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兵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的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市場可以說是瞬息萬變,而且往往不可預知,這就意味著企業的發展存在著巨大的風險。企業在面臨風險時往往表現為財務狀況急劇惡化,資金運行出現問題。這就要求企業在發展中能夠重視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機制建設,健全財務預警體系。在分析實際工作中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后,提出一些建議,以期能夠對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建立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33-0102-02
財務安全、健康地運行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下,企業如何正確應對風險以及有效地防范財務危機是企業財務管理應該重視的問題。財務健康是企業發展的命脈,因此一旦企業財務出現問題,對于企業的發展將是致命的。所以,建立健全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不僅有利于解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還能幫助企業及早發現問題,及時轉變發展戰略。
一、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信息失真
現代企業由于市場競爭壓力大,往往重視生產和銷售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財務人員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往往會造成企業財務人員工作能力較差、業務水平較低的情況。在企業中,財務管理人員主要以初級會計師為主,缺少較高水平的會計人員。另一方面,一些資歷較深的會計師缺乏現代會計理論知識和實踐,風險意識較差。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財務管理專業水平較低下,對于會計核算和風險評估工作難以保證其專業性和嚴格度。這樣就很難在企業會計報表中反映出企業真實的經營情況和盈利水平,財務信息失真成為普遍現象,導致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難以提高,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二)指標體系不健全
市場經濟發展處于初級階段時,各項經濟衡量指標建設不夠完善,因而間接地影響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指標體系建立。企業在進行財務狀況考核和預測過程中,由于缺乏固定的指標和數據作為支持,因此難以進行有效的風險評估,只是對日常數據以及企業的利潤、負債等方面的數據進行分析,這并不能夠完全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難以對企業財務危機進行有效的分析和預警,因此就難以進行風險防范體系的建立。
(三)管理機制不完善
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的建立缺乏理論指導和完善的管理機制。這樣就造成了企業不能建立有效的財務預警管理,缺乏信息機制的統一。首先,在企業管理層方面,對于企業財務管理預警機制有著認識偏差,對于財務危機往往存在著巨大的僥幸心理。其次,在建立財務管理預警機制的企業中往往會出現對于預警體制的監督和管理缺乏重視,不能夠及時進行企業財務危機處理并吸取教訓。財務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往往限制了預警體系的發揮,使得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
(四)缺乏嚴格的財務內控機制
財務風險伴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是市場經濟競爭的產物。對于現代企業而言,建立和健全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機制是非常重要的。內部控制不僅能夠有效地分析和管理資金流向,而且能夠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并進行監督,對于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建立和發揮有著巨大的幫助作用。
二、建立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的措施
(一)全面分析財務危機影響因素
在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建立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建立財務危機分析機制,通過分析各項影響因素,進行綜合整理,并盡早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將危險系數降低。其次,為了加強企業財務管理預警功能,企業應該對管理方式、經營方式進行考核和提升,對本行業的市場情況及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對國家政策和當前宏觀調控進行綜合的考量。再次,在結合企業發展和經營的實際狀況后,根據國家相關法律對企業財務管理預警機制進行設計和完善,要能夠基本保證預警機制的穩定性和可行性。并對優秀企業的預警機制進行學習和分析,但不能盲目地模仿。
(二)加強財務危機指標體系建設
在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建設過程中,還應該進行數據分析的理論性學習以及相關新理論知識的學習,綜合考量多方面的數據,能夠對數據變化有敏感的反應,將數據分析做到及時化和準確化,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最真實的數據支撐。因此,在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建立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將企業發展中所涉及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例如將安全邊際率、資產銷售情況、產品收益率等數據內容作為企業財務預警體系的參考內容,以及將企業的獲利能力和營運能力納入財務預警體系的數據參考指標[1]。數據指標的完善,不僅能夠彌補當前企業財務預警體系的不足,而且能夠增強企業財務管理指標的考核。這樣有利于提高財務管理預警體系的準確性和實效性,增加企業對于前者危機的預警能力,提高企業決策的科學性,最終實現提高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目標。
(三)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機制
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的有效實施,依賴于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企業管理內部控制機制能夠增強企業財務管理預警體系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首先,企業內部管理控制要配備合適的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進行合理的安排和管控,監督工作的開展。其次,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并加強監督。再次,不僅要對內部控制管理人員進行有效的監督,還應該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有效的監督。不僅如此,還應該從根本上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能力和職業操守,能夠保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高效、準確地進行,通過財務報表能夠反映企業的運營情況,最終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性[2]。最后,企業還應該建立明晰的責任機制,對日常工作的管理和分配進行問責制,保證工作順利實施。
(四)創立科學的投資決策程序
科學的決策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預警主要包括財務目標的合理設定,以及正確地識別和評價財務風險,并對財務方案進行實施與控制。企業在制定財務管理目標時,應該切實考慮自身情況,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相一致,平衡企業收益與風險。同時,還要不斷加強企業管理層的決策能力,并完善決策的科學化、規范化程序。
三、總結
經濟危機對于企業發展有著致命的影響,為了有效預防企業經濟危機的出現,構建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是提高企業風險意識的有效途徑,可以避免企業財務危機的發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