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龔香蓮
縣級廣播電視臺是我國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縣級廣播新聞可以傳播上級精神,對基層的呼聲進行傳遞。但是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縣級廣播新聞陷入低谷,新媒體傳播的覆蓋范圍廣、傳播速度快,這直接影響了縣級廣播新聞的傳播。因此,縣級廣播電視臺要對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和實際情況進行充分分析,促進新媒體與縣級廣播新聞傳播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使縣級廣播新聞得到良好的發展。
新媒體的產生是以互聯網為基礎,其通過手機、網絡、數字化電視等進行信息的傳播。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多元化、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覆蓋范圍廣。新媒體最突出的優勢便是新媒體社交軟件可以與觀眾進行互動。在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節目也可以連接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從而與觀眾進行互動[3]。
第一,新媒體的受眾遠遠多于縣級廣播新聞的受眾。新媒體的產生使廣播媒體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大多數受眾都被新媒體帶走,使得信息傳播的效率明顯下降,同時廣告也逐漸減少,不能在廣告中獲得經濟利益,廣播失去了經濟支柱,很難再恢復到以往的狀態;第二,與縣級廣播新聞相比,新媒體的時效性更強。雖然廣播新聞也可以進行直播,能夠與觀眾進行互動,但是卻比不上新媒體。新媒體是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基礎,在收集和處理信息時,速度很快,很短時間便能將新聞發布,但是廣播新聞卻只能在特定的時間進行播報,由此可以看出,新媒體的時效性遠遠強于廣播新聞;第三,與縣級廣播新聞相比,新媒體的傳播內容更加豐富。縣級廣播新聞由于節目性質,其傳播的新聞內容范圍一般是特定的。而新媒體傳播的新聞內容并不會被限制,具有信息傳播價值的內容都可以被傳播,將信息展示給受眾,使受眾對新聞內容了解的更加直接和快速;第四,與縣級廣播新聞相比,新媒體的傳播形式更加優秀。縣級廣播新聞一般采用文字和音頻等形式進行傳播,而新媒體可以通過文字、視頻、聲音、圖像等形式進行傳播,其傳播方式更加豐富,可以使受眾對新聞內容的了解更加全面、形象、直觀。如果將多種信息傳播方式相結合,這樣更能引起受眾對新聞內容的興趣;第五,與縣級廣播新聞相比,新媒體的傳播更加方便快捷。新媒體的產生,使人們傳播和接收信息都可以通過手機、平板等設備,突顯出了新媒體傳播的便捷性。
首先,縣級廣播新聞因為現有廣播新聞制度的限制,在創新方面受到了約束。縣級廣播新聞不僅肩負著宣傳國家、社會事務的責任,還要對社會大眾的輿論進行引導。然而國家將廣播推向市場,卻要廣播通過自身努力自負盈虧。因此,廣播不能通過大膽創新來吸引受眾,也不能放棄創新使自身競爭力降低。因此縣級廣播新聞在創新方面受到了約束,很難通過創新來實現廣播新聞的改革;其次,縣級廣播電視臺缺少綜合素質較高的廣播新聞人才。目前,廣播新聞行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是綜合素質高的廣播新聞人才較少,人才的缺乏使廣播節目無法得到更好的發展,很難通過人才實現創新,對廣播新聞進行改革。
在建設縣級廣播新聞節目時,工作人員要對地方實際情況進行充分了解,結合地方實際情況進行實踐性調研。首先,工作人員要制定調研計劃,并且要嚴格按照調研計劃進行執行。在進行調研工作之前,工作人員要對調研地區的實際情況以及新聞節目設置要求進行充分了解,對新聞節目策劃調研計劃進行制定,并確保該計劃的合理性以及全面性,然后按照新聞節目策劃調研計劃進行執行;其次,要進行合理地借鑒。在對新聞節目進行策劃時,工作人員可以先對其它縣級廣播新聞節目制作進行了解,從中總結策劃經驗,然后再進行策劃工作的開展,在借鑒其它縣級廣播新聞策劃經驗時,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不能盲目借鑒;最后,廣播新聞節目策劃設計多樣化。在進行廣播新聞節目策劃時,要遵循多元化的設計理念,將廣播新聞節目朝著多元化方向策劃[2]。
首先,可以對新媒體的豐富信息資源進行充分利用,豐富廣播新聞內容。縣級廣播新聞的廣播形式仍然要應用以往的信息傳播形式,但是可以對其進行信息收集的渠道進行擴展。在新媒體環境下,廣播行業要將收集信息的渠道擴展,從而對最新的信息進行獲取,將廣播新聞的內容充盈,增加廣播新聞的吸引力;其次,對新媒體的受眾資源進行利用,使縣級廣播新聞的受眾增加。縣級廣播電臺可以利用新媒體,建立一個可以讓電臺與受眾進行互動的平臺,通過互動平臺了解更多的信息,對受眾的吸引力也能得到提升,從而增加縣級廣播電臺的受眾;最后,對新媒體的傳播途徑進行利用,使廣播新聞傳播渠道得到擴展。廣播媒體傳播信息,不僅可以使用以往的廣播設備,也可以開發一些適用于更多平臺的客戶終端,保證受眾接收廣播信息的便捷性。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論壇、微博等方式對廣播新聞進行發布,使廣播新聞的傳播渠道得到擴展。
第一,對受眾進行準確的定位,增強縣級廣播新聞的競爭力。首先,對廣播電臺的特征進行了解,并對廣播新聞節目進行明確的定位,制定廣播新聞節目時要保證其合理性,而且節目要具有吸引力,能夠吸引較多的廣播新聞受眾;其次,對廣播電臺現有的受眾需求進行充分了解和分析,保證廣播新聞節目的價值,減少廣播電臺受眾的流失;最后,對縣級廣播新聞的發展現狀和廣播市場的動態進行仔細分析,優化現有廣播新聞節目;第二,將縣級廣播新聞的經營范圍進行擴展。為了增大縣級廣播新聞節目的吸引力,廣播電臺可以和一些企業進行合作,舉辦一些廣播活動,從而促進與廣播受眾的溝通交流,為廣播行業提供有利信息,加大廣播新聞的經營范圍,增加廣播新聞的影響力;第三,提高縣級廣播新聞主持人綜合素質。廣播新聞的傳播主要是通過聲音的形式,因此主持人的綜合素質會直接影響到廣播新聞節目的吸引力。因此廣播電臺要不斷提升主持人的綜合素質,保證主持人聲音的獨特性,而且主持人需要具有較為明顯的形象特點,這樣可以使更多的受眾受到吸引,從而保證縣級廣播新聞的發展[1]。
總而言之,新媒體的出現,為傳統媒體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使得縣級電臺的發展更加艱難,但是在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有著一定的機遇,縣級電臺可以以地方實際情況為基礎,建設多樣化新聞節目,加強新媒體與縣級廣播新聞的合作,優化縣級廣播新聞經營策略,使縣級廣播新聞在新媒體的環境下得到發展。
[1]賈海濤.新媒體環境下我國廣播新聞面臨的困境與策略[J].中國市場,2015(19):267-268.
[2]徐柳彬.新媒體語境對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策劃的創新影響[J].西部廣播電視,2017(09):165+167.
[3]安宇航.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展探索[J].西部廣播電視,2017(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