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
摘要:民辦類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師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從教師結構構成,到工作現狀,再到專業認同都與公辦高校的外語教師有著一定差異。為了促進民辦類高校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教師個人的發展,本文用問卷調查法來研究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制約因素
大學英語教師是高校外語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承擔高校英語教學任務的中堅力量,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也是息息相關的。與公辦高校外語教師相比,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弱勢,在專業發展程度和專業認同度上也與公辦院校外語教師有一定差距。英語教師是英語教育的重要參與者,教師專業發展又是促進教學質量與教育發展的有效手段,為促進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發展,必須對此類高校大學英教師這一特殊群體進行詳細調查,深入挖掘制約其專業發展的因素。本文以海南某民辦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師為研究對象,在張蓮(2013)的調查問卷基礎上,結合本人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解和與一些同行的交談,制定出比較適合此類高校英語教師的問卷來收集數據。其問卷結果如下。
一、問卷結果的描述性統計匯總
(一)問卷調查樣本信息統計
本調查對象總共34人,來自海南某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部。其基本信息如下:
在性別比上,女教師占極大比重,與其他高校相差不大。而在年齡、學歷、職稱和教齡等方面,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構成極具自身特點。青年教師總共占比為88.25%,30歲以下的年輕教師占比甚至高達一半。擁有碩士學歷的教師是教學的主力,達到了94.12%,博士學歷則為0%。擁有講師職稱的教師占比超過一半,副教授及以上級別占比偏小。根據對教師成長周期的劃分,可以從基本信息得出,67.65%的教師還處于新手階段。與重本院校(張蓮,2013)和其他公辦院校(楊冬煥,2015)相比,民辦類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師結構趨于年輕化,學歷與職稱都具有較大上升空間,教學經驗也需不斷累積向勝任、熟手、專家階段進發。
(二)教師教學工作基本信息
從收集的數據和調查情況來看,與重點院校和其他類公辦院校相比(張蓮,2013),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工作任務繁重,每周在授課、備課和批改學生作業方面耗費時間和精力巨大,基本無時間擴展校外活動。其中,所有老師目前周授課節數都超過7節,過半老師授課節數達到12節甚至超過12節。91.18%教師在個人備課時間上面每周都達到和超過4小時,另82.35%的老師在集體備課方面每周都超過1小時, 79.41%的老師每周在批改學生作業上面都超過2小時,幾乎沒有老師有校外兼職時間。
(三)教師科研工作基本信息
從表1可知,此類高校大學英語老師專業閱讀時間普遍偏少,50%人每周時間都在1小時內。而論文壓力又大,期望每年發表篇數甚至超過了重本院校(張蓮,2013),79.42%的老師都期望每年論文達到兩篇及以上。從論文完成所需時間看, 82.35%的老師都少于兩個月,與重本和其他公辦院校老師相比有不小的差異。在申請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和發表核心論文上,只個別人有過成功申請省級項目經驗。
(四)學校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支持力度
從表2可以看出,與公辦院校相比,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甚少有機會外出培訓和出國研修。有超過一半老師從沒有外出培訓機會。高達97.06%的老師也從無出國進修機會。這說明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極其缺乏支持專業發展的校園環境和條件。
(五)教師專業認同統計信息
從SPSS描述統計量表(表3)可以看出,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在專業工作環境和條件方面認同度最低,各子項目均值均<3,其中認同度最低的是工資水平(M=1.94),其次是福利待遇(M=2.12),這一點與公辦院校相似(張蓮,2013)。在專業知識、工作能力及效果方面,教師認同度也較低,其中子項目科研成果(M=1.91)認同度最低,且其在所有子項目中認同度也是最低。此外,科研能力(M=2.15),英語語言水平能力(M=2.56),教育教學專業理論知識(M=2.59),教學效果(M=2.68)等4個子項目均值也都<3。而在人際關系方面,教師認同度最高,其包含的3個子項目,師生關系(M=4.00),同事關系(M=4.06),領導關系(M=3.68)均值都>3。
二、問卷結果的數據分析與評價
從上述樣本基本信息、工作狀況還有三個表格所反映的數據來看,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容樂觀。一,從教師構成來看,此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結構欠缺合理,這是民辦高校突出的一個問題,與學校性質相關,也與教師觀念有關,民辦高校的不穩定性、企業性質等都缺乏對更高學歷更高職稱人才的吸引力。二,在教學工作方面,此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工作繁重,每周都花費大量時間在教學備課上面,基本無時間與外界交流,造成了新信息接受的滯后性。同時,工作的繁重也極大地縮短和擠壓了教師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時間空間,直接后果就是教師科研水平低下,高質量科研成果幾乎無。三,此類高校在支持教師提升專業發展方面欠發力度,這造成老師們缺乏跟前沿教育教學理念和專業技能大師近距離接觸的機會。正是上述基本情況導致了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師專業認同的專業知識、工作能力及效果和專業工作環境及條件的兩方面認同度偏低,尤其是在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這兩項最能表現專業自我效能感的子項目上達到最低水平,這些都制約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第一,學校工作環境和條件是制約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最大因素,也是此類高校的通病。發展的不穩定性及企業的營利性質讓多數老師缺乏安全感。而此類高校以學生為上帝的視角也讓多數老師在教學中的教師尊嚴受到挑戰。
第二,教學工作的繁重與教師自我期望,尤其是科研提升方面的沖突。日常的教學工作量、備課和批改作業時間都超過公辦院校,嚴重的擠壓了教師的科研時間,使之在科研方面停滯,科研成果質低量少。
第三,教師自身信念的消極性和不自信。與公辦大學的英語教師相比,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自我效能認同度較低,對自己的專業技能、教學效果和科研能力都不是很滿意。由于受學校性質的限制,外出進修機會偏少,在申請項目和投遞核心期刊時也受到歧視。
四、總結
綜上所述,與公辦高校的教師相比,民辦類高校的教師專業發展制約更大,首先是學校自身的限制對教師所造成的壓迫感。其次是學校的繁重工作與教師期望的自我提升之間的矛盾沖突。最后是教師本身的不自信以及在科研挫折下所造成的消極感。這些都阻礙了民辦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若想得到改觀,需學校、教師、社會三方努力合作,為教師專業發展創造寬松自由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楊冬煥.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與分析[J].長春大學學報,2015(6).
[2]張蓮.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一項個案調查報告[J].中國外語,2013(1).
[3]牛桂玲.制約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成因調查研究[J].英語教師,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