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秀蓉
摘要:《春秋》對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的歷史,作了簡潔的大綱式的敘述,《左傳》記事起于魯隱公元年,迄于魯哀公二十七年,二者基本重合。《左傳》解釋《春秋》,其經、傳的對應關系有三種:無經有傳、有經無傳、經傳皆有。本文本著經、傳決不能割裂的原則,就其有經無傳之關系進行簡要分析,為以后更深入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春秋;左傳;有經無傳
《春秋》本是當時周王朝與各諸侯國史書的通名,后特指經過孔子修訂的魯國的編年史;對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的歷史,作了簡潔的大綱式的敘述,先秦至漢為《春秋》作傳的有《左傳》、《公羊傳》、《谷梁傳》,“春秋三傳”除了本身是部史書外,也部是非常重要的解經之作。《公羊傳》、《谷梁傳》致力于在《春秋》的字句之間探求圣人的微言大義,而《左傳》不僅補充了大量的《春秋》史實,還有大量的文字是直接闡發經義的。“三傳”之中,最為后人所推崇的是《左氏春秋》。因而,研究《春秋》與《左傳》的關系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有經無傳的現象在《左傳》中十分常見,本文采取分類研究的方法,就其經傳對應關系作簡要分析。
《左傳》與《春秋》所載條目,并非完全對應。經常出現經有傳無、傳有經無的情況,從內容上看,以下四類基本上是有經無傳的:第一,四時的記載;第二,自然現象與災害;第三婚喪、卒葬、朝覲、改元等禮制的記載;第四,關于征伐、會、盟、內亂等的相關記載。這些無傳的條目,一般都是內容簡單,沒有特殊情況和意義的。
第一,清楚明確的四時記載。《春秋》有明確的時間記載,突出“四時”的框架,這與《春秋》的記事方式——“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時,以時系年”是分不開的,但《傳》一般是不加以詳述的。例如,文公四年《經》云:“四年春,公至自齊。”,文公五年《經》云:“夏,公孫敖如晉。”《傳》都沒有記載。以及此后的“王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等,有些條目,《左傳》除了復敘經文外不做任何解釋,還有些條目《左傳》中直接沒有記載,“這類見于《春秋》而《左傳》未提及者的條目約五十有六。”因為,《春秋》具有很強的即時性特點,在何時發生了何事,均有明確的記載;而且,中華民族是具有強烈時間意識和歷史觀念的民族,在《尚書》中已有很多關于時間的記載;加之,中國又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跟節氣時令有著直接的聯系,所以,古人非常重視節氣時令,對四時的變化也格外關注。
第二,自然現象與災害記載。《春秋》中有很多關于日、月食,蝗災、饑年、地震、雨雪等的記載,其內涵明確,不需另作解釋,《左傳》往往不書。例如,文公十三年《經》云:“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文公八年《經》云:“螽。”宣公十年《經》云:“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饑。”,“大水。”以及此后的“秋,螽。”,“無冰”,“六月癸卯,日有食之。”等,《傳》都不書。除了特例,例如,昭公二十五年《傳》云:“秋,書再雩,旱甚也。”解釋其原因----旱甚,傳的重點在于解經而不在于記事。
第三,婚喪、卒葬、朝覲、即位等禮制的記載。《春秋》對天子、諸侯、魯公以及其夫人等的婚喪、卒葬、即位等,除了特例“凡崩、薨不赴則不書,禍、福不告亦不書。”外,其他均有記載。而《左傳》往往不載,《傳》載的多為“非禮”、“避諱”等內容。例如,宣公十年《經》云:“葬曹文公。”成公元年《經》云:“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宣公二年《經》云:“冬十月己亥,天王崩。”宣公八年《經》云:“戊子,夫人嬴氏薨。”莊公元年《經》云:“王姬歸于齊。這些條目都是經有載而傳無文的。天子、諸侯的即位,若順利過渡,不發生內亂,《左傳》一般是不加以書的,反之,《左傳》要詳敘其事,解釋原因、結果。
第四,征伐及會、盟、內亂等的記載。整個春秋史可以說是一部諸侯爭霸史,諸侯國之間的征伐、會盟、攻城掠地是當時的重大事件,《左傳》對此類內容,有傳與不傳之分。《傳》對規模宏大、人物眾多、事件繁復的征戰以及大國之間的爭霸等軍事活動,往往不惜筆墨,詳細敘述。而不書的往往的是沒有重大影響或意義的會、盟以及在征伐、會、盟中魯國有違禮的行為,還有小國之間小規模的攻城爭地,沒有大國、強國的插手和命令。例如,文公七年《經》云:“遂城郚。”文公十年《經》云:“冬,狄侵宋。”宣公四年《經》云:“秋,公入齊。”宣公七年《經》云:“秋,公至自伐萊。”宣公九年《經》云:“齊侯伐萊。”宣公十一年《經》云:“公孫歸父會齊人伐莒。”及此后的“公伐杞”、“仲孫蔑會齊高固于無婁”、“二月,公至自伐鄭”等,均沒有傳文。綜上所述,可將無傳解經的特點概括為以下三點:第一,內容簡單沒必要解釋;第二,沒有特殊意義的不加解釋;第三史料散佚。
參考文獻:
[1]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版)[M].中華書局,2009.
[2] 趙生群.《春秋》經傳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 呂思勉.中國文化思想史九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