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敏+曹登科
摘 要:文章在梳理貴州省銅仁市生態健康產業資源、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健康產業業態發展的基礎上,從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角度分析了銅仁市發展生態健康產業獨具的實力、能力、活力、潛力及獨具特色的魅力和效力。提出了以點帶面,以典型區域帶動整體發展,錯位發展,以差異化培育全局優勢,品牌打造,以標準化服務、體系建設和品質取勝,多元開放,生態、健康、文化、旅游、脫貧五維同步,監督激勵,以保障和競爭促進步等發展路徑。
關鍵詞:銅仁市 生態健康產業 比較優勢 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2-152-03
服務經濟和共享經濟時代來臨,大健康產業在全球確立了新興產業地位,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與發達國家相較,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潛力更大,需求旺盛,國家和各省市連續出臺相關綱要文件,有著較強的政策導向性。貴州省銅仁市優良的生態健康資源極為豐富,這在國內和國際都是稀缺的。如何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思維重點打造智慧生態健康產業、互聯網生態圈體系,重視生態健康產業業態管理、產品和服務開發、標準確立、品牌營銷、文化融入和供應鏈建設等,對銅仁市將產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品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彎道取直,實現厚積薄發,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一、銅仁市生態健康產業的基礎和產業鏈發展現狀
(一)生態健康產業資源
銅仁市位居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有“黔東橋頭堡”之稱,接壤重慶、湖南,以梵凈山為主峰的武陵山脈成為本市東西部的分水嶺,全市海拔落差2337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熱量豐富、光照適宜、降水豐沛,大部分地區溫和濕潤,山間、河谷氣候垂直變化明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是喀斯特地學的天然百科全書。境內有沅江、烏江兩大水系,長10公里以上的河流171條,集雨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21條,年徑流總量127.42億立方米,地下水總儲量29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326.15萬千瓦。地熱水總儲量達32億立方米,境內溫泉富含多種有利于人體健康長壽的微量元素,其中石阡、思南溫泉所含具有獨特療效的地熱氡礦超過我國醫用礦泉水標準。對人體養生有益的鐵、鉀、鋅等礦產儲量在南方名列前茅,其中鉀礦儲量居全國前三位。銅仁森林植被種類3500余種,全市森林面積150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57%,梵凈山、麻陽河國家自然保護區和佛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覆蓋率超過95%,環境空氣質量均在二級標準以上。銅仁市29個民族和諧共處,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0.45%,是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市,是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示范區,是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1}。有著潤物宜人的自然環境,源遠流長的歷史沿革,綿長厚重的人文歷史,豐腴富饒的自然資源,獨特多姿的旅游資源,投資環境日益優化,生態健康產業有著優良的發展基礎。
(二)基礎設施建設
銅仁鳳凰機場開通有貴陽、長沙、廣州、北京、上海、深圳、鄭州等航線,滬昆鐵路、滬昆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銅大高速公路、思劍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經渝懷鐵路北上可直達重慶,南下可直達廣州,隨著滬昆高鐵開通和渝懷鐵路復線、玉銅城際鐵路等建設,遵義經銅仁至吉首、昭通經德江至黔江等鐵路的規劃建設,快速鐵路網逐步形成,3小時經濟圈覆蓋更廣。全市實現縣縣通高速,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但部分鄉村公路目前尚不適合需要大型機械作業的產業進入。500噸級航船可經烏江入長江達東海,烏江航道疏浚等工程正在加快推進。高效便捷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使銅仁的交通優勢進一步增強。銅仁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基本建成了覆蓋全市、技術先進的信息通信網絡。2015年新建、擴建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變電站23座,分布合理的電網體系基本形成。新建移動通信基站5959個,新增通寬帶行政村1430個,實現自然村通電話和移動4G網絡鄉鎮全覆蓋{2}。以銅仁市高新區電子商務與信息產業園、萬山區電商生態城等為代表的銅仁市電商產業園區發展勢頭強勁,銅仁市內倉儲、快遞和物流行業發展迅速,鄉村“最后一公里”也實現物流出入,但冷鏈儲運能力不足。同時,銅仁是享有西部大開發、國發2號文件、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等政策多重疊加覆蓋地區,有先行先試的發展環境。
(三)業態和產業發展
銅仁市生態健康產業業態不斷發展,如民族醫藥、中醫養生藥品和醫療、健康旅游、健康管理、康復護理、高端生態營養保健品研發制造、健康養生養老項目、大健康文化及推介、植物主題園區、親子生態游等,完善了生理、心理、營養、運動、環境并重的生態健康產業新模式。銅仁市已被國家衛計委批準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截至2014年底,銅仁市涉及健康產業領域的大小企業和專業合作社1528家,從業人員約12537人。其中新版GMP認證的醫藥企業3家,有機食品認證企業14家,無公害食品認證企業55家,QS認證企業139家。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17201張,每千人口床位數5張。衛生人員總數1492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275人,注冊護士5630人{3}。積極打造醫藥流通平臺,投資15億元建成全省首個醫藥物流園——武陵山現代醫藥物流園。2015年,省扶貧辦、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與銅仁市聯合舉辦了中國武陵山首屆中藥材新醫藥博覽會。同德藥業、梵凈山中藥廠、苗藥制藥、古耕農牧等大企業順利投產,農夫山泉、武陵山現代中藥物流中心、漢方集團、信邦集團、梵凈天馨、恩施華龍集團綜合養生、好彩頭等生態健康產業項目不斷推進,軟銀集團設立10億元的銅仁再生醫學基金并建設再生醫學院。建成了思南九天溫泉、碧江九龍洞溫泉、石阡溫泉群和佛頂山等一批溫泉療養基地,開工建設了貴州健康職業學院,建成養老服務機構362家,康體運動基地4個,訓練中心2個。2015年3月,在北京舉辦的貴州省大健康醫藥產業招商推介會上,銅仁市成功簽約項目26個,投資總額113億元。目前,全市有95個項目納入《貴州省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六項實施計劃》,總投資450億元,47個項目納入省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6個50工程”,總投資418.3億元{4}。
二、銅仁市生態健康產業的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
(一)實力和能力
銅仁市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各類野生動物大約400余種,有以天麻、杜仲、銀杏、金銀花等為代表的藥用植物2000多種。油茶、梵凈山綠茶、石阡苔茶、德江天麻和思南黃牛、沿河山羊等土特產在享譽國內外,山坡林地散養家禽家畜產品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有已發現的40多種礦種,其中,紫袍玉帶石、國畫石等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全市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個,省級風景名勝區9個,國家礦山公園1個,國家級喀斯特地質公園1個。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梵凈山森林覆蓋率在95%以上,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高達6萬~12萬個,眾多珍稀瀕危動植物在這里繁衍生息,有“動植物基因庫”之稱。烏江穿越石阡、思南、德江、沿河四縣,形成“百里烏江畫廊”。碧江龍舟、玉屏蕭笛、思南花燈,戲劇“活化石”的儺戲,古樸神韻的苗家四面鼓、土家擺手舞、侗族大歌,驚險絕倫的苗族絕技絕活,是民族文化瑰寶。銅仁是著名的革命老區,黔東革命根據地是紅軍長征前全國8大紅色根據地之一,有多處國家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銅仁學院、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和在建的貴州健康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均開設有相關專業,可以為本地生態健康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這些已有資源涵蓋了醫藥保健、營養保健、生態休閑保健服務、健康管理、旅游養生、生態農業、養老產業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的生態健康產業,可以提供的不單是產品,更是健康生活解決方案,眾多產業鏈都可以搭上“互聯網+大健康”的順風車。
(二)活力和潛力
生物醫學技術和人們健康觀念的不斷發展進步給生態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和觀念上的支持,政府在醫療健康方面的福利支出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年增加使為生態健康產業付費成為可能,各國龐大的老年群體給生態健康產業提供了一個潛在的超級消費群體,我國的產業結構正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居民的消費結構和消費觀念正在轉型升級,生態健康產業展現著前所未有的廣闊前景。在我國,《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國辦發〔2013〕10號)健康休閑理念的確立增加健康產業需求?!秶鴦赵宏P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40號)把加快發展健康服務提升到“有效擴大就業、形成新的增長點、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的層面,顯示了生態健康產業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位置。《意見》提出“健康中國2020”發展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國際競爭力。2014年國務院頒布的《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明確了營養健康事業的國家戰略地位。2015年中央1號文件繼續關注“三農”和糧食健康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放寬投資準入,深化醫藥衛生改革,為健康產業發展拓寬渠道。貴州省把以新醫藥為主的健康產業作為一個新興戰略產業納入全省經濟發展重點,先后印發了《貴州省健康養生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和《關于支持健康養生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明確在土地、金融、人才、市場準入等方面給予大健康產業要素保障。包容的城市通過促進人們互動的數量和頻率創造生產力。
(三)魅力和效力
獨特的地理地貌、優美純凈的自然風光、淳樸的民族風情、原生態的生態美食,鑄就了“梵天凈土·桃源銅仁”的品牌形象,生態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內涵豐富,融會貫通,與梵凈山和沅江、烏江兩大水系合稱為銅仁市的“一山兩水四文化”。這些稀缺的天賦資源給了銅仁市生態健康產業獨特的魅力,這種魅力本身就是稀缺的經濟資源。2016年題為“加速前行:中國消費者的現代化之路”的麥肯錫報告認為,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挑剔,普遍性的市場增長時代逐漸走向盡頭。消費形態正在從購買產品轉為購買服務,從大眾產品升級為高端商品。消費者開始尋求更為均衡的生活方式——健康、家庭和體驗成為主要關注點,反映在注重家庭關系、健康飲食、定期體檢和注重保健、從事運動健身{6}。簡言之,消費者愿意為提高生活品質和體驗買單,只要這種魅力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效力是巨大的。
三、銅仁市生態健康產業的發展路徑
(一)以點帶面,以典型區域帶動整體發展
生態健康產業是順應我國產業結構向中高端轉型的利好產業,是緩解產業結構性矛盾、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解藥之一。對銅仁市來說,整合現有資源,分類分步,以點帶面,實現和完善現有的園區、交通、信息、產業、政策的良性互動,是優選。前期可以以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為突破口,利用銅仁稀缺的天然綠色資源和梵凈山、烏江畫廊、石阡溫泉、江口云舍等旅游資源優勢,以銅仁“智慧旅游”為紐帶,通過線上展示和線下體驗和反饋把銅仁自然風光、特色食品、多彩文化、民族風情等推出去,帶動銅仁觀光休閑農業、鄉村健康養生服務業、生態健康工業等聯動發展;因為生態農業本身的天然半徑限制,這個階段的重點就在3小時經濟圈內。在財富積累的基礎上,繼續完善道路、信息、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與智慧鄉村、智慧社區和智慧城市融合,有序開發,提升城市的整體健康服務鏈,探索產業鏈發展重點,組合和優化商業模式,把獨特的多民族文化營銷融入生態健康產業,生態旅游、健康工業、生態農業發展帶形成各具特色的輻射基點,在區域經濟中展現更大的影響力。
(二)錯位發展,以差異化培育全局優勢
一哄而上,一落而下,是經濟發展的痛點。從目前情況來看,要改善銅仁市生態健康特色產業存在的規模貪大、產品同質化、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產品開發力量薄弱等問題,需要充分發揮每個區縣獨特資源優勢,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創新求變,不搞內耗,采取差異競爭、錯位發展、互相聯系的戰略,實現1+1+1>N的效果。義烏模式那么成功,可浙江也只有一個義烏,浙商的思想值得借鑒。積極用好用足國家關于“互聯網+”的重大戰略部署和國家、省的相關政策,通過需求市場的強大推動力,引領和倒逼生態健康產業市場經營主體做大做強,不斷提升現代化經營水平,找準市場細分和定位,升級發展和生產經營方式創新,精準供需配比,實現生態健康產業的供給側改革,提升核心競爭力。
(三)品牌打造,以標準化服務、體系建設和品質取勝
低水平重復生產,過分依賴廣告,研發和營銷力量薄弱,競爭力不強,產業法規不完善是生態健康產業面臨的問題。如保健品產業還沒有統一的行政歸口管理部門,既沒有操作性強的行業標準及規范統一的檢測手段,也缺少嚴謹的審查程序和管理辦法方面。無論是對廠商還是消費者而言,都面臨信任成本,要降低這類成本,以政府信用背書是一種方式,另一種方式則是品牌打造。以生態農業為例,要把品牌宣傳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質量緊密結合起來,使消費者感到物有所值,提高消費粘性,增強優質綠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強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除涉密部門外,生態健康產業企業可構建遠程可視化系統、無線智能化管理系統和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健全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進一步提升生態健康產品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安全性,提高對生態健康產品數據多維度綜合分析的智能化水平,推動生態健康產業科學化決策、標準化生產、品牌化和集群化發展,推動銅仁市成為“互聯網+生態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示范區。
(四)多元開放,生態、健康、文化、旅游、脫貧五維同步
資本天然逐利,在發展生態健康產業上,同樣適用。讓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用開放的心態和多元化的視角來發展銅仁市的生態健康產業。充分運用大數據,用消費者習慣和行為偏好來投票,厘清銅仁市生態健康產業發展和支撐的思路和重點方向,包括產業鏈發展重點、組合商業模式、品牌打造和政府引導營銷,打造以多元化社區健康服務鏈為基點的全域生態健康產業鏈,把線上市場和線下市場結合,手機端、PC端、其他智能設備終端結合,廣泛利用傳統營銷與線上營銷形式,把特色產品優良品質宣傳展示與以梵凈山天然生態優勢為背景的生態健康產業生產環境結合起來,把產品宣傳與大生態、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大脫貧結合起來,讓消費者感受購買銅仁特色生態健康產品和服務所帶來的吸天然氧、賞天然景、嘗天然果、吃天然菜、喝天然水等高貴品質和享受,回歸自然、親近綠色,一山一水皆生態,一呼一吸俱健康,充分運用互聯網的放大效應和自媒體的社交傳播效應,切實推動銅仁生態健康產業多元化開放發展。
(五)監督激勵,以保障和競爭促進步
嚴守發展和生態兩個底線,對銅仁來說尤為重要。生態健康產業歸根結底基于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不可復制的自然資源。要加快建設和完善全市生態健康產業質量追溯體系和市、縣(區)、鄉(鎮)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推動每個鄉鎮建立檢驗檢測機構、配置生態健康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設備,安排專職工作人員,開展日常檢測,確保銅仁生態健康產品從源頭到消費者的絕對安全。建立生態健康產品市場信息監測預警體系,提高數據的分析處理和預警能力,及時全面準確發布產品市場信息和質量安全信息,以大數據和“互聯網+”思維促進數據庫建設和信息共享機制。對銅仁市生態健康產品及其市場經營主體開展信用監管,建立“黑名單”和“紅榜”制度,并通過第三方網絡平臺提供生態健康產品市場信用認證和信用信息查詢服務,提高消費者對銅仁生態健康產品的認可度。綜合運用自律、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建立多部門聯動的市場監管工作機制,重點打擊以次充好等破壞市場秩序行為,營造品質至上的生態健康產業產品經營環境,打造充滿活力的智慧生態健康體系,使生態健康產業成為銅仁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及重要的支柱產業,為銅仁市生態健康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一個新的切入點。
“善謀者勝,遠謀者興。”600多年前,劉伯溫曾說過:“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貴賽江南?!毕Mㄟ^我們這代人的努力,把他的預言變成現實。
[課題來源:銅仁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人文社科課題(tzky-2015年-sk07號)]
注釋:
{1}數據來源:銅仁市市情簡介[EB/OL]. 銅仁市人民政府網.http://www.trs.gov.cn/news/2014414/n22.html
{2}數據來源:銅仁市人民政府2016年工作報告。
{3}數據來源:申逸愷.銅仁大健康產業生機蓬勃[EB/OL].新華網.http://www.gz.xinhuanet.com/2016-03/09/c_1118281885.htm
{4}數據來源:大生態大健康下的銅仁視野[EB/OL].人民網.http://gz.people.com.cn/n2/2016/0706/c375236-28622186.html
{5}數據來源:銅仁市市情簡介[EB/OL]. 銅仁市人民政府網.http://www.trs.gov.cn/news/2014414/n22.html
{6}資料來源:麥肯錫2016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
參考文獻:
[1] 申逸愷.銅仁大健康產業生機蓬勃[EB/OL].新華網.http://www.gz.xinhuanet.com/2016-03/09/c_1118281885.htm
[2] 大生態大健康下的銅仁視野[EB/OL].人民網.http://gz.people.com.cn/n2/2016/0706/c375236-28622186.html
[3] 銅仁市市情簡介[EB/OL].銅仁市人民政府網.http://www.trs.gov.cn/news/2014414/n22.html
[4] 麥肯錫.2016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加速前行,中國消費者的現代化之路[R].2016年3月
(作者單位: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銅仁 554300)
(作者簡介:戚敏,女,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發展、農村養老保障;曹登科,男,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組織人事部,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職業教育。)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