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摘要]博物館庫房管理工作的科學與否決定著文物保存質量的好壞。當前,文物庫房管理過程中不斷產生出較多的新問題,且這些問題亟待需要解決。在這種形勢下,作為文物庫房管理人員,就必須更新管理理念,積極開發新的管理措施,確保歷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存。
[關鍵詞]文物保護;庫房管理;管理優化
[中圖分類號]G2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6)24-0067-02
文物是人類在漫長的社會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價值的歷史遺物或遺跡。博物館是存放文物的主要場所,博物館庫房的日常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文物的保存質量。在博物館的日常管理中,庫房管理屬于一個非常重要的管理環節。伴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博物館庫房管理工作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情況,社會也對博物館的庫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博物館文物庫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現階段,我國針對文物庫房管理領域所制定的法律法規,主要側重在藏品的管理制度與藏品庫房編制格式方面,對文物庫房管理工作未形成正式的法律法規條款,使得在類似的文物管理過程中缺乏統一性的參考標準,從而使文物庫房管理工作出現混亂的局面。這對藏品的保護極為不利。
缺乏安全意識是文物庫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國家加大了對文博事業的支持力度,投入了大批經費推動博物館建設。大多數新建博物館具有先進的消防設施與監控設施。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博物館庫房管理的難度,然而隨之而來的博物館文物庫房安全問題又擺在人們的面前。首先,過于依賴監控設施的安全保護方法,難以實現真正的安全保障。對此,只有采用人防和技防相結合方法,才可能產生良好的防范效果。其次,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參與文物庫房管理的人員存在著力量薄弱、專業知識匱乏等問題。最后,文物庫房的管理手段相對落后,可在進出庫房位置設置門磁開關外,還可利用密碼技術、指紋識別技術等,提高文物庫房的安全保障系數。此外,在文物外出參加展覽的過程中,還可以利用衛星定位技術,讓現代信息技術全程跟蹤文物動態情況,切實保障文物安全。
二、博物館文物庫房管理工作的優化措施
(一)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當前,屬于科技發展較快的時期,科學技術不斷向各個行業滲透。作為承擔博物館庫房管理的工作人員,應把握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引進更加先進的科技手段,使之成為庫房文物日常管理中的最佳助手。對此,有關人員應時刻關注著相關科技的最新發展動態,以便能夠及時對有關技術進行引進。如在博物館進出口通道上設置門磁開關、運用密碼技術,甚至使用精準度極高的指紋識別技術,提高博物館的安全管理水平。
在進行文物外出展覽過程中,可采用GPS定位技術,實現對文物的全程跟蹤。另外,利用該技術還能夠實現對文物流轉過程中的實時監控,從而達到有效防范文物運送途中發生意外的目的。
(二)增加資金投入,改善庫房的硬件條件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博物館都存在著庫房面積小、設施落后等問題。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博物館庫房信息化建設屬于當務之急。與此同時,為了擴大藏品的數量,還需加大針對征集文物經費的資金投入。在當前形勢下,由于資金問題而導致文物管理不達標的問題頻頻出現。如藏品的研究方面,由于資金問題,使得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得不到及時提高,未能對藏品的文化內涵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得藏品功能未能全面發揮。部分博物館文物管理中,由于資金短缺,使得很多文物的保存條件達不到要求的標準:除了文物的庫房面積不能達到國際化標準外,庫房內的現有設施無法實現恒溫、恒濕和良好通風的文物保存條件,這種情況若持續下去,則必將影響文物保護。所以,應增加針對文物保護的資金投入,擴大對庫房條件的改善工作,充分運用現代化管理方法與技術,切實加強博物館庫房管理工作。
(三)建立崗位責任制
因為文物的特殊性,所以在崗位責任配置與崗位人員配置方面必須具有科學性。在工作中,應采用非常嚴格的崗位職責制度,對相關人員進行獨立配置、分離操作,形成相互監督和相互制約的工作氛圍,以此防范個人業務中出現的紕漏行為。實行業務授權管理制度,經過授權的工作人員,需要嚴格根據授權范圍和業務流程的權限進行操作,未經授權人員,嚴禁直接接觸相關文物。同時,應對博物館內的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意識的培訓。只有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得到提升,工作人員才能夠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庫房管理,若出現安全隱患問題時,能在第一時間做出積極反應,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彌補。
(四)定期對文物進行檢查
對陳列中的文物,要制定定期的文物檢查制度。實行定期的文物檢查制度,并不是博物館每天或每月一次的文物例行檢查,而是按照文物的交接清單,對陳列文物進行全面的清點,并且做到對每件文物的清點準確無誤,確保物、賬相符。定期檢查的時間間隔以六個月一次為宜,但最長不能超過一年期限。為了防止蟲類或菌類對文物的破壞,還應由文物管理部門不定期對展廳文物進行檢查,若遇到異常現象時,需及時匯報,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防范。
(五)健全文物管理制度
為了提高文物的管理效率、防患文物資產的遺失,保證文物在保存期間盡量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文物單位可按照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制定一系列的文物保護制度文件,以此,實現文物日常管理過程中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
(六)進行嚴格的風險管控
作為文物管理部門,首先要認真執行國家針對文物管理制定的法律法規,然后對實物登記的具體方式進行逐步的完善,對每一件文物,從入庫開始,實行全程管理的方法。為了保證不丟失一件文物,除了要加強文物的日常管理,同時還要采用不定期盤點的方法進行保護。為了保證文物的安全,在博物館的選址方面,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而為了有效防范自然災害對文物的損壞,還應該對博物館內藏品實行定期的保養工作。另外,為了能夠實現對博物館文物的及時準確的保護,需要文物的收藏單位構建非常完善的管理體系,按照有關文物的性質、價值等,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方案。
(七)培養高素質專業管理人員
在博物館的管理中,除了要加強庫房管理,同時還應加大力度培養高素質的藏品管理人員。在當前形勢下,博物館的藏品管理人員大都存在文化程度偏低、使用現代管理設備的能力和技術較差的問題,部分管理人員因年齡偏大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慢。所以,亟需對這些人員進行培訓與再教育。部分新參加工作的人員,雖文化程度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較強,然而在藏品管理方面經驗匱乏,也是需要通過培訓,培養他們的日常管理能力。
三、構建信息化的管理體系
一是采用無線網絡與有線網絡結合使用的方法,讓網絡對文物庫房進行全覆蓋,這樣就極大地方便了管理人員對館內存放文物檔案的調閱和針對庫房資料的查閱與核對,使得相關的管理工作既節省了人力,同時又節省了時間。二是構建博物館的專用網站。因為網絡已成為大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通過建立博物館網站,能夠挖掘更多的可利用資源,通過更新入口的設置,能夠實現文物信息的持續更新。三是對高科技的數字化技術進行利用。由于博物館屬于進行文化交流的公共場所,所以作為庫管人員,在開展文物陳列的時候,應主動更新傳統觀念,積極將高科技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讓觀眾更加方便、更加清楚地實現對文物的了解。
四、結語
當前,博物館文物的庫房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為此,作為博物館的管理者,應高度重視博物館文物庫房管理工作,加大投入,切實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能,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提升文物庫房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惠民.淺談博物館文物庫房的管理措施[J].黑龍江史志,2015,(11).
[2]黃福康.博物館文物庫房標準的探討[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2,(S1).
[3]韓英.淺談博物館文物藏品的科學管理與保護[J].黑龍江史志,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