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聰喆
2010年后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與手機緊密聯系的微博成為新興輿論場,也成為新聞信源產生地和多方意見集中地,來自官方和民間的信息在此流動和交換,新聞社會化生產的前端端口由此打開。在此背景下,中國出現了進行原創新聞生產的商業網站。在WEB1.0時期,包括新浪、網易、搜狐等在內的中國最早的商業門戶網站依靠轉載傳統媒體生產的新聞獲得流量,但沒有新聞采編權。2002年,隨著“博客”自媒體的出現,互聯網進入WEB2.0時代,進而進入社交媒體時代,媒介環境日益復雜。WEB2.0技術的普遍應用使得理論上任何互聯網用戶都能通過互聯網進行內容生產和信息傳遞,論壇、網絡社區不再僅僅是用戶的社交空間,而且成為“用戶生產內容”的平臺,媒體內容生產空間得以拓展。總而言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理論上任何互聯網用戶及平臺都能通過互聯網進行內容生產與信息傳遞,論壇、網絡社區不再僅僅是用戶的社交空間,而且成為“用戶生產內容”的平臺,媒體內容生產空間得以拓展。本文將以“界面”平臺為案例,深入剖析其作為商業網站進行原創新聞的經營與管理,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與較強的現實意義。
“界面jiemian.com”(以下簡稱“界面”)是由上海報業集團繼“澎湃”團隊后,又大力推出的以商業新聞為主要內容的新媒體集群。作為全新的網站,“界面”上線不足兩年,但其移動客戶端用戶數量及融資額度穩步提升。首輪融資后,估值9億(經過公告披露),成為全球范圍內估值躥升速度最快的新媒體公司。
“界面”目前共有31各頻道,覆蓋超過20個領域,其中包括14個商業和財經頻道13個綜合頻道。界面的產品體系主要是由獨立運營的網站、頻道欄目和電商平臺三部分組成。界面主創團隊以“創業”的心態和全新的互聯網思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在內容生產上,“界面”堅持原創為主,以提供大量高質量的原創內容為核心,引入自媒體聯盟和用戶生產等模式提高內容生產速度和擴大傳播范圍。界面堅持提供7×24小時實時更新全球商業動態服務,內容需求量極大,發展速度也極快,從最初上線每天20多條原創報道,到目前原創新聞日刊登量超過400篇,已成為國內躥升速度最快、最受商業用戶歡迎的新聞+商業應用。
傳媒的經濟運作獲得回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依靠自身產品的售賣,更多的是出售自己的“注意力”。加拿大著名的傳播學者麥克盧漢在20世紀60年代就指出:“第二次售賣”才是傳媒獲得回報最大的來源,利用版面吸引受眾,再將受眾“出售”給廣告商等對受眾感興趣的人。界面作為與商業性相伴而生的新媒體,其商業化的先天性決定了雖然原創新聞是其主要業務之一,但與一般的新聞媒體最大的不同在于,界面在提供符合傳統“新聞”意義的原創新聞的同時,必然探索開發具有多重屬性的內容產品和服務以增強用戶注意力。這使界面拓展了服務范圍,也顛覆了以往人們對于“新聞網站”和“商業網站”的認識。
明確的定位,鎖定目標用戶。成立之初,“界面”的首封《致用戶》就明確將目標用戶群定位在了中產階級白領身上,并承諾將80%精力投入到商業報道中,每日精選各領域新聞置于重要的位置。而這樣的定位,決定了“界面”整體的發展方向——以優質內容、開放平臺聚焦中高端人群。而事實證明,短短的兩年時間,這個新媒體聚集了大量的白領階層。
界面自成立以來就一直主張以新聞原創為主旨,其獨特的新聞生產模式及商業運營模式因此都建立在“新聞產品原創”的理念基礎上。在2015年1月界面自媒體聯盟成立暨年度戰略發布上,CEO何力提出:在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已經改變了原本的語義,內容生產者需要新的內容生產方式、新的用戶的運用場景去組織內容,優質的原創是稀缺的,新的內容黃金時代即將到來。宣稱尊重原創內容,堅持發布原創內容的界面,開創了“自有采編團隊+自媒體聯盟+用戶供稿”的模式,保證媒體的原創內容刊發量。
“界面”致力于打造高素質用戶的社交平臺,利用PGC提供專業信息咨詢服務來增加客戶黏性。2016年3月“前輩”產品面世,這是一個一對一電話請教平臺,用戶可以在10秒鐘內找到合適替他解決問題的專業人士,付費后獲得一對一的專業解決檔案。首頁的“好問”欄目,邀請業內人士、現場記者直接進行問答進一步深化PGC格局。除了原創新聞內容外,“界面”還開設了一系列再生增值業務。這些業務以滿足用戶需求為根本目標,覆蓋各個領域,“好問”、“摩爾金融”、“前輩”“面點商城”、“尤物”、“急聘”等均為再生增值業務,是形成忠誠用戶的又一吸引力。
1.原生廣告改變原創內涵
原生廣告在界面的誕生既源于網站本身的商業屬性、競爭需求,也源于其獨有的定位優勢。界面主打財經新聞,每天出現大量的公司報道、市場報道、產品報道,這樣的媒介生態環境為它發展原生廣告提供了條件。國內學者李光斗認為,原生廣告具有趣味性、話題性、及易于被消費者記憶并自主進行傳播的特點。新聞報道融創原生廣告。界面的“商業”領域報道中有一個子欄目叫作“營銷”,主要介紹知名公司的品牌故事和最新的營銷方式,以報道的形式將公司故事包裝成為報道,成為原生廣告進行推廣。“科技”領域的子欄目“萬物”“游戲”提供多領域咨詢的“界面”商家提供了廣告推廣平臺。原生廣告成了“界面”營收的主要方式之一。
2.增值服務創新盈利模式
“界面”投入大量的原生廣告實際上是傳統媒體贏利模式的延續,利用注意力資源變現。但不同的是,“界面”的贏利模式并不僅僅靠廣告收入,而是主要靠為用戶提供多種增值服務創收。這些服務包括:“尤物”頻道的提供精品購物服務;摩爾金融提供專業咨詢服務;聯合自媒體聯盟推廣原生廣告服務;為公司和求職人群提供招聘信息的服務;“前輩”APP提供專業一對一收費咨詢服務;“活動”頻道組織售賣活動門票等。
“界面”作為新媒體發展的一個新形態,創新性推出了許多傳統媒體從未嘗試的商業實踐,在探索性經營實踐中,“界面”模式既體現出其創新性價值,也反映出了一些局限與不足。
為了適應新聞產品化發展,“界面”簡化了內容生產流程,采取事后監督的方式對內容產品質量進行把關。這樣的監督模式,雖然提高了內容生產的速度,但也容易產生內容質量不達標的問題,影響原創內容的質量。同時PGC/UGC模式的應用,引入了大量用戶的參與,缺乏對身份的審核和內容物的審核。“自有采編+眾包”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戶深度參與,為界面的原創新聞數量和質量提供了保障,增強了用戶黏性。但眾包的內容生產仍然難以從質量上、專業性、客觀性、態度中立等方面與傳統媒體保持可比性。
“界面”嘗試了諸多途徑加強與用戶之間的交流,提供不同的傳播途徑使用戶能夠直接參與到其生產經營互動中,以此增加用戶黏性。但是根據觀察發現,“界面”即使在高閱讀量的文章,其有效評論也較少。同時,互動渠道雖然開設了,但用戶參與程度不高,造成互動機制擱淺。
“界面”以開放平臺的方式不斷引入合作和信息,媒體格局將繼續擴大,但效果有待考察。“界面”的原創新聞以信息化資訊產品為主深度和高質量內容不足;提供的服務不斷完善,但落實情況不一。為追求原創內容的數量增長,其質量時有被質疑,新聞眾包效果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