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萍
【摘要】共享經濟作為當今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已經逐漸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共享經濟更多地出現在新興的互聯網企業中,筆者轉變思路,將共享經濟與我國的傳統的農村經濟結合起來,提出用共享經濟的新模式來發展農村經濟,尤其是作為農民增收重要途徑的經濟作物地種植,成為共享經濟的重要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共享經濟將會成為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關鍵詞】共享經濟 模式
近年來,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與農業有關,與農業、農村、農民有關的三農問題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大多數人口都居住在農村,城鄉差距大,許多農民還沒有實現脫貧,隨著我國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地提出,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打贏一場脫貧攻堅戰被提上了各地政府的工作日程. 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受小農經濟地制約,缺乏產業支撐,中央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了大力支持,但是緊靠“輸血”不足以真正實現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要發展,關鍵是要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造血”,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要打破原有思想地禁錮與束縛,可以借助自身土地與資源的優勢與現代企業聯合,依靠共享經濟的模式來推動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共享經濟作為一種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在我國消費市場上迅速崛起,它通過資源的重新配置,對傳統的商業模式帶來巨大的沖擊,也影響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商業運作模式,組織管理模式.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緩慢,并且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所產出的農產品跟許多全球化的農產品相比較而言是比較落后的,并且是缺乏競爭力,因此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就是如何適應全球化的過程,并且要學會如何用新經濟模式來改造現有的農業這種形態. 在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的模式大多出現在新興的互聯網企業中,并且在互聯網企業成效顯著,共享經濟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如果將這種商業模式應用到農業中,應用到農村經濟的發展中,這種新的商業模式就可以逐漸轉變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固有的思維方式,將會轉變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式,使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不斷提質增效,進而彌補我國發展農村經濟競爭力不足的缺陷,不斷的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推動我國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糧食作物地生產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糧食作物的生產不僅能夠解決農民的溫飽問題,而且還能夠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但是僅僅靠糧食的生產來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還遠遠不夠.我國各地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各異,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環境的差異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的種植,不僅能夠有效的促進農民增收,而且可以實現資源地優化配置,而我國農村地區在經濟作物的種植種植技術和發展規模上還比較落后,并且其發展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我們將共享經濟模式引入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將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優勢和現代企業的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結合起來,利用現代企業全新的商業運作模式來發展我國農村地區經濟作物地種植,對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也能起到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我國的很多山林地都是種植經濟作物的最佳場所,由于受小農經濟的影響,這些山林地的產權大都分散在各家各戶,其發展規模和效益都受到嚴重制約。消費者作為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方,經營管理公司及作業的農民作為供給方,山林地及其附屬設施作為共享經濟的平臺更好地體現出了共享經濟的三大主體,并且這種經濟模式整合了分散的農業資源,農村閑散的勞動力,新的商業模式。在共享經濟模式下,對于消費者來說首先是實現了直銷,消費者所獲得的產品的價格將遠遠低于市場上該產品的價格,因為產品進入市場會因渠道,品牌,庫存所產生的費用而遠遠高于產品的成本價,而通過共享經濟模式而將產品直銷給消費者會使消費者所拿到的產品是最便宜的,并且消費者因購買林地所付出的成本,會由每年所獲得的產品而不斷獲得收益而不斷的抵消掉,并且隨著當今人們對個性化的追求,對高品質的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消費者還可以定制化自己的產品品牌。消費者雖然只擁有山林地中的其中很小一部分,但是消費者可以將其轉讓,從而實現了資產證券化。通過這種商業模式的運作,不僅能夠實現直銷,定制化品牌,而且還能實現去資產,為企業減輕了品牌,資產,渠道,庫存的負擔,提高了效率,從而使大家都實現了盈利。
對于這種共享經濟下全新的商業模式,要在農村地區推行需要漫長的過程,因為受歷史和現實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村地區的人們的思想相對保守,對于新生事物需要一個接受過程,并且該模式的實行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當地體制機制地制約,基于此,可以先選擇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地區先行進行試點,不斷地在試點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及時地對外公布成果,并逐步的在廣大農村地區推廣該模式。共享經濟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在與我國農村經濟融合的過程中,定會引領我國廣大消費者的消費理念發生改變,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將會最大限度地得到滿足,也將為農村地區帶來更加廣闊的市場。隨著共享經濟所帶來的交易成本的降低,資源存量使用率的提高,不僅能夠提高我國農村經濟的總供給能力,而且還能適度擴大總需求,并且在創新中不斷提高供給質量,這恰恰符合了我國正在推行的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在未來共享經濟與農村經濟的深度融合中,會有更多的農村資源被納入農村共享經濟平臺中,共享經濟將成為未來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李懷勇,張貴鵬.基于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創新[J].商情,2012.
[2]鄭志來.共享經濟的成因,內涵與商業模式研究[J].科學發展,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