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樺
【摘要】供應鏈管理的發展經歷了單一企業內部一體化管理、企業間戰略性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以及網絡化價值鏈的協作過程幾個階段。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競爭愈加激烈。現在的競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企業之間,而是企業所在供應鏈的整體的競爭。企業是經濟中鮮活的元素,通過不斷的創新提升了整個供應鏈系統的效率。而在這一過程中,技術的進步提供了有力支撐。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 企業創新
2016年11月11日,天貓淘寶“雙十一”狂歡節用了不到7分鐘就突破了100億元的成交額。阿里巴巴“雙十一”全天成交額達到1207億人民幣,再次刷新了記錄。如今在中國,“雙十一”已成為全民購物的節日。無論線上線下,“雙十一”當天的購物優惠活動比比皆是,而支撐這場狂歡的則是物流與供應鏈的快速發展。
很多人對于物流的理解來自于在網絡上購買商品后快遞員將商品送到家門口的過程。實際上,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供應鏈過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環。那么什么是供應鏈管理呢?在《供應鏈設計與管理:概念、戰略與案例研究》一書中,作者將供應鏈管理定義為:用于有效集成供應商、制造商、倉庫與商店的一系列方法,通過這些方法,使生產出來的商品能以恰當的數量,在恰當的時間,被送往恰當的地點,從而實現在滿足服務水平要求的同時使系統的成本最小化。[1]
通過作者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到,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在滿足服務水平的同時使得整個系統的成本最小化,而目標的實現與確定商品的數量、時間及地點的選擇息息相關。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不僅僅是企業內部不同部門的運作協調整合,更是整個供應鏈上各個企業之間的戰略性協作。它以系統中核心企業為中心,將系統中的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資金流加以整合利用,從而優化系統的運作效率來提升整個系統的競爭力并實現更多的價值增值。
供應鏈管理的發展經歷幾個階段。早期的供應鏈實際上是單一企業內部的一體化管理形成的過程。通過整合自身不同部門間的協作,從而優化采購、生產、倉儲、運輸的過程來提降低企業自身的成本、提高運作的效率。隨著人們對供應鏈認識的不斷加深,供應鏈系統的鏈條被不斷拓展。它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企業,而是轉向于企業間的合作,企業的上下游逐漸被納入進來。一個完整的供應鏈鏈條包含了核心企業、核心企業上游的供應商、核心企業上游供應商的供應商、核心企業下游的用戶、核心企業下游用戶的用戶,整個鏈條也由線性逐漸趨于網絡化。至此,供應鏈已成為價值鏈的協作過程。
企業在對供應鏈認識加深的同時,通過不斷地開創新型生產管理方法、培養戰略性合作伙伴、進行技術革新、創新商業經營模式等方式,提升了整個供應鏈體系的效率,實現了價值增值。
二十世紀中期,豐田公司開始實行JIT(Just in Time)模式進行生產,即準時制造。這種模式是以市場的需求作為導向,區別于以往大批量生產線的生產,通過有效的組織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將所需的物料在所需的時點以需求的數量來生產。準時制造模式是一種拉動式的生產模式,它以后端的需求為出發點,來依次拉動前端工序的生產。這種方式與傳統的生產方式相比,優化了生產,減少了庫存,使得企業內部的運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并有效的控制了成本。
到了二十世紀后期,全球經濟的競爭愈加激烈。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局限于優化企業自身的運作,而為了適應競爭的需求,許多企業都同時將自身成本的降低與供應鏈中合作企業的成本降低作為目標。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共享使得這一目標變為可能。通過建立戰略性合作伙伴關系,供應鏈中的合作企業采用信息共享的方式進行協作。零售商將自己實時的銷售數據開放給供應商,使其可以更好地預測零售商的銷售需求并將提前期縮短。這便是沃爾瑪與寶潔建立的戰略性合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作為供應商的寶潔公司通過信息系統對零售商沃爾瑪的商品銷量、庫存等信息進行分析,采用連續補充庫存的方式,小量多次地連續補充庫存,使得企業雙方的庫存量得到優化,以達到供應鏈系統中庫存的最小化。沃爾瑪與寶潔進行了深入、全面地合作,涉及了信息系統、客戶關系、倉儲、物流等方面,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供應鏈整體的成本、提高了整個供應鏈的運行效率。這種供應鏈中合作企業的戰略性合作伙伴關系提高了供應鏈整體的競爭力,實現了雙方企業間的共贏。
二十一世紀是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時期,企業競爭已經成為了供應鏈的競爭。近年來,中國的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人們越來越習慣于電子商務所帶來的快捷性及便利性。電子商務企業的不斷創新使得企業自身及企業所在的供應鏈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加,為整個供應鏈網絡實現價值增值。
如今,“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已經成為舉國同慶的節日。在電商迅速發展的今天,誰能夠更好地整合供應鏈網絡中的各個環節、優化操作流程、提高運作效率誰便贏得了客戶贏得了商機。在網絡購物的時候很多人以收到貨物的時效性作為選擇標準,而京東以自建物流為基礎推出了211限時達、次日達、夜間配等服務,使得其成為一些客戶的首選。自2007年起,京東開始自建物流,布局倉儲、運輸。目前京東已有上百個大型倉庫,倉庫占地面積已逾百萬。其配送站點多達兩千多個,并同時擁有上千個自提點,覆蓋了近兩千個縣區。京東在上海建成的“亞洲一號”倉庫采用了國際領先的自動化物流設備,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在物流基礎建設的同時,京東采用先進的技術以及科學的管理法不斷優化供應鏈系統內的運作。京東大量使用物聯網技術,在倉儲操作過程中,提高了分揀效率、使客戶等待時間大幅縮短,同時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使得人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在配送過程中,一方面后臺管理人員可以即時監控物流車輛的運行狀況,另一方面,形成的可視化商品運輸信息給客戶帶來良好體驗,與此同時所有收集來的運輸數據信息可以用于分析以便優化今后的配送流程。在供應鏈前端的計劃,京東通過大數據的運用,設計采用不同模型來進行需求預測、價格預算等,同時進行整體庫存分析實現自動補貨與自動調撥。在與供應商的合作上,京東采用了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即協同式供應鏈庫存管理,實現了供應鏈的協同采購與供應商的協同管理,與供應商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在科學技術不斷革新的今天,京東利用科技的發展不停創新,打造智能化供應鏈體系。在大數據的驅動下,京東基于分析行業、合作伙伴及自身的數據,預測消費的趨勢從而確定采購的品種與數量,實現選品戰略的智能化。通過利潤最大化的考慮,分析庫存周轉與處理來實現智慧定價。日前,京東宣布成立Y事業部,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實現供應鏈的智能化并驅動零售的革新。在技術創新的支持下,京東已成功解決了供應鏈管理中的幾個關鍵問題:配送網絡配置、配送戰略、庫存控制、戰略伙伴、信息技術、智能定價等。先進的技術與企業的創新使整個供應鏈網絡的運作得到優化,平衡了成本與效率,使供應鏈不斷創造新的價值。
近年來供應鏈管理還衍生出了一種新的業務模式,供應鏈金融。在供應鏈中一般存在一個處于主導地位的核心企業與許多處于從屬地位的中小企業組成。供應鏈金融以一種新的模式將以往對單一企業的信用進行評價改變為以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為依托對整個供應鏈體系進行信用評價,創造性地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減少對供應鏈中資金流的影響,從而提升整體供應鏈的運作效率。
供應鏈管理發展至今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日益激烈的競爭使得供應鏈中的企業協作越來越緊密。以往單一企業間的競爭逐漸演化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現在單個企業無法在競爭中獲得更多的利益,而我們也不可以再孤立地考慮問題。信息技術的革新使得供應鏈中的企業實現了信息共享,云計算、大數據等業務的發展使得供應鏈管理一步步走向智能化。供應鏈中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各自的職能界限越來越模糊,供應鏈的整體利益越來越重要。技術進步推動供應鏈管理發展的同時,企業的創新也在不斷優化供應鏈的效率。在供應鏈管理發展過程當中,新型的生產管理方法和策略不斷被創造,從準時制造精益生產到建立戰略性合作伙伴關系,從供應商管理庫存到協同式供應鏈庫存管理。每一次創新帶來的都是供應鏈管理的新的突破,使得供應鏈運作不斷優化,供應鏈的整體成本不斷降低,供應鏈中的企業實現共贏。
現在當我們坐在電腦前或是使用移動終端,便可以為自己在網絡上以優惠的價格選購心儀的商品,并享受著快捷的配送服務。這背后便是協同企業高效的供應鏈管理為我們帶來的便利生活。
參考文獻
[1]David Simchi-Levi等著,季建華、邵曉峰譯,供應鏈設計與管理:概念、戰略與案例研究(第3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2]Donald J.Bowersox等著,馬士華等譯,供應鏈物流管理(原書第3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年.
[3]Ronald H.Ballou著,王曉東,胡瑞娟等譯,企業物流管理:供應鏈的規劃組織和控制(第二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
[4]宋華,供應鏈金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