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娜娜+郭俊芳
摘要:聽力作為檢測語言學習者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在英語測試中一直是必不可少的。傳統意義上的聽力試卷分析主要關注詞匯、短語和句子層面,忽視了語言理論在聽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語用預設一般具有合適性、共識性、隱蔽性、主觀性和單向性等特征,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交際活動中。本文運用語用預設理論分析四級英語聽力材料,探究語用預設在聽力理解過程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語用預設;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理解
一、語用預設
預設(presupposition)又被稱作前提和前設,指說話人在說出某個話語或句子時所作的假設,是一種潛在的已知信息,是交際雙方共同認可的背景知識、預先設定或先決條件。預設的概念源于哲學領域,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和邏輯學家弗雷格(Frege)在1892年首先提出的。隨后英國語言學家斯特勞森(Strawson)進一步發展了弗雷格的這一思想,把預設看做是自然語言中的一種特殊的推理關系。語言學家們從語義學和語用學的角度分別對預設進行過不同的定義。從狹義層面來講,語義預設摒棄了語境的概念,認為一個句子一經形成,預設就已存在;從廣義層面來說,語用預設是那些對語境敏感的與說話人(有時包括說話對象)的信念、意圖、態度有關的前提(預設)關系(何自然1997)。
預設或者前提可能會因語句中特定詞匯的影響而觸發出來,這些觸發前提的詞語或結構被稱為“預設觸發語”(presupposition triggers)。預設觸發語是句子中與預設有語義聯系的詞語,通過常識性推理人們可以利用其推導句子的預設義(王欣2011)。萊文森(Levison)在卡頓林(Karttunen)31種觸發語的基礎上總結了13類預設語,包括含義動詞、判斷動詞、敘實動詞和分裂句等。我國語言學家何自然(2003)將觸發語分為三類:動詞類、重復詞和附加語、短語和從句。
二、語用預設在大學英語四級聽力中的應用
預設與語境聯系緊密,特定語境中,具體的主題會含有多種預設,同一預設會有不同的含義。在談論shopping的話題時,人們自然會聯想到該話題預設的多種內容:place,price,different items, difficult choice。這些都可能出現在購物的聽力材料中,因此,在聽力測試和練習中,可以更加明確的獲取主要信息。
(一)選項中的語用預設
大學英語四級聽力考試試題冊上只有四個選項,沒有問題,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語用預設可以幫助學生通過閱讀選項來定位材料主題,運用排除法縮小選項范圍,有選擇性的聽取聽力材料,迅速準確的定位正確選項。例如:
A. Visit the school career service
B. Ask their professors for help
C. Look at school bulletin boards
D. Go through campus newspapers (CET4 2016.12 Section C 16)
以上四個選項中給出的都是動作短語,而且由school, professors, campus可以推導出這道題目是和大學生有關,而且由career service, bulletin board, newspapers這些詞匯含有共知信息——大學生搜索信息,進一步得出完整題目信息,大學生在學校如何獲取工作招聘信息。因此學生們在聽材料時著重捕捉實意動詞就可迅速準確的選出正確答案。又如:
A. She is a trade union representative.
B. She is a senior manager of the shop.
C. She is better at handling such matters.
D. She is in charge of public relations. (CET4 2016.12 Section B 10)
C選項中的such沒有表達具體的實際內容,因此可以直接排除。由選項A.B.D可以推導出題目和這位女士的職業相關,三個選項中不同的職業名詞representative,senior manager,public relations又蘊含著不同的工作內容,在聽材料之前學生能夠勾勒出每項工作的具體內容,可以更快更敏銳的獲取答案點。
(二) 聽力對話中的語用預設
除了在聽力之前通過語用預設分析選項包含的共知信息而縮小選擇范圍,精簡聽力重點之外,我們接下來運用語用預設知識分析下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真題材料。例如:
W: Have you approached Mr. Barn about this particular problem?
M: I tried, but it seems he just has no tome for me.
W: well, at this stage, it would be better to approach him directly……makes it clear you are not just a complainer. Why don't you send him an email, requesting a meeting with him in private.
M: Hmm, I feel a bit worry about his reaction. But anyway Ill send an email requesting a meeting and see what happens though, thanks for your advice. (CET4 2016.06 Section B)
上述對話中下劃線部分是預設觸發語,依據觸發語的分類,tried是敘實動詞,預設內容為I did it before but I didnt succeed; it would be better是比較結構,體現了預設的主觀性和隱蔽性,預設信息I dont think it is a good way of solving the problem; not just 是否定結構,屬于事實預設,I think you are a complainer and you should take actions; why dont 是表提議的分句,worry 是敘實動詞,預設心理狀態,說話人認為面對面談話會惹惱上司,同時也預設事實,說話人尚未采取行動。
通過語用預設分析材料,聽力話語意義更加明了了。對于英語聽力水平一般的學生來說,在進行聽力理解時,生詞與語速已經造成了一定阻礙,要求其進行如上分析不太現實。但在平常聽力教學中,老師應有意識的給學生灌輸語用預設的理論,引導學生運用預設觸發語及特性來分析聽力選項和聽力材料,巧妙的縮小選項范圍,敏銳準確的定位重要信息。
三、結語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中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大。我國對大學生英語聽力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作為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高校,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聽力實際應用能力,這就對大學英語課堂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師應在聽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預設意識,增強學生的語言推理能力,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何自然. 語用學與英語學習[J].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7(9):64-65.
[2]喬迎新. 語用預設理論對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聽力課的意義[J]. 文學界:理論版, 2012(10):350-350.
[3]譚靜嫻. 運用語用預設理論促進大學英語聽力教學[J]. 英語廣場旬刊, 2015(8):94-95.
[4]王欣. 英漢詞匯預設觸發語的對比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1, 31(3):117-120.
[5]王鐘銳, 劉云霞. 語用預設理論對英語聽力教學的啟示[J]. 中國電力教育, 2009(12):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