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風
(鄭州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心理護理策略在心外科ICU患者的實施
陳國風
(鄭州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目的探討在心外科重癥監護病房(ICU)患者中實施心理護理策略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心外科ICU收治的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的45例患者給予ICU常規護理,觀察組的45例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策略,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緊張和焦慮狀態均有明顯改善,兩組患者SAS、SDS均明顯降低,與護理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心外科ICU患者中實施心理護理策略,有效改善患者緊張、焦慮等心理,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心理護理策略;心外科;ICU;實施效果;
心外科ICU病房是用于該科室中病情危重患者治療和監護,ICU病房的患者需接受多種強化治療,機體抵抗能力低下,這些均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和精神壓力[1]。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醫院心外科ICU接受治療90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探討在心外科ICU患者中實施心理護理策略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心外科ICU收治的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意識清楚,能自主回答問題,對本次研究知情且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入選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24~75歲,平均(52.4±2.5)歲;其中文化水平在中專以下的有14例,中專~大專的有25例,本科及以上的有6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在22~78歲,平均(53.4±2.8)歲;其中文化水平在中專以下的有15例,中專~大專的有24例,本科及以上的有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學歷等基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心外科ICU的常規護理方法。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策略,主要包括:①由于患者病情較重,家屬不能時常陪在身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護理人員需多和患者溝通,并給予相應的關愛和鼓勵,多和患者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提高信任度;通過傾聽患者的訴說,成功宣泄出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②給患者講解不良情緒對治療的影響,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治療。③及時告知患者的治療情況,便于患者配合治療;在護理過程中,尊重患者的想法,給予患者心理支持。
1.3 指標觀察
兩組患者均給予護理干預1周,在護理前后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況進行評分,同時應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本次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分成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SA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緊張和焦慮狀態均有明顯改善,兩組患者SAS、SDS均明顯降低,與護理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SAS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SAS評分比較(±s)
組別 n S A S S D 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4 5 6 5 . 5 ± 3 . 5 5 3 . 5 ± 2 . 6 6 8 . 1 ± 4 . 3 5 7 . 6 ± 3 . 8觀察組 4 5 6 5 . 2 ± 3 . 6 4 2 . 4 ± 2 . 4 6 9 . 0 ± 3 . 9 4 1 . 5 ± 2 . 6 P>0 . 0 5 <0 . 0 5 >0 . 0 5 <0 . 0 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為8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對于心外科ICU患者,病情危重,為了有效防止交叉污染,大部分是按照無陪護制度盡心護理,探視人員和時間均受嚴格限制,患者身邊缺乏親人的關懷和照顧,因此患者均由不同程度的孤獨心理,表現在情緒低落、沉默寡言、表情冷淡等[2]。另外患者面對疾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和焦慮心理,由于對環境的陌生,看到醫生忙碌的搶救等給人一種緊張、焦慮的心理。在治療過程中,多某些檢查的多次進行,清酒設備的應用等,增加患者的病情的恐懼感。部分患者伴有呼吸困難、心慌、手腳出汗等臨床癥狀,給患者的心理狀況和生理情況均帶來一定的影響[3]。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緊張和焦慮狀態均有明顯改善,兩組患者SAS、SDS均明顯降低,與護理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在心外科ICU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融入心理護理策略,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及時給予患者心理疏導,改善不良心理,改善護患關系,降低醫患矛盾發生率,提高臨床治愈率。
綜上所述,在心外科ICU患者中實施心理護理策略,有效改善患者緊張、焦慮等心理,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1] 林玉珍,高明珠,羅玉珍,等.個性化心理視頻干預在ICU患者心理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15(23):15-16.
[2] 張榮利,黃愛紅,鄭樹國.ICU危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護理的效果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21):3019-3020.
[3] 方美茹.ICU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心理護理[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B05):159-160.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2.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