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雙
新媒體屬于相對概念,其涵蓋范圍較廣,覆蓋了網絡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移動媒體以及傳統媒體等多個領域,其以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支撐,是一種現代化的媒體形態。在網絡時代下,受到信息技術的沖擊,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面臨著巨大困難,因此,只有實現電視廣播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實現功能集成化、產品融媒化以及管理扁平化,才能實現電視廣播的成功轉型,促進電視廣播的未來發展。
在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下,新媒體獲得蓬勃的發展,但是新媒體概念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一些學者指出,新媒體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是一種全新的媒體形態;另一些學者指出,新媒體是社會所有人參與其中的、一種快速傳播的媒體形態,其可以突破舊媒體的界限,消除信息傳播者、發送者與制造者的界定問題。因此,對新媒體進行綜合分析,其以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支撐,隨著時代和科學的進步而發展,并且處于不斷的革新和變化中。在信息時代下,互聯網是時代發展最為迅猛的新媒體。
通過對電視廣播機構的分析和調查,在現階段,我國嚴重缺乏現代化的專業復合型人才。當前,我國電視廣播行業人才數量較多,但是其知識結構十分單一,而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傳統電視廣播行業對人才的專業能力要求較高,而在新媒體背景下,電視廣播新媒體不斷創新與完善,致使以往的行業人才難以滿足新媒體時代下的需求,對行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約。因此,為了符合行業發展需求,一定要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在具備較強專業能力的同時,還要具備行業發展戰略規劃以及管理等領域的知識。
當前,電視廣播行業在具體發展中,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導致節目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例如,某個節目在受到受眾的熱捧和好評后,其他媒體平臺就紛紛效仿,推出類似主題的節目爭奪受眾市場,而這種情況的出現,不僅導致節目類型大量雷同,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行業資源浪費。同時,一些媒體資源匱乏,本身制作能力較低,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于新節目的創作和引入,進而播出一些質量較低、觀賞性較差的節目,不僅對媒體帶來聲譽的負面影響,同時其產生的經濟效益也難以維持媒體的正常運行。
信息時代下,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的蓬勃發展,媒體行業的供需關系也出現較大變化,但是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電視廣播對于市場需求具有滯后性,其在發展中沒有與現代技術進行充分融合,導致其發展難以滿足新時期受眾的訴求。同時,在媒體呈現多元化的趨勢下,會對電視廣播的受眾進行大量分流,為其發展帶來危機和挑戰。
在信息時代下,新媒體的傳播渠道和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化,并且隨著各種移動終端的普及,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新媒體還不能完全取代傳統媒體,其在發展中也會受到來自舊媒體的影響和阻礙,因此,為了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穩定以及和諧發展,需要切實發揮二者的傳播優勢,促進二者充分融合,在提升電視廣播競爭力的同時,擴寬其傳播途徑和范圍。
在信息時代下,新媒體與科學技術具有密切關系,特別是在各種移動設備的不斷發展下,新媒體更是獲得蓬勃的發展,其形態也處于不斷的更新中。因此,電視廣播要正確對待新媒體形態,認識到新媒體與科學技術的二者關系。
當前,新媒體依然屬于新生事物,想要得到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人群的支持和認可,需要提高其自身價值。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新媒體的經濟價值和營銷價值,已經得到媒體公司和廣告公司的初步認可,并且成為了大型企業以及新型企業營銷的關鍵手段。例如,一些企業在利用電視廣告開展宣傳的同時,也加大對新媒體的應用和推廣,特別是手機媒體和網絡平臺,得到了很多企業的青睞以及認可。但是,想要進一步提升新媒體價值,還需要不斷加大廣告宣傳力度,進而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新媒體已經成為時代的發展趨勢,電視廣播媒體想要促進自身的穩定發展,一定要制定多領域戰略,將手機媒體、新興網絡、紙質媒體與電視廣播充分融合,由傳統的單一經營模式向混合經營模式轉變。但是當前,我國大多數電視廣播媒體企業都屬于單一型媒體,存在涇渭分明的媒體界限,因此,為了改變這一情況,電視廣播需要實現跨媒體經營。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電視廣播行業在面臨發展困境的同時,也迎來改革契機,因此,想要實現電視廣播媒體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將電視廣播與新媒體充分融合,促進廣播電視新媒體的穩定以及持續發展。
[1]周小普,韓娜.我國廣播電視新媒體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J].國際新聞界,2012,34(12):83-91.
[2]秦芹.我國廣播電視新媒體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傳播與版權,2015(1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