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莉++潘忠志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由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也與日俱增,許多改編影視劇在高職生中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不僅改變了高職生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也影響了他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模式和個性心理。本文就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對高職生的價值取向的影響進行探究,以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網絡文學;影視?。桓呗毶?;價值取向
作者簡介:趙莉(1978-),女,陜西勉縣人,本科學歷,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潘忠志(1969-),男,云南昭通人,研究生學歷,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6-0-02
一、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的現狀
近年來,改編熱門網絡文學,已經成為影視劇創作的一個捷徑。網絡文字轉向影視畫面,進而繼續擴大其作品本身的影響力似乎已是大勢所趨。影視行業規模的蓬勃發展,使網絡文學與影視改編的結合成為必然。網絡文學走向熒屏是不可抵擋的大趨勢,尤其是一些當紅的網絡小說。截止到2016年底,已有約300多部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版權售出,價格從數萬元到數千萬元不等。一些擁有龐大粉絲群的網絡文學作品(這種擁有潛在開發價值的知識財產在中國影視圈也稱為“IP”)被改編成影視劇之后,為商家帶來巨大商業利潤,同時也吸引不少青年讀者直接參與到文學創作及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的全過程中。根據調查分析,觀看改編影視劇的觀眾男女比重無顯著差異,且受眾范圍廣,但受眾主要為大學生,而高職生在其中的占比約為50%。
由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觀眾的參與度極高,因為影視劇的改編使得原著“粉絲”再度回歸,甚至絕對支持。從文字到畫面的轉換形式給予觀眾全新的視聽享受和新鮮感,在這個轉換過程中“粉絲”們會充滿期待。對高職學生而言,在對原著進行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再對改編的影視劇作品進行觀賞,不僅加深了其對作品表達思想內容的領悟,也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自然也影響了他們的價值觀的形成。對于高職思政教師而言,借助網絡文學和改編影視劇來積極組織和開展教學工作,也成為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樹立正確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方式。
二、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的優勢和劣勢
(1)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的優勢分析
網絡文學的自由寫作、閱讀和交流的優勢,正是網絡文學得以緣起的吸引力,在線的“三位一體”特色,是網絡媒介模式帶來的閱讀形式和文學存在形式的變革。其題材選擇自由,情節架構隨意,語言節奏明快,使閱讀呈現出新鮮的閱讀快感。并且,由于網絡小說作者是在業余時間為了悅己悅人而進行的創作,網絡文學所承載的內容及其表現形式與新興生活方式的關系比較密切,容易被年輕受眾接受。另一方面,取材熱門網絡小說,意味著已經先行贏取了一批受眾(喜歡該網絡小說的讀者)[1],因此很容易和網民的精神經歷引起情緒的共鳴。網絡小說改編成影視劇,也是當下文化語境下對文學的推廣最有效的途徑,它具有文學審美、教育和娛樂的功能。
同時是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劇作為大眾文化中十分重要的媒介,其功能和作用十分強大。文學和大眾文化的合流與互動,影視劇功不可沒。網絡小說改編成影視劇對于高職生而言,不僅僅是課余時間的休閑娛樂,也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學習媒介,更是當下的文化發展趨勢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無法繞開的重要內容。
(2)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的優勢探討
網絡文學在改編成影視劇的過程中,因為網絡文學的創作題材沒有限制,沒有約束。為了滿足讀者,作品中充斥著暴力、同性戀、色情等題材。網絡文學門檻較低,作者情緒化色彩濃厚,個人主義比較突出,悲觀厭世、及時享樂、攀比等觀念對讀者有誤導。對廣大的高職生的思想觀、價值觀形成可能產生負面影響,使他們沉迷于虛擬世界。并且網絡文學及其影視劇的通俗化的避免不了和商業的結合從而世俗化,而世俗化又造成了自由的誤解和濫用,語言的狂歡和污染,倫理的越界和墮落,導致思想受嘲弄,正義受調戲,偉大被調侃。連一些經典的作品也不能幸免。
同時,網絡文學的大眾化趨勢,也使得網絡文學被改編成影視劇以后,造成了精英意識的缺失,道德說教占主導地位。過于追求實利,以淺白為特色,沒有生活的積淀,激情有余而審美和社會價值不高,媚俗和從眾。大量的言情、懸疑、穿越題材雖擁有大量的觀眾,但是精品意識和經典意識淡化,只是淪為精神快餐。素質教育倡導的“善”和“美”,以及對個人價值的認同,表現較少,使文學作品本身對精神凈化的功能盡失,淪為粗俗化和商業化。
三、高職生價值觀形成的特點
價值觀是人們評價事物、評價人物的標準和原則。它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是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2];價值取向是價值哲學的重要范疇,是人們基于自身的價值觀在面對或者處理各種矛盾、沖突、關系時所持有的基本價值立場、價值態度以及所表現出來的基本價值傾向[3]。
高職學生由于文化知識基礎較薄弱,以及在校學習時間較短、校園文化氛圍較弱等因素,他們的自卑心理和厭學情緒較為突出,自我肯定和社會肯定都比較弱,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他們更容易親近網絡,從而逃避現實,在網絡中尋找自我的安慰和價值。而這一階段的高職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的關鍵時期,可塑性極強。社會大眾的流行意識影響,加上心理還不夠健全,心理的承受能力還有限,網絡文學的絕對自由平等的平民立場很容易滿足他們內心的需求,也很容易使辨別意識不明的高職生迷失,價值取向產生問題。
四、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對高職生價值取向的影響及對策
(1)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對高職生價值取向的影響
從2004年開始,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開始嶄露頭角,到近三年很火爆的《步步驚心》、《花千骨》、《羋月傳》、《后宮甄嬛傳》、《盜墓筆記》、《瑯琊榜》、《微微一笑很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等影視劇,都是網絡文學的佳作。大大地推動了網絡文學的發展,也吸引了廣大的高職生再次對網絡作品改編影視劇的解讀,并激發了許多學生創作的熱情和對生活的思考。
在網絡文學改編成電視劇的過程中,為了符合電視劇自身的特點和國家相關部門的規定,網絡文學改編的電視劇都逐漸地出現了娛樂化、產業化和商業化的趨向,從而也深深地影響了受眾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觀。
首先,在自由寫作的平臺上,高職學生能夠輕松地獲得成就感,可以隨心所欲地表達自我,增強了學生的信心,從而建立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而人生觀對價值觀有支配作用。網絡文學給高職生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平臺,使他們的信念提升到一個更高更優秀的層次。自由地表達,與時俱進都給他們了全新的感受和理解。其次,網絡文學沒有生硬地灌輸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對于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千人千面,每個人在作品面前理解是多元化的,是生動的,是發展的,有助于高職生形成獨立自主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最后,網絡文學的新銳的人格,有益于高職生確立成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網絡文學改編的電視劇,從最初的文字到影視劇公映,隨時要經歷受眾的檢驗。這些都有助于作者的成長,也有益于受眾價值取向的完善。
以《七月與安生》為例,作者悲涼地解讀了蒼白而宿命的愛情;《甄嬛傳》又過于地沉湎于個人不斷黑化從而登上權力巔峰的俗套;《花千骨》中大肆地宣揚了 “瑪麗蘇”情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過于渲染因果和輪回……這些熱門的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大多又局限于自我情感的流露,以及世俗人生中的小片段,缺乏深度和個人成長地覺醒和價值的審視。并且,網絡文學受世俗文化的影響,使得改編成影視劇以后,充斥著追求享樂,炫富,以及身體和情緒的不斷膨脹的描述,肆意地放縱自我的欲望,走向低俗化。而網絡文學的游戲化特性,在改編成影視劇的過程中,虛擬的部分對制作要求較高,游戲成為了人生的本質所在,因此,缺乏嚴肅的社會主題和責任意識,對于愛情也是以游戲的態度進行,游戲成了主導的價值取向,徹底地滑向了虛無主義,而淡化了文學觀念中深度模式、思想意義等最根本的價值取向,把文學的意義也建立在游戲性的基礎上。對于青年學生來說,對他們的價值取向形成的過程中產生了負面消極的影響。
(2)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對高職生價值取向的影響的對策
作為一名高職教師,我們不僅僅要多方面多角度地看待這個問題,并且要善于分析網絡文學及其影視劇對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的因素“善假于物也”。因此,特提出以下的對策:
①凈化網絡,嚴格網絡文學改編的標準
網絡文學的蓬勃發展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高職生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廣闊舞臺。不管是作為作者還是受眾,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使我們成長地有利因素。作為每一個高職生,更應該自覺抵制網絡低俗文化。社會需要提高網絡文學以及改編影視劇的道德觀標準,積極引導網絡文化向積極健康的方面發展。
②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充實高職生精神生活
高職生之所以沉溺于網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逃避現實。應該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生活實踐,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價值的認同感,從而充實高職生的精神生活,形成健康發展的價值取向。
③增加審美教育的人文素養熏陶,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水平
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高職教育也不能忽視美育。只有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引導學生辯證看待網絡影視劇,才能形成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價值取向,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④靈活教學手段,引導高職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價值取向
根據高職學生自身成長的特點和職業需求,在教學過程中,高職教師對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要學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并且要立足于現實,有深度,有獨立思考的精神幫學生進行鑒別,不盲目從眾,不隨波逐流,不拘泥于自我,保持寬闊的胸懷和偉大的情懷,從網絡文學中汲取營養輔助自身的教學,推進學生價值取向的成熟和健康。
五、小結
網絡迅速發展,網絡文學及其改編的影視劇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必然影響高職學生的價值取向,身為高職教師,要本著職業教育的特點和精神,靈活地借鑒網絡文學及其改編電視劇的優勢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為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孟欣.談網絡小說與文學作品推廣[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5):28.
[2]曲秀國.淺論群眾文化在價值引領方面的作用[J].人文天下,2015(11):69-7.
[3]李昌駿.職業技術教育學研究生培養目的的價值沖突分析[J].赤子,2015(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