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梅
【摘要】農業是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其關乎著我國的民生問題,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必須重視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加大在農業經濟發展的資金投入、人才投入等,對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義。新時期,農業經濟在發展進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成為當前備受關注的關鍵問題。為此,本文就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農業經濟 發展 問題
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的基本生活都離不開農業經濟的支持,立足于長遠角度,為促進我國綜合實力的全面提升,加快農業經濟發展具有必要性。然而,在農業經濟發展進程中,由于受到農民素質、基礎條件等問題的影響,導致農業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制約著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為處理好此項問題,必須正確對待農業經濟發展中所存在的缺陷與不足,處理好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是當務之急。
一、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農村基礎條件相對薄弱
通過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的分析,了解到農村的基礎條件相對薄弱,科技含量與經濟含量相對較低,基礎設施相對缺乏,外部基礎環境存在限制性,大大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科學性發展。若基礎條件相對薄弱,會對生產效率、技術水平等產生遏制,最終會威脅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此外,在農村地區,市場認知不足,無法及時了解市場中農產品的發展趨勢,對農業技術把控力度不足,這樣會逐漸與市場相脫離,進而競爭力會大大降低。
(二)農民素質相對較低
我國重視農業經濟的發展,且開展農業生產活動會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但是農村當地的勞動力素質都偏低,村中的優質人才紛紛涌向城市,留在農村的大都是老人、婦孺,導致農村生產缺乏足夠的人才支撐,會降低生產效率,制約著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開展農業生產時,由于農村素質偏低,生產加工與管理水平受到制約,缺乏先進的技術要素,進而會對農業經濟的發展構成威脅。
(三)缺乏完善的農業經濟制度
對于農業經濟發展而言,若想實現對農業經濟的約束,必須建立相配套的農業經濟制度,借助經濟制度來約束農業管理行為,繼而可為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保障。由于部分政府對在農業技術投資、資金投入等方面不夠重視,農業經濟投入制度相對缺失,導致農業經濟發展缺乏一定的技術支持與資金支持,會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形成限制。
(四)環境污染問題相對嚴重
當前,在農業經濟發展進程中,環境污染問題、資源匱乏等問題變得異常突出,一旦出現環境污染問題,會對人們的生活環境形成一定的污染。由于農民的思想意識相對缺失,缺乏水資源保護、耕地資源保護思想,進而導致污染面積逐步擴大,最終會減小農業生產面積。此外,環境污染問題與資源浪費問題的出現,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再加之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問題更為嚴峻,最終會威脅農業經濟。
二、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對策
(一)強化農業基礎建設
為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必須重視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必須準備基本的農業技術需求與基礎條件,在開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時,必須要投入更為先進的技術要素與資源要素,以此來提高基礎設施的應用效果,以帶動經濟的迅速發展。開展農業生產與加工,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技術要素,只有具備足夠的技術保障與技術要素,才能為農業生產提供基本的技術支撐。此外,相關政府部門應重視發展農業經濟,及時培育新品種,重在發展低碳經濟,加強對農業環境污染問題予以治理,引進先進的農產品栽培技術,以求更大程度上的提高農產品產量,這樣能實現農業生產的創新,利于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二)不斷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為滿足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需求,農民必須具備足夠的素質要求,掌握最為專業、精良的栽培技術,掌握更為熟練的栽培流程,是提高農業經濟水平的重要前提。因此,當地政府部門應給予高度關注,在農村成立農技培訓中心,針對多種種植技術進行培訓,這樣才能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利于提高勞動力生產水平,利于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與此同時,政府還應鼓勵大學生深入到基層,及時為農村帶來一些先進的技術與思想,以鄉鎮企業為發展的重點,進而接受更多的勞動力人才,利于提高農產品的產量。
(三)科學調整農業生產結構
為促進農業經濟的均衡性發展,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而對農業生產結構予以調整,結合農業經濟發展情況選擇合適的農產品,以求實現農產品經濟的產業化發展。為實現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應充分根據地區與政策來調整農業產業化結構,將農業與其他產業類型相互融合,以實現農業經濟相互帶動的效果[4]。為達到理想的農業經濟發展目標,應適時適地的改變農業發展形式,提倡集約化發展,將發展的重點集中在技術革新與規模化經營方面,進而實現農業經濟的產業化發展。
(四)重視發展生態化農業
為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發展生態化農業成為必然要求。若想實現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必須遵循社會的發展趨勢,面對農業經濟中所面臨的環境污染問題與資源問題等相對嚴峻,為處理好此項問題,必須重視綠化農業的發展。在發展農業的同時,既能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還可提高農產品經濟水平。在開展農業生產時,必須做到節水、節能,將“綠色理念”滲透到農業生產之中,這樣可大大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還可適度降低資源的損耗率,利于達到生態保護的目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些年來,我國重視農業經濟的發展,且提出要建設新農村,對我國經濟發展來說是一項重大的突破。為實現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具有一定的難度,優化農業經濟發展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相關部門應及時了解經濟發展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將農業經濟視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提倡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成為當前的重要使命。
參考文獻:
[1]周毅.淺析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6,(13).
[2]羅一鳴.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經濟,2016,(05).
[3]王俊友. 淺談當前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5,(02).
[4]張萬愛.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