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雁
龍港龍苗幼兒園
【摘 要】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作為一個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力爭讓孩子在游戲中獲得各種知識。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本文就從幼兒園游戲課程結構模式具體內容出發,談談教師在游戲中的角色位置以及在各類游戲中教師如何根據游戲的特點正確指導幼兒。從而真正實現幼兒園游戲課程適應社會新形勢、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課程;實踐;探究
近年來,幼兒園游戲活動逐漸受到重視。比如《綱要》中提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游戲環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指南》中也講到,“游戲在幼兒教育中有著無可代替的地位及其重要價值。游戲是孩子認知發展水平、心理發展水平的真實反映”。由此可見,游戲對于幼兒的發展的重要性了。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如何通過多種游戲形式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如何利用游戲活動幫助幼兒認識世界,并通過游戲增強幼兒的自信、滿足幼兒 心理需求。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也說過:“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可以說,游戲就是幼兒期的主要活動。讓游戲真正開展好這便是我們幼教工作者的職責。但要讓游戲真正成為兒童活動的主要形式,首先要讓家長和老師都要有正確的兒童觀。
一、幼兒園的實際工作中老師、家長容易對幼兒游戲缺乏正確的理解,主要表現一下兩種誤區
(一)家長更愿意看到孩子顯現的知識
在有些家長的眼中,孩子會唱一首歌或是會念一首兒歌亦或是認識了幾個數字,這些都是有學到東西學習。比如每天放學,當家長從老師手中接過孩子,拉著蹦蹦跳跳的寶貝回家的時候,許多爸爸媽媽都會問:“孩子,今天幼兒園里教什么了?你學到了什么?”但孩子卻往往回答不知道或搖頭,此刻可能家長心里已經開始犯嘀咕了,難道我的孩子整天在幼兒園里就是玩,什么也沒學到? 也正因為如此,老師在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時總是不敢完全以游戲形式展開活動,深怕都在游戲,而使知識顯現不出來。
(二)教師為迎合家長,日常游戲教學形式化
《綱要》將游戲確定為幼兒的基本活動。然而,不少教師由于受家長觀念的影響,導致重集體教學輕游戲的傾向,沒有真正把游戲寓于一日活動之中。有的教師甚至平時不玩游戲,只有在有人參觀檢查時才讓幼兒玩游戲,因而幼兒的游戲不能得到正常的開展。
因此,我們認為首先要轉變家長、老師的觀念,觀念決定行動,只有轉變舊教育觀念、樹立科學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促進幼兒更自主地發展,更好地提升幼兒園游戲的質量。
二、構建幼兒園游戲課程結構模式的新形式、新內容的實踐與探究
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為,“游戲是兒童發展的基本源泉,可以創造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如何讓游戲有效地開展,那就是我們要通過實踐再加以探究的新課題。
1.角色游戲,它是以人代人、以物代物的方式反映生活的游戲。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地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想象,創造性地模仿現實生活的活動。在角色游戲中,孩子們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模仿,再現社會中的人際交往,練習著社會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覺中就提升了人際智能,在游戲中還可學習如何堅持自己正當的權利、要求,怎樣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戲規則。因此,角色游戲水平的高低能反映社會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及人際智能水平的高低。這些能力就是就是讓孩子們在玩中戲的的。
2.結構游戲,它是以構造活動為方式的游戲,主要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結構游戲是一種豐富有意義的活動,它不僅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還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孩子們在平時的構建活動中,通過建設祖國,建設家鄉的游戲活動,培養了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陶冶了情操,還在游戲過程中形成了認真負責,堅持耐心,克服困難,相互協作,團結友愛的良好品質,這對于實現寓教于樂的教育是十分有利的。
3.表演游戲,主要通過小舞臺讓孩子以歌舞表演為活動方式的游戲。主要發展幼兒的表現能力、語言能力等。這還是一項能讓幼兒自己得到快樂,又有利于培養幼兒主動發現、探索、表達、表演的能力。
4.智力游戲,它是依據一定的智育任務而設計編定的一種有規則的游戲。它以生動、新穎、有趣的游戲形式,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當中完成增進知識。智力游戲有助于幼兒形成控制自己行為的習慣,有利于他們良好品德的形成。
5.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它最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并能滿足幼兒身心的需要。它是以體能和運動為活動方式的游戲。體育游戲主要促進幼兒健康水平提高。在家庭和幼兒園經常組織幼兒進行體育游戲活動,既能促進幼兒生長發育,增進健康,激發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熱情,鍛煉意志,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個性動作等發展。同時也是智力的競爭。例如,“數字對應賽,游戲可以加強幼兒的數概念。又如,“邊說邊跳,“看旗跳圈,可以加深幼兒對幾何圖形認識上的理解。
三、重視老師在游戲中的實踐指導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和指導游戲.....在游戲過程中給予適當指導、保持愉快的情緒,刺進幼兒能力和個性的全面發展。”
1.對于以上的游戲,教師的指導方法應有所不同。比如結構游戲,由于幼兒年齡特點的局限,他們在游戲中反映出來的各種要求,思想,能力,行為,認知水平等問題,都離不開教師的合理幫助,正確指導。而角色游戲的開展可以區域活動為基礎。
2.教師在指導游戲中可參與游戲。幼兒園游戲一般老師要有所預設,如創造性游戲“美食節”,游戲前,老師要做精心的準備?!皵偽弧薄笆称贰薄叭藛T分工”等,同時豐富幼兒有關知識,積累大量生活經驗。為游戲的開展打下基礎。
3.教師指導過程中還要善于觀察。游戲中,教師應注意觀察幼兒,了解每個幼兒的個性特點。在老師的指導下,讓每個幼兒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發展。
4.幫助幼兒愉快的結束游戲。不管是什么游戲,一般要有良好的開始,有趣的過程,又有愉快的結束,并有再做游戲的愿望。有時孩子可能會很快結束游戲,有時一個游戲開展的好并想繼續,那么游戲材料就可以保留一部分下次繼續。當然大部分情況下,游戲結束,要指導幼兒收好玩具,整理場地。根據游戲進行的情況和教育需要,有時可在游戲結束后,對游戲做簡短的評價。
教師在幼兒游戲活動中,需要處理好游戲中的主客體關系,給幼兒自由選擇與自主決定的權利,讓幼兒在游戲的伴隨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童年的時光是在未來永遠無法彌補的,時光不可以倒流,那些被某些家長看似幼稚的游戲正是孩提時充滿樂趣的生活,沒有人沒有童年,誰能沒有童年呢?但沒有人永遠童年,讓孩子去享受他一輩子難忘而短暫的童年吧。讓孩子們在老師設計的多形式豐富的游戲世界里自由徜徉吧!
參考文獻:
[1]李季湄、肖湘寧.幼兒園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全國幼兒園教材編寫組.幼兒園教材游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許政濤、陳憲.幼兒游戲觀察指導【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
[4]張成明、走近區角-幼兒園活動新樣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
[5]裘柏鈞、林茅.幼兒園游戲課程探索【M】.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