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巖+李京梅



摘要:基于2000~2013年省際數據,運用靜態和動態面板模型分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FDI空間布局與我國主要工業污染物分布轉移的關系,進一步研究影響沿線FDI布局轉移的因素,得出結論:我國主要工業污染物分布轉移與沿線國家FDI空間布局正相關;環境規制強度、制造業中污染密集型行業集聚程度、勞動力工資水平等對沿線國家FDI空間布局影響顯著;沿線國家FDI在我國的地區布局具有顯著自我累積效應。從合理環境規制的制定實施、區域差異化利用外資等方面提出提高外資利用效率的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污染轉移;靜態動態面板分析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3.06
中圖分類號:F832.6;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7)03-0025-05
Abstract: The panel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FDI from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jor pollutants in our country in this paper. Then,it further explores the factors which may aff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FDI from these countries. Several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irstly, 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FDI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ollutants. Secondly, the intensity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pollution 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the level of wage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FDI. Thirdly,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FDI can be selfcumulative. At last, several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to enhanc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FDI.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pollution transfer;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anel analysis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互聯互通、經貿合作。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簡稱沿線國家)“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是“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的重要目的之一。自2000年以來雙方直接投資額不斷加大,其中中國實際利用沿線國家和地區直接投資總額由2000年的44.47億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104.03億美元①。大量沿線國家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給我國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存在環境隱患[1,2]。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助推雙方共同繁榮已成為當前重大課題,同時“綠色生產”“改善生態”“優化外資”均被列入“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沿線國家FDI布局是否會產生污染轉移?其布局轉移的影響因素有哪些?今后應如何引進外資、加強對外資的引導和管理才能實現經濟利益、環境效益的雙贏?這些問題理應成為“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中必須關注的議題。
1 文獻綜述
國外學者對FDI與東道國環境之間關系的研究主要形成兩種觀點。①“污染天堂”假說[3]:從污染規模角度講,FDI會加大東道國的工業生產規模,導致污染物排放增加、環境惡化;發達國家較高的環境使用成本使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向環境質量標準相對較低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發展中國家由此成為“污染避難所”;發展中國家持續下降的環保標準會出現“向底線競賽”的現象,FDI將使其環境狀況進一步惡化。②認為FDI有利于東道國環境改善[4]:其技術溢出效應會推動發展中國家進行綠色生產、節能減排;外商投資企業往往執行更嚴格的環保標準,會減少東道國的污染物排放量。國內學者對FDI與環境之間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FDI對單一環境要素的影響及對“污染避難所”假說的驗證[5]。關于FDI布局影響因素的分析,國內外學者一般采用問卷調查或通過經濟計量方法進行實證研究,市場、勞動力成本、集聚效應、技術因素等都會影響外資區位選擇[6,7]。
目前關于FDI與東道國環境之間關系的研究較多,但是缺乏針對沿線FDI、分析其布局轉移與我國污染轉移關系的研究;關于FDI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效應的研究較多,但是基于污染轉移和產業集聚視角進行國內產業結構尤其是外資相對集中的制造業行業結構對FDI布局轉移影響的研究較少;對工資效應的解釋存在片面性等。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基于我國2000~2013年省際數據
“一帶一路”最終規劃版共圈定了18個相關省份,考慮數據可得性及相關省市對外開放度,本文進行面板數據分析時涉及的省市包括天津市、遼寧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重慶市、云南省、陜西省共13個。
,運用靜態和動態面板模型分析沿線國家FDI空間布局與我國工業污染轉移的關系,并進一步探究影響沿線FDI布局轉移的因素、提出提高沿線外資利用效率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