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迪克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軸承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中小軸承企業面臨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如何才能使中小軸承企業盡快走出困境,只有依靠科技進步、走產品專業化的道路,企業專業化升級已成為中小軸承企業走出困境的急迫課題。在文章中,文章分析了我國中小軸承企業專業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中小軸承企業突破困境、完善企業專業化的有效途徑。
關鍵字:中小軸承企業 專業化必要性 困境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2-284-02
軸承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件,也是核心件。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改革開放的強大推動下,軸承企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高質快速發展時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雖然中國軸承行業的發展有所增長,但與世界軸承工業強國相比,我國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高精度、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偏低、產品穩定性差、可靠性低、壽命短。反映在市場上,就是我們對高品質軸承的需求要靠進口來滿足,企業專業化程度不高。筆者經過分析自身在軸承行業的多年工作經驗,認為軸承企業更適合走以專業化為基礎的“專精特新”競相發展道路。中小軸承企業在整個軸承行業中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眾多的中小軸承企業又以生產中低端軸承為主,這些軸承企業轉型升級的成功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未來整個軸承行業轉型升級的成敗。中小軸承企業轉型升級,走專業化道路勢在必行。
一、中小軸承企業專業化的必要性
1.專業化是中小軸承企業戰勝市場競爭的選擇。目前軸承市場呈現出一種啞鈴形狀的格局,兩頭大,中間小。一頭是量大面廣的低檔產品,其價格是取勝的因素,低廉的價格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另一頭是需求量不斷增加的中高檔產品,其檔次質量是取勝因素,高新技術和精良的質量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我國中小軸承企業目前擠在中間小這一狹窄的市場帶中,成本高導致普通產品價格下不來,檔次不高造成產品價格上不去,在市場競爭中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2.專業化是中小軸承企業適應市場需求的選擇。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產品開發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市場需要什么,企業應有敏感反應,捕捉機遇、迅速研制開發,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并積極推向市場,對企業整個經濟運行起積極推動作用。從軸承產品市場需求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機械、電子、能源、交通、原材料對各種軸承產品需求明顯上升,對產品性能、質量、可靠性及品種多樣化要求也越來越高,用戶已不滿足于對一般普通軸承需求,而轉向性能可靠、壽命長、噪音低、精度高的軸承產品的需求。
3.專業化是中小軸承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選擇。提高經濟效益是企業最終追求。目前我國軸承行業效益低下是公認的通病,中小軸承企業也不例外。企業經濟效益差距之大是驚人的。中國軸承行業人均軸承產值比日本低41倍,中小軸承企業人均產值比日本低20倍。提高經濟效益途徑方法很多。但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遵循技術進步原則,不斷提高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比重,使中小軸承企業的產值遞增最大幅度地建立在高質量、高技術和新品種帶來的高附加值上是一條重要的專業化制勝道路。
4.專業化是中小軸承企業降低成本費用的選擇。成本費用居高不下并且繼續呈上升趨勢,軸承價格卻競相壓價,成為當前軸承市場競爭中一個痛苦事實。中小軸承企業在鋼材、銅材、輔料、能源等材料物耗成本方面受物價上漲因素影響成倍增加。減人增效、減債增效,固然是一種降低成本的思路,但如能大幅提高產品等級檔次,便可以使產品售價上行,由于制造成本、財務費用等各項成本所占銷售收入的結構比例相對減小,顯然是一種更積極的降低成本舉措。
二、我國中小軸承企業專業化發展困境
1.我國中小軸承企業技術還比較落后,產能發展比較快,技術進步速度慢,產品開發能力差,缺少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國內主機需要的一般通用產品能力過剩,而部分高質量、高檔次、高附加值的產品還不能完全滿足主機發展的需要。由于公司產品開發能力差,再加產量銜接不夠,難以跟上維修和配套的需求,只好依賴進口軸承。有的產品,國內軸承企業也能生產,但因品牌不過硬,用戶對其可靠性、穩定性不放心。多數中小軸承企業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錯位,企業之間又低價競爭,這都阻礙了公司更快地發展。
2.世界著名軸承工業公司加快搶灘中國市場的步伐。世界八大著名軸承公司,都已在中國合資或獨資建廠,已初步形成相當強大的生產能力。而且外國軸承公司在中國的合資合作,也采取了新的策略。在合資、合作方式上,最初是與中國企業合資合作,繼而發展到外企控股,近年來又變控股為獨資。外國公司在搶灘中國軸承市場取得一定份額后,他們從發展戰略考慮,逐步向中國軸承行業服務的主機市場深入,并加強其在中國的辦事機構建設,建立研發中心、銷售網絡等等。在產品發展上,國外大公司十分關注開發新的軸承產品,搶占中國軸承技術的制高點。
3.中小軸承企業規模小,尚處在產能擴張階段。制造技術水平低,高附加值軸承比重差。我國軸承工業制造工藝和工藝裝備技術發展緩慢。公司必須實行企業集群戰略,推動改組、改制、聯合,以具備相應的競爭規模。同時還應看到,國外大軸承公司現在主要是品牌擴張,而公司還主要是產能擴張,技術擴張和品牌擴張還很不夠。公司必須產能擴張、技術擴張和品牌擴張并舉,但要突出技術進步這個重點,加快技術進步、技術創新步伐,積極穩妥地實施品牌戰略,這樣才能迎頭趕上,取得更好效益。世界著名軸承公司從小到大發展到現在,都經歷了產能擴張、技術擴張、品牌擴張三個階段,而我國軸承企業從整體上講還處于產能擴張階段,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品牌效應。
三、中小軸承企業走專業化之路的有效途徑
1.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思維轉變。如果一個地區的產業集群比較發達,通常都會有一批相當優秀的企業經營者群體。因此必須加快提升企業經營者的自身素質,尤其是經營者要摒棄過去自我封閉的經營理念。政府應構建一個自由、開放、便于信息交流和溝通的平臺,使得集群內的企業間進行更廣泛地溝通、交流、學習,加強集群內部的知識傳播,積極促進集群內部企業的相互信任與合作。同時增強軸承企業經營者的市場意識和創業精神,增強對未來市場變化和產業發展動向的駕馭能力。
2.立足自主創新。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發揮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鼓勵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逐步由模仿創新向自主創新發展,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3.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中物流、信息、商務、科技服務等對加快軸承產品創新、拓展新市場等有重要的作用。中小軸承企業往往面臨著資金短缺、缺乏相關的市場信息、在日常經營中設備維護等問題,未來,中國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的過程中,企業對于管理咨詢、市場服務及科研服務需求還會不斷增加,必須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知識和信息的快速傳遞與擴散性,增強企業之間、企業與各種機構、組織之間的互動性,能夠更有效地加快中小軸承企業發展。
4.加強產業鏈條建設,延鏈補鏈。“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各中小軸承企業必須下決心砍去沒有優勢的項目,通過專業化來尋求自己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要揚長避短地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專業化經營戰略。企業應有自我恰當定位,要科學決策進入產業鏈的哪一個環節,以專業化與市場競爭,以專業化爭取市場優勢。行業協會或政府相關部門應協調企業進行選擇,不讓企業隨大溜、盲目跟風。同時細化產業鏈分工,搞好集約化生產經營。發揮產業集群優勢,組織同一產業或不同產業相近環節間搞好生產要素整合,采取統購統銷、上下游產品協議生產經營等靈活形式,實現雙贏互利,共同發展。
總之,隨著全球經濟的加速融合,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企業間的競爭將日益增強。我國軸承生產企業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以前所具有的競爭優勢將在能源價格、人工成本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日益縮小,要想在今后的市場競爭中獲得長期的生存和發展,中小軸承企業必須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快企業專業化升級,在我國工業和制造業實現由大到強的戰略轉變中,率先取得突破。
參考文獻:
[1] 何加群.我國軸承行業現狀及發展目標[J].機電產品市場,2006(3)
[2] 李趁意,劉宏飛.論中國軸承工業大集團發展戰略[J].軸承,2006(1)
[3] 張正榮,李興林,陳國建.我國軸承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與策略研究——基于產業鏈整合與價值提升的分析[J].軸承工業,2010(2)
(作者單位:環馳軸承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000)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