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元
電視攝像是電視節目制作的基礎,相關專業拍攝人員的自身能力直接關系到電視的畫質,因而只有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加強拍攝技巧,才能為后期電視制作提供高質量的素材,精心制作深受廣大群眾歡迎的精品電視節目。
1.“平”要素。在電視攝像過程中,首先就是要考慮“平”這個基礎要素,具體來說就是在進行取景拍攝時,攝像的地平線應該和取景框呈平行狀態,這樣能確保良好的電視節目畫面感。如果沒有做好平行這個工作,所選擇的攝像機位置不合理,那么將會直接影響拍攝狀態,導致后續電視節目的畫面效果很差。
2.“準”要素。觀眾在觀看電視節目的過程中,主要關注的是其中的內容,然后進一步挖掘節目所要傳達出的意義,因而要想確保電視畫面能夠更好,就要注重“準”這個要素。所謂“準”,就是在對攝像機進行推、拉、搖或者是移動的時候,一定要準確把握落幅位置。當前很多電視攝影師的專業能力不強,不能準確把握拍攝重點,或者存在著猶豫不決的心理狀態,這就很可能導致節目內容比較空洞,降低了觀眾的欣賞體驗。
3.“穩”要素。“穩”就是攝像機應該穩定無誤,這是攝像師應該具備的一項重要拍攝技術。若是攝像中存在搖擺不定的問題,那么畫面質量就會飄忽不定,進而會導致觀眾在觀看節目時產生疲憊感,即使是在高分辨率下,也難以實現良好的畫面效果。
4.“勻”要素。“勻”就是攝像內容不能只關注某個重點,要做好拍攝目標的各方面適當切換,這樣的節目畫面才會更加靈活多變,給觀眾以更好的觀賞體驗。
攝像畫面所要為觀眾呈現的主要內容就是光與色彩,這是靈魂所在,有助于牢牢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且還能從中分析得出拍攝的時間及地點等相關內容,若是缺少了這項技巧,那么畫面就會黯淡無光,難以清晰地呈現節目內容。
攝像技術與攝像藝術都是非常關鍵的電視拍攝技巧,其中攝像技術主要通過電視畫面來表現,攝像藝術更是與觀眾內心情感緊密相關,所以應該實現二者的充分融合,這樣才能讓觀眾在視覺和心靈上都能得到更好的觀賞體驗。
電視攝像過程中的拍攝角度,指的是攝像機和拍攝對象之間的角度,通俗來講就是觀眾視角。電視機觀眾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如果擁有合適的視角,將會增強觀賞體驗,產生身臨其境之感,獲得更加真切的感受。但是當前電視節目質量良莠不齊,一些攝影師沒有準確選擇最佳的拍攝角度,導致畫面凌亂,這樣觀眾在觀看時不僅不會得到精神的放松,還會感覺眼睛很疲憊。
在電視攝像的過程中,拍攝高度同樣是一個需要重點注意的問題,只有合適的拍攝高度,對同一拍攝物體的各方面形象進行高度轉換,才能實現更好的拍攝效果,所呈現的電視畫面也會更加獨特。但是當前很多電視攝影師都不注重拍攝高度的轉換,總是在一個高度上長期進行拍攝,這樣觀眾在觀看時會產生索然無趣的感覺。
光與色彩是攝影工作的靈魂,是電視攝像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具備良好的采光和豐富的色彩,拍攝成果才更加新鮮生動,可以說能夠更好地還原拍攝現場,觀眾在觀看時也會有著更加真切的體驗,進而對節目的興趣更濃,但是當前一些攝影師卻對此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嚴重降低了電視節目質量。
電視攝影師應該注重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從夯實拍攝技巧的四個基本要素出發,拍攝過程中應該平、準、穩、勻,任何一方面都要做好,并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為了提升電視節目質量,相關部門要注重攝影師的專業技能培訓工作,并且還要制定科學的考核評估制度,嚴禁在能力不合格的情況下開展工作,切實地確保電視攝像效果。
要想確保高質量的電視畫面,除了提升畫面分辨率以外,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好光與色彩的還原工作,為拍攝視頻注入活的靈魂。可以說如果不注重光與色彩的還原,拍攝成果就是失敗的,電視節目質量更是無從談起。
一個高質量的電視節目,應該是既具有豐富的內容,還要有深厚的內涵,這就需要把攝像技術與攝像藝術完美的融合起來。當前我國攝像技術已經達到了先進的水平,未來應該重點深入研究攝像藝術,充分考慮觀眾的審美心理需求,注重培養攝像師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遵循一定的規律,在拍攝過程中融入更加豐富的情感,從而為電視節目注入更加深遠的意義。
總而言之,電視節目是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電視觀眾的多元化訴求,必須要努力提升電視節目質量。在電視制作過程中,要重點抓好攝像這個關鍵環節,相關攝影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加強拍攝技巧的學習,努力拍攝出高質量的精品電視節目,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1]楊紅強.淺談電視新聞攝像質量提升的手段和方法[J].教育:文摘版,2015(05):27-28.
[2]董朝暉.電視攝像中的操作與拍攝技巧分析[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5(12):162-163.
[3]高立東.加強電視攝像拍攝技巧,提高電視節目質量[J].新聞傳播2014(09):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