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志兵
摘 要:高校承擔培養人才的主要任務,提高人才素質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高校輔導員為大學生的引導者,對大學生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作用,高校應加強對輔導員的選拔任用以及發揮輔導員的作用,因此,輔導員行為、認識、專業對大學生有明顯教育作用,決定著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高校 輔導員 發揮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1(b)-0155-02
社會需要人才資源,高等學校按社會需求制定人才培養規劃,但如何培養人才以及怎么做成為當前探討的主題,高校大學生思想進步,個人意識、行為方式也各有特點;應重視輔導員的崗位職責作用,綜合利用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提高大學生的專業素質、思想素質,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1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彰顯輔導員的基礎作用
高校應把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長期的主要任務,也是推進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輔導員加強對學生行為規范教育,著力提高輔導員的思想業務素質也就成為必然。
輔導員的中堅力量是推進學生管理的重要環節。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教育者,應認識到學生管理的重要性,加強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分析形勢,明確任務,加強對大學生的學習、行為、思想的過程教育,培養學生應具有的基本專業素質,推進學生管理工作,創造條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達到人才與社會的需求相符。
輔導員的思想素質是推進學生管理的內在需要。加強師生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的基本要素。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直接管理者,要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行為動態,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就對輔導員的思想素質提出更高要求,加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教育,為學生管理提供思想理論基礎。
輔導員的業務素質是推進學生管理的必然要求。大學生個體意識較強,通過對學生的教育,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輔導員應掌握學生管理的基本理論,研究對大學生的管理方法,把握學生的行為規則,做到管理方法適合學生特點,管理過程應結合學生所學專業,思想行為狀況,增強思想理論基礎,有利于提高工作成效。
2 注重大學生素質教育,突顯輔導員的引導作用
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為社會提供各類專業人才,教育引導學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要求學生應具備的思想理論知識,增強學習效果,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行為教育,提高大學生主動意識。意識決定人的行為,指導人的行動,大學生有些方面還需要教育引導,集體觀念需要增強,教育引導學生加強合作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提高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認識,正確認識到知識、人才、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增強對專業理論的應用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把學好專業知識作為提高素質的內在需要。
通過專業教育,增強大學生的理論素質。高校專業廣泛,各專業要求有所不同,讓大學生明確各專業課的基本要求,引導大學生如何學好專業知識,拓寬學生對專業的認識,鼓勵大學生注重專業理論學習,明確努力方向,做到學以致用,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通過專業運用,提高大學生的業務素質。理論是專業應用的基礎,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有計劃、有目標參與實踐運用,在學好專業理論的同時,還應與實踐相結合,善于引導學生注意學習方法,掌握對理論的實際運用,做到以理論提高業務素質,讓學生對理論知識有新的認識,引導學生的創新意識。
3 推進大學生的學風建設,發揮輔導員的激勵作用
高校學風建設是對學生行為教育的主要體現,也是能否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要方面,好的學風對推進學校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學校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形成學校辦學的基本要求。如加強學生管理制度教育,用模范人物的激勵,讓大學生明確該怎么做,形成學生要求進步的氛圍。(1)推廣優秀大學生的模范作用。優秀大學生起著表率作用,這也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對人的行為有推動作用,通過優秀大學生的評選,激勵學生加強專業學習,提升思想理論素質;(2)拓寬大學生的知識面。知識要靠積累,也要靠努力才能獲得,結合所學專業開展以知識競賽、演講等形式教育,要求學生不斷拓寬知識,遵守學習制度,規范行為意識,提高能力素質;(3)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高校的人才培養與社會相符,體現人才的作用,形成人才資源推進社會進步,高校的職能作用得到體現,提高大學的社會效益;(4)推廣專業理論運用。為增強高校的社會作用,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為主要著力點,通過增強學生的專業基礎、思想素質、理論基礎、社會運用、創新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引導,實現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5)創造條件形成人才資源。利用校園內各種有利資源,運用好大學理念、行為教育、教學資源,培養能適應社會的人才,推進人才資源的社會作用,成為推進科技進步的智力資源。
4 進一步增強學生集體觀念,突出輔導員的主體作用
對學生的管理應注意方式方法,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加強對學生管理制度的教育,推動學生遵守行為規范。(1)建立輔導員工作機制,明確主體作用。按照崗位職責要求,對學生進行思想、行為、專業素質教育,著力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2)建立輔導員溝通機制,明確學生動態。定期指導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狀況,增強學生集體觀念,加強與學生溝通,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鼓勵學生要有集體榮譽感,同時為學生專業知識提供指導;(3)建立輔導員評價機制,有利于推進工作。學生的個體意識較強,遇到問題要有述說渠道,建立協調評議機制,及時處理相關問題,增強學生的主動意識。
5 加強學生管理制度建設,形成輔導員的帶動作用
高校的辦學要與社會需求相結合,根據學校的辦學特點制定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推進學生工作制度的建設,形成輔導員隊伍的選拔任用機制,為輔導員作用的發揮構建長效機制。(1)制定輔導員的選拔任用標準。學生管理工作體現著學校的辦學質量,也是保持高校穩定的重要方面,因此,輔導員的選拔要適合學生的專業狀況,如:學生的基本素質、專業的培養方向等方面,制定出選拔任用標準;(2)增強輔導員工作成效。配備符合學生管理需要的輔導員隊伍,有利于體現輔導員的作用,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作出努力;(3)帶動學生工作創新。建立輔導員工作運行機制,拓寬形式,創新方法,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成效,推進高校各項工作取得進步;(4)著力構建良好的校園環境。以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為契機,對高校制度建設進行長遠規劃,提高制度的運行質量,帶動大學理念的創新,讓大學生遵守校園行為規范,能力得到加強,認知獲得提升;(5)推進人才資源的形成。人才資源是推進社會進步的主導力量,也是提高大學綜合水平的主要因素。應注重人才資源的社會運用價值,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滿足社會對不同專業人才的需求,推進人才資源的合理利用,把人才資源的質量作為評價學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也能體現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為出發點,加強大學生的思想理論、行為規范、專業運用等方面的教育,以加強制度建設推進黨建工作,實現對人的行為可預見,規范各項工作協調有序。著力加強學生管理,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建立人才資源的考核標準,提高人才資源的質量,為社會進步提供智力資源,構建人才資源形成的良好氛圍,加強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推進大學向更高水平邁進。
參考文獻
[1]王潁,趙云峰,許靜.淺議高校輔導員在“立德樹人”工作中的作用[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100-103.
[2]尹健偉.淺議高校輔導員的地位和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3):165.
[3]梁輝,高慧云,王洪.淺議高校輔導員的心理撫慰作用[J].教育藝術,2006(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