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煒+扈航
摘 要:從去年到今年,全國民間投資呈現連續下滑態勢,除了大家對經濟前景不看好的原因外,對地方政府而言,還存在引導民間資本的能力不足、方法不夠、政策不活等原因。從太原市來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的重大任務面前,尤其需要借助民間資本的力量來實現工作目標。文章從私募股權基金、政府引導基金、資產證券化三個方面,采取建議的形式,提出了引導民間資本一些辦法,并強調了股份制改造作為進入資本市場基礎條件的重要意義,旨在提升當地政府對股改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引導民間資本 服務 經濟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2-166-02
傳統地看,地方經濟建設的投入,不外乎財政和銀行兩個主渠道,太原市也不例外。但是,近年來,隨著民生投入的逐年增加,財政可用于經濟建設的資金比例在下降,而銀行對政府項目的支持,由于債務風險的長期積淀,也表現出謹慎和收緊的態勢,財預[2012]463號文件①和2013銀監會十號文②的下發,使地方政府普遍受到資金缺乏的困擾。
民間資本作為新興的龐大的資金資源,逐漸引起人們關注。最新的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的民間資本已達1.6萬億,而潛在的可投資金更是高達數萬億元。如何引導這些資金為我所用,是太原市金融工作面臨的一個主要課題。
其實這些資金并不遙遠,它們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轉變觀念、科學引導,充分應用資本市場這個工具,就會使它們現身,為太原市的經濟建設發揮作用。具體講,有以下幾種辦法:
一、大力支持私募股權基金發展,搞活本地股權交易市場
私募股權基金雖然早就有,但最近幾年才走進太原市大多數人的視野,它相對于公募基金具有審批簡單、投資人數少、募集速度快的優勢,是“合法集資”活動,具有“銀行外的銀行”的美譽。特別適合解決地方經濟項目的資金需求。近年,太原市下發了《關于鼓勵股權投資企業及股權投資管理企業發展的意見》,為太原市引進股權投資打開了綠燈,截止目前,在太原市成立的備案公司制創投企業已達36家,注冊資金達12.5億元,已具備較強的投資實力。這些企業在開展業務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尋找投資目標的渠道不暢,目前,只能靠多方打聽、靠熟人推薦,工作效率很低。而資金需求方也不太容易找到合適的投資者,他們中間隔著河,需要架一座橋梁,這座橋梁就是地方股權交易市場。
目前,從全國范圍看,各地政府都已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都在積極建設地方股權交易市場。2013年,太原市印發了《太原市股權托管登記管理辦法》,明確了開展股權托管登記和包括股權交易在內的托管服務等相關工作。
作為地方性交易市場,應該有兩個定位:一是做好與外部股權交易市場合作和競爭的準備。從國際國內股權交易所發展的路徑看,市場化、合作化是必然的趨勢,信息聯網、互通有無是基本的條件。這就要求市里的交易市場從一開始就要樹立市場化發展的理念,要向著公司制企業的目標發展,積極尋求戰略投資者入股,努力爭取未來與主板、創業板、新三板實現互聯互通。最近山東齊魯股權交易中心等多家地方股權交易中心,就正在尋求與滬深交易所的合作,引進戰略投資人,向著股權交易所市場化的方向迅猛發展。二是打造一個新興市場化融資平臺。處在初創或成長階段的企業,其信譽度還難以被社會接受,如果企業一開始就采取出售股權的方式融資,難度很大。交易市場應該根據企業的市場地位、業務空間、治理結構和財務狀況,協調銀行、信托、基金、證券等機構入駐,應用債務安排、資產管理等手段進行金融產品設計,為企業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逐步吸引企業進入,成為企業融資和機構投資的新型平臺,從而為吸引民間資本提供了一個渠道。
二、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科學引導私募基金源源跟進
政府引導基金是指由政府設立并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過扶持創業投資企業發展,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創業投資領域。前些年,國務院在下發的《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中,就提出要支持和鼓勵地方政府積極設立引導基金。之后全國有關部委、各省市、甚至有的縣區都相繼成立了引導基金,從這些年來各地的發展情況看,引導基金基本發揮出了四大效應:一是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放大效應,增加了創業投資資本供給,克服單純通過市場配置創業投資資本市場失靈問題;二是通過鼓勵所支持的創業投資企業投資處于種子期、起步期等創業早期的創業企業,彌補一般創業投資企業主要投資處于成長期、成熟期和重建期企業的資金不足;三是創新政府投資方式,把政府直接投資項目轉變為通過引導創業投資企業按市場機制篩選項目、投資項目和管理項目,提高政府投資質量和效率;四是吸引戰略投資者、先進的投資管理理念和管理團隊,通過創業投資企業的專業化、市場化運作,為創業企業提供管理和資本增值服務。
如深圳市早年成立的引導基金機構——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注冊資本為16億元,控股股東為深圳市國資委,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到2010年已擁有4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和10家內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著20支基金,基金總規模為60億元。16億變為60億,杠桿率達到3.75,撬動民資40多億元。
太原市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市政府一級的引導基金,個別部門雖然搞了一些嘗試,但沒有形成引導力量,社會資金進入不明顯。下一步,應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三、應用資產證券化為城市建設融資
資產證券化是資本市場專門針對基礎資產建設融資的新興金融工具,它是指以特定基礎資產或資產組合所產生的現金流為償付支持,通過結構化方式進行信用增級,在此基礎上發行資產支持證券的業務活動,從而吸引民間資金為基礎建設服務。
“好人好發債、好資產好做證券化”。與傳統融資方式不同,資產證券化依托的是原始權益人優質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而非原始權益人自身資產,它通過風險隔離,把基礎資產與原始權益人隔離開來,原始權益人自身的資產負債率、信用等級不影響該業務的正常開展。從而有效降低融資門檻,盤活原始權益人的存量資產,提高融資效率。
從目前在深交所掛牌的資產支持證券來看,涉及的項目有污水處理收益權、BT回購收益權、電力收益權、高速公路收費收益權、旅游景點門票收益權等。
以“浦東建設BT項目資產支持收益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簡稱“浦建收益”)為例,基礎資產是原始權益人(上海浦東路橋建設股份公司的兩個控股子公司)所擁有的13個市政道路BT項目的回購款合同債權。該項目發行總規模4.25億元,存續期4年,采用了優先級/次級的信用等級提升措施,優先級預期收益率為4%,并由上海浦發銀行提供擔保。該計劃是國內首個以BT項目回購債權作為基礎資產進行證券化運作的項目,也是基礎設施建設行業運用金融創新工具對接資本市場,創新盈利模式的經典案例。
“浦建收益”為基礎設施開發建設企業開拓出一條新的滾動開發運營模式,即通過證券化將存量資產快速變現用于下一輪建設開發,從而縮短獲利周期,優化負債結構,緩解現金壓力,從根本上改變了基礎設施建設行業長期以來單純依靠“企業投資建設、政府分期回購”的傳統運營模式。
2016年太原市開展大規模城市建設,資金需求量很大,不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四、牽住企業改制這個牛鼻子,繼續做好企業上市工作
企業上市是把民間資金拿來為我所用的一條主要途徑。太原市目前上市的19家企業,20年間共從資本市場融資千億余元,企業上市已成為太原市吸引民間資金數量最多的渠道。同時,上市企業的多少還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的標準,對太原市招商引資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需要繼續下大力氣做好企業上市工作。
企業上市的前提是企業改制。企業改制是企業上市的基礎,是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門票”,經過改制,企業才能做到產權清晰、資產結構合理,公司治理水平也能獲得較大幅度地提升,從而為引進股權投資進而上市打下基礎。為促進企業改制,太原市早在2006年就出臺了并政發34號文件③,對企業改制提供了極大地支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各地對企業上市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太原市政策的優惠度在下降,所以應繼續加強對企業改制的支持力度。同時結合實際工作中出現的企業改制資金困難的現狀,把對企業上市的獎勵政策往前端延伸,對成功改制的企業提供政府獎勵金,彌補企業改制經費的不足,變上市后獎勵的“錦上添花”為改制時獎勵的“雪中送炭”,這樣更能解決企業的實際困難,提高企業改制的積極性,從而為有更多的企業跨入資本市場的大門、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服務太原市經濟建設提供動力。
2016年7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民間投資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了民間投資對于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提出要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激發民間投資潛力和創新活力,被業界認為是“有形之手”的漂亮一筆。在這樣的“政策春天”里,希望太原市在引導民間資本促進經濟發展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中有所成就。
注釋:
①財預[2012]463號----《關于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的通知》;
②銀監發[2013]10號----《關于加強2013年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
③并政發[2006]34號----《關于充分利用資本市場促進太原經濟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
(作者單位:孫煒,太原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 山西太原 030001;扈航,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溫哥華)(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