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偉
摘要:隋末山東地域政治、軍事局勢異常混亂,與此地域豆子?、高雞泊山東豪杰有密切聯系。此系統之領袖劉黑闥在武裝起兵中利用“劉氏當王”讖言,且獲得頗大的政治效果,確實給李唐政權統治山東地域帶來不少的麻煩。
關鍵詞:“劉氏當王”;豆子?、高雞泊;山東豪杰
豆子?、高雞泊系統的山東豪杰相較于瓦崗寨系統,其胡化程度更深。此系統的代表人物是竇建德、劉黑闥等。李錦繡《論“劉氏主吉”——隋末唐初山東豪杰研究之二》是較早提出“劉氏主吉”與其之關系:豆子?、高雞泊系統之山東豪杰中劉姓善戰者較多,故在統帥的候選人上提出“劉氏主吉”,希望以此召令建德舊部,繼續與唐作戰。孫英剛《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曾說:“‘劉氏當王讖語發端于與今文經學結合緊密的讖緯之學,在漢朝滅亡前后與早期道教結合,北魏以后卻轉向與彌勒信仰結合。”因此,此時豆子?、高雞泊系統之山東豪杰提出劉氏讖言應與其種族、宗教信仰皆有莫大關系。
此處需要弄清楚兩個問題。其一,竇建德是此系統之最高領導當無疑慮,為何在其建立五鳳政權時不利用劉氏之讖?筆者以為,竇建德余黨在吸取失敗經驗教訓之時,鑒于“李氏將興”之讖已為李唐所用,又需尋求自身反叛的合法性,建立與李氏之讖相對應的劉氏之讖是最為明智之選。其二,劉黑闥等人決定反叛時,提出的讖言是“劉氏主吉”?據《舊唐書·劉黑闥傳》載“卜以劉氏主吉”,《新唐書·劉黑闥傳》載“卜所主,劉氏吉。共往見故將劉雅,告之,雅不從,眾怒,殺雅去。范愿曰:‘漢東公黑闥果敢多奇略,寬仁容眾,恩結士卒。吾嘗聞劉氏當王,今欲收夏王亡眾,集大事,非其人莫可。”相較而言,后者撰寫更為生動詳細,“劉氏主吉”應是專為劉雅而提出,“劉氏當王”則是專為劉黑闥。竇建德余黨是先提出“劉氏主吉”,后又進一步提出“劉氏當王”,兩者并無太大的差異,但仍有少許區別,即后者與“李氏將興”的對立性更明顯。
豆子?、高雞泊系統山東豪杰所建立的政權主要是五鳳政權、天造政權。兩者之間實則是同一政權的延續。竇建德建立政權時,其利用術數是祥瑞。此時,此系統山東豪杰對劉氏之讖并不夠重視。筆者以為,主要當時竇建德集團所面臨的敵人不僅是利用李氏之讖的李密集團和李淵集團,其所割據之山東地域另有王世充集團。武德四年,竇建德殘余勢力起兵之前,王世充、李密皆已滅亡,其所面臨的大敵主要是李唐。李唐此時宣揚天命所歸依據是“李氏將興”讖言,為尋求自身所建立政權的合法地位,利用流傳已久的“劉氏當王”與“李氏將興”進行對抗,藉此在輿論上與李唐一較高下。此系統的山東豪杰主要集中在河北地區,自魏晉以來,該地區一直是胡人的聚居區、遷徙區,胡人、漢人胡化者較多,其所推崇“劉氏當王”之讖應與宗教信仰有關。前文中,筆者已提及隋末唐初之際劉氏之讖與彌勒信仰相結合,據此推斷,此系統山東豪杰應信仰彌勒教。與信仰“李氏將興”的山東豪杰則有較大不同,李氏之讖來源于道教李弘讖言,即瓦崗系統山東豪杰信仰道教。無論是從政權的對立而言,或是山東豪杰內部斗爭而言,前者是政治、軍事斗爭,后者是宗教信仰分歧。由此兩種緣由交織在一起,使得隋末唐初之際山東地域的政治局勢更加不穩定。
劉黑闥集團如此執著于劉氏之讖;不僅僅因為其自身姓劉,更加主要的是宗教、民族信仰。劉黑闥、劉武周的勢力范圍主要是在河北地區。自魏晉以來,河北地區就是彌勒教眾反叛的集中地,如“五城郡山胡馮宜都”等。甚至彌勒教眾的謀反已經危及最高統治者,如大業六年發生彌勒教眾企圖闖入宮城的事件。由此可見,河北地區乃至整個北方,彌勒教信仰影響頗大,且經常為反叛者所利用。相較而言,河南地區發生彌勒教眾叛亂的事則相對較少,筆者以為此地區民眾信仰道教李弘末世論的較多。故此,筆者大膽推測山東豪杰分化為瓦崗寨和高雞泊兩大陣營,很大原因是宗教信仰的對立。
另一事亦可證明劉黑闥等人之所以與李唐對峙曠日持久,不僅是政治對立,其背后當有宗教文化信仰對立的因素。即劉黑闥最后是太子李建成所平定,之所以此次不是李世民領兵,當是兩者之間有競爭關系,王珪亦曾建議前者盡力拉攏此系統之山東豪杰,可惜并未成功。若此系統山東豪杰僅是與李唐政治上對立,在其軍事反抗失敗后,應轉而與李唐合作才是唯一的生路,但其并未如此,且不愿意與李建成合作。故此,筆者推斷,正是因為此系統山東豪杰信奉彌勒佛,與李唐所宣揚“李氏將興”代表的道教理念不同,這是由于深厚的文化背景造成的。因此,劉黑闥等人與李唐的對峙,有政治因素,更主要的是宗教、文化因素。
參考文獻:
[1] 孫英剛.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 李錦繡.論“劉氏主吉”——隋末唐初山東豪杰研究之二[J].史林,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