課堂目標
明確目標,戒除隨意性和孤立性。明確和細化每一節課的目標,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課堂一開始就要先給出具體任務,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講哪是哪的隨意性。必須把課堂教學目標放在課程教學目標的大背景中考慮,處理好個別知識點與整體知識結構的關系,避免講課脈絡不清或結構模糊等傾向。
(3)優化教學反思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做總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尋找前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調整進度,改進方法,提高課堂效益,盡快改進新課堂模式的弊端。教師要整理自己的反思內容,并形成書面材料,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四、“高中數學211翻轉課堂”的實施辦法
1. 培養教師的綜合能力
(1)設置專業的培訓
接觸新鮮事物免不了學習,因此對教師的培訓至關重要。教師的思想更加先進,素養得到提高,翻轉課堂就成功了一半。
(2)建立完善的測評體系
翻轉課堂不僅是課堂上的改革,課下也需要有完善的測評體系。課前的準備與課下的反思都需要制定嚴格的測評標準,并設置定期的交流研討及成果展示,保證新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穩步前進。
2. 改進對學生的要求
(1)指導學生的學習心態
為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環境,對學生要一視同仁,激勵公平競爭。讓學生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參與競爭和合作。
(2)指導學生充分地預習
預習分為整體預習、周預習和單課預習。整體預習就是指導學生利用寒假、暑假時間閱讀下學期教材,要初識定理、概念、公式,并做部分習題。周預習就是指導學生利用雙休日預習下周要學內容,重點是找出疑難之處,嘗試解決后做好記錄。單課預習每次上課前的針對性預習。這些預習將有力地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
(3)指導學生及時反思
要指導學生及時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改進學習方法和措施,并及時反饋。師生共同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加強師生雙方的反思將會使翻轉課堂沿著正確的軌道快速前進。
五、“高中數學211翻轉課堂”實施細則
1. 課前設計模塊
(1)教學設計與課件制作
翻轉課堂要求在十分鐘的時間內完成對一節課主要內容的講解,并能使學生在課下利用本節課的知識做針對性練習。因此,需要教師認真思考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精心設計教學流程,制作本節課的導學案,讓學生有目的地聽課,有針對性地練習,力爭讓學生在十分鐘的授課時間內掌握本節課的內容,并在課下完成教師布置的針對性練習。
(2)學生在課下進行合理練習
學生聽完下一節課的主要內容之后,應該對課程中的收獲和疑問進行記錄。同時,學生要完成教師布置的針對性練習,以加強對學習內容的鞏固并發現疑難之處。對于練習的數量和難易程度,教師要合理設計,利用“最近發展區”理論,幫助學生利用舊知識完成向新知識的過渡。
2. 課堂教學流程
(1)復習引入
通過學生在課下的自主學習,已經可以初步掌握本節課的知識脈絡,此時教師通過復習引入和學生產生共鳴,建立起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時間控制在3到5分鐘。
(2)討論解決
教師需要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課下練習中提出的疑問,總結出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根據問題的難易、類型進行小組內部的協作分工設計。對于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使學生體會到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快樂。對于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應該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再進行嘗試解決。對于思維力度較大的問題,應在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共同解決。
(3)反思提升
學生經過獨立探索、協作學習之后,完成個人或小組的學習成果,學生在課堂上對本節課經驗交流、反思總結。這既是本節課的提升,同時也為下面的新課講解做好鋪墊。時間控制在10分鐘之內。
(4)精彩講授
新課講授的時間只有十分鐘,這就需要教師針對本節課的重難點有目的地講解,精心制作課件,在有限的時間內將重難點講清楚講明白,但也不能因為時間緊張而含糊帶過或者沒有講明原因說重點。同時,還要注意雖然講課時間短也要和學生互動。時間控制在10分鐘之內。
六、結束語
構建高效課堂,需要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樹立與時俱進的觀念,以積極的態度投身于課改的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加強自身修養。在教學者的努力下,“高中數學211翻轉課堂”一定會成為真正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