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慧
(江蘇省興化市人民醫院,江蘇 興化 225700)
預防性護理干預對下肢骨折患者術后壓瘡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
孫 慧
(江蘇省興化市人民醫院,江蘇 興化 225700)
目的分析預防性護理干預對下肢骨折患者術后壓瘡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的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60例。對照組使用的是傳統的護理方式,而觀察組的患者使用的是預防性護理模式。結果兩組患者在住院時期壓瘡發生率、出院時期壓瘡發生率還有壓瘡預防措施了解程度的對比差異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下肢骨折患者使用預防性護理干預護理對其術后壓瘡及生活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有效的減少壓瘡的發生率。
預防性護理;下肢骨折;術后壓瘡;生活質量;影響
隨著醫學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針對預防和治療壓瘡也有所研究,同時也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下肢骨折患者發生術后壓瘡的發生率還是比較高,而且治療壓瘡所用的費用比預防壓瘡發生的費用要高昂的許多。所以,對于控制下肢骨折患者術后發生壓瘡以及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針對其預防壓瘡研究,主要是通過干預性護理讓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預防壓瘡健康知識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以此減少發生術后壓瘡的情況,從而有效的降低壓瘡的發生率。現選取我院12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術后護理發生壓瘡的資料進行整理和歸納,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的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60例。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25~79歲,平均年齡(49.31±5.32)歲;觀察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23~80歲,平均年齡(49.22±5.45)歲。而患者120例的骨折情況如下:發生股骨干骨折、脛腓骨骨折的患者各有40例和30例,發生股骨頸骨折患者36例,檢查發現有股骨粗隆間骨折情況的患者14例,將對照組和觀察組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的是傳統的護理方式,而觀察組的患者使用的是預防性護理模式。首先,要對兩組患者壓瘡情況進行一個詳細的了解,可以通過問卷的調查形式或者是護理人員對其術后壓瘡情況進行記錄,問卷可讓患者或者是患者的家屬自行填寫并上交到護理人員中,這一程序主要是為了了解患者以及家屬對于預防壓瘡護理知識的了解程度[1]。其次,經過第一步驟的調查研究,大多數的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于預防和治療壓瘡知識的了解較少,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治療接受治療的時候就開展預防壓瘡知識的宣傳,對照組患者進行傳統的護理方式,在患者術后進行一系列體征監測,定時查看骨折處[2]。最后,觀察組患者在傳統護理的方式上,要對患者以及患者技術宣傳預防壓瘡的健康知識,詳細講解,并發放壓瘡預防健康宣傳手冊,可以按照手冊內容講解,護理人員也可以根據自身的護理經驗結合宣傳手冊內容為患者進行講解,通過親身示范如何變換體位,還有進行三點式抬臀做法,在骨突出這樣墊好減壓墊、海綿墊,同時要做好皮膚清潔,以此確保患者良好的衛生環境[3]。還要叮囑患者半臥位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好不超過30 min,保證血液得到良性循環,并將床頭高度低于小于30度[4]。還要詳細介紹不正確的預防對策,比如局部按摩、清洗過于頻繁或者是使用刺激性的液體清洗等,這些都是形成壓瘡的因素,為患者講解壓瘡的危害性,還有如何增加營養,以便提供患者的身體體抗力[5]。除了營養護理,還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于術后出現不良的情緒,要及時的幫助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便讓患者配合治療,提高治愈率,降低手術出現壓瘡的發生率[6]。
1.3 護理觀察指標
主要是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出現壓瘡情況以及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經過問卷評定兩組患者的的生活質量以及護理的滿意程度,得分越高者表示生活質量程度越好;而患者的壓瘡發生的例數越多,則是表示患者并發癥情況越嚴重;最后會滿意程度使用的是問卷調查的方式,主要將問卷答案設置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評價標準,對其滿意程度進行統計,滿意率越高則是表示患者對護理方式的認可度就越高[7]。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的變化情況對比,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變化提高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兩組間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對比表(±s,分)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對比表(±s,分)
組別 n 護理前比分 護理后比分對照組 60 49.31±7.36 58.61±6.32觀察組 60 50.31±7.64 70.31±5.32
2.2 兩組患者壓瘡發生情況
兩組患者在經過手術治療后,對其進行不同方式的護理模式,對照組中發生壓瘡情況的患者有15例(25%);而觀察組中有2例發生壓瘡情況(3.3%)。明顯觀察組3.3%的壓瘡發生率小于對照組25%的壓瘡發生率,有效的降低其壓瘡的出現率,兩組的壓瘡發生率明顯存在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發生壓瘡情況對比(n,%)
2.3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
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方式以及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進行評價,其中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分別占有32例、10例和18例,總的護理滿意度為70%,而觀察組患者中評價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分別占有46例、10例和4例,而總的護理滿意度為93.3%。總之,觀察組患者中93.3%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70%的護理滿意度,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對比表 [n(%)]
骨折患者要經過長期的臥床休養,骨折手術后發生壓瘡的情況是很比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主要是因為長期的臥床休息導致患者的皮膚受到壓迫讓局部皮膚有血氧供應不良的情況出現,使得血液沒能得到良性的循環,進而患者伴有營養不良等狀況而引發了局限性的損害的結果。壓瘡的出現會讓患者感覺到疼痛,還會嚴重干擾到患者的正常生活質量,嚴重者會直接致殘,如果未得到及時的處理和抑制,還會因為感染因為全身的器官衰竭,最后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針對骨折患者做好臨床護理是具有非常重要意義,做好壓瘡預防工作,就是要做好相對應的預防工作,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
在本次研究中,將我院的下肢骨折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使用不同的護理方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傳統護理方式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壓瘡預防知識的講解,并且發放宣講手冊,以便患者再次進行學習,同時在患者入院期間開始記錄其生命體征并對其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展開個性化的營養護理模式和心理護理模式。分析患者發生壓瘡的原因,有助于幫助醫護人員對預防患者出現壓瘡情況做好每一步措施,還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力求具有個性化和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對患者進行護理;而且還通過宣講健康的預防知識,幫助患者和患者家屬對其預防工作樹立一個全面的正確的護理常識觀念,比如,壓瘡如何產生、壓瘡包括哪些癥狀、哪些是正確的壓瘡護理措施等內容,以避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出現預防盲點,適得其反,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健康;而營養護理模式,主要是為了幫助患者增強抵抗力,盡可能的回避骨折患者因為得到不足夠的營養而導致長時間無法愈合的情況,以此降低手術發生壓瘡的可能性;而心理護理模式則是經過心理疏導使得患者減輕心理壓力,緩解骨折患者的不良情緒,從而增加患者治療的配合度以便建立患者治療的自信心。從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來看,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3.3%,對照組的滿意度為70%,觀察組采用的預防性護理模式效果明顯是高于對照組使用傳統方式的護理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觀察組發壓瘡發生率為3.3%,而對照組壓瘡發生率是25%,觀察組患者術后發生壓瘡的幾率低于對照組術后發生壓瘡的幾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下肢骨折患者使用預防性護理干預護理對其術后壓瘡及生活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通過主動的預防護理模式,可有效的減少壓瘡的發生率,提升預后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值得推廣使用。
[1] 陳瓊芳,張海玲.預防性護理干預在下肢骨折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07):1354-1355.
[2] 郭海紅.預防性護理預防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術后壓瘡的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1):152-153.
[3] 王美云,曹玉萍.骨折術后預防壓瘡的護理干預[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15):1917-1918.
[4] 代燕芝,肖秋雙.淺談護理干預對下肢骨折患者壓瘡預防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7):2181-2182.
[5] 劉 娟,孔燕燕,劉冬嬌,李秋勁.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在高齡下肢骨折患者醫院獲得性壓瘡預防中的應用[J].中醫藥導報,2014,20(13):93-95.
[6] 謝有鳳.重癥肥胖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壓瘡的預防與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11):1708-1709.
[7] 韋美玉.護理干預在髖關節置換術后預防壓瘡中的應用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5):2147-2148.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2.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