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娟
(長江航運總醫院(武漢腦科醫院)急診部,湖北 武漢 430010)
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作用分析
高慧娟
(長江航運總醫院(武漢腦科醫院)急診部,湖北 武漢 430010)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腦卒中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對比兩組患者的呼救至院前急救時間、呼救至入院時間、住院時間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呼救至院前急救時間、呼救至入院時間、住院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為97.14%,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護理路徑能夠有效的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了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院前急救護理;腦卒中;作用
腦卒中又被稱為中風,是臨床上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而導致血管阻塞,因此造成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的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該疾病發病率與死亡率較高,若不及時進行處理,嚴重者可引起死亡[1]。選擇本院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效果十分顯著,具體見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腦卒中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的方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2例,年齡60~77歲,平均(65.36±2.48)歲。對照組中,男25例,女10例,年齡60~75歲,平均(64.85±2.4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中差異較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有(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救護車出診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幫患者建立人工呼吸道及靜脈通道。
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具體包括定制急救方案、觀察患者體征、做好急診準備。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呼救至院前急救時間、呼救至入院時間、住院時間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呼救至院前急救時間、呼救至入院時間、住院時間
觀察組患者呼救至院前急救時間為(16.31±6.38)min,呼救至入院時間為(30.76±9.14)min,住院時間為(10.06±1.33)天,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呼救至院前急救時間、呼救至入院時間、住院時間(±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呼救至院前急救時間、呼救至入院時間、住院時間(±s)
注:與對照組相比較(P<0.05)。
組別 n 呼救至院前急救時間(min) 呼救至入院時間(min) 住院時間(d)觀察組 35 16.31±6.38 30.76±9.14 10.06±1.33對照組 35 23.79±7.64 41.98±10.58 17.91±2.56
2.2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為97.14%,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腦卒中具有發病急、預后差等特點,腦細胞可出現永久性受損情況,該疾病具有不可逆性特征,救治時間與預后效果對患者的恢復有著重要作用[2]。經研究表明,腦卒中患者最佳救治時間為3~6 h,救治的時間越快患者的預后越好,因此,做好腦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護理尤為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給予腦卒中患者實施院前急救護理路徑,能夠有效的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救治時間,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具體情況包括以下幾個措施:
(1)由院內護理人員制定急救方案,并建立完善的接診措施,確保在接到急救電話的3 min以內趕到現場[3]。護理人員應在救護車上聯系患者家屬,并掌握患者的急救原因、病史、癥狀、疾病類型及發作時間等,判斷為腦卒中后通過電話將簡單的情況告知家屬。
(2)救護車在到達現場后,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瞳孔及精神面貌立即進行觀察,并采用GCS評分標準進行評估,再根據評分結果為患者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在患者抬入救護車時,應將患者的頭部抬高并向一側偏斜,若患者的各方面體征被預測為出血性腦卒中,可將患者頭部抬高30℃,由此來緩解腦水腫情況,因來院途中,患者的頭部與救護車前進方向相反,避免發生因急救車急剎車導致血液灌注受到再次損傷,在途中應由一名護理人員負責保護好患者的頭部[4]。
(3)在接到病情危急患者后,護士應立即通知送達醫院做好急診準備,需提前準備好急救所需的藥物及儀器,救護車上完成心電圖的采集、血糖值的測定、告知CT室應提前做好準備,并安排好各項事宜,有利于節約患者入院后的救治時間,能夠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5]。
通過本次研究數據,觀察組患者呼救至院前急救時間、呼救至入院時間、住院時間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為97.14%,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給予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可有效縮短患者入院的急救時間及住院時間,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 路 璐.院前急救護理在急性腦血管意外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2):147-148.
[2] 孫忠樑.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分析[J].醫學信息,2015,28(51):228.
[3] 馬 駿.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應用研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5):106-108.
[4] 李付儒,張 蕊.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8):73-75.
[5] 郭旸燚,湯 紅.急救護理用于急性腦卒中患者院前搶救的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6,3(4):71-72.
本文編輯:李 豆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相關情況 [n(%)]
消化內科疾病中,上消化道出血屬于較為危重的疾病之一,當患者的失血量超過1000 mL或者高于循環血量的20%時,就屬于大出血[2]。近年來,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有效做到止血以及預防再出血,但患者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主要原因為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發病時間較短,需要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以及護理[3]。
中醫護理學中主張“三分治,七分養”,在給予治療護理中,需要綜合應用望聞問切方式,對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等情況進行了解,而后給予針對性的中醫護理措施,在本組研究中,A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缺陷發生率與B組患者相比,二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A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顯著低于B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可以證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利用中醫護理方式,護理質量有明顯提升,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并發癥以及缺陷發生率均有所降低,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葛俏潔,楊丹東.中醫護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5):859-860.
[2] 姜瞡瞡.中醫護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母嬰世界,2015,11(4):259-259.
[3] 羅美文.中西醫結合護理措施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0):128-129.
本文編輯:李 豆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path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in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function analysis
GAO Hui-juan
(Brain hospital(wuhan)of the Yangtze river shipping general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Hubei Wuhan 430010,China)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02.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