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濤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集團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在企業集團化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加強企業監管力度,特別是財務監管力度。實行財務集中管控模式,對于企業來講,收效顯著。本文主要論述了財務集中管控模式的概念,介紹在集中管控模式下的企業會計機構,以及會計機構的職能設置,以便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幫助企業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財務集中 管控模式 會計機構 職能設置
伴隨著企業集團化進程的加快,企業機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怎樣使越來越龐大的企業財務在統一的管理下高效運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是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的一個問題。順勢而生的企業財務集中管控模式,是現在得到企業大力追捧的一種管理模式,它以合理高效的優勢迅速占領了市場。
一、什么是財務集中管控模式
集中管控,就是將權利集中到一起的,統一行使的一種管理方式。財務的集中管控,就是將財務會計核算和管理工作進行集中匯總,以金字塔的模式進行排列組合,只有立于金字塔頂端的階層才有權利下達命令。在這種管控模式之下,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集中到一起,不管是資金還是財務決定都統一化進行,達到財務核算統一的目的。
當前,財務集中管控模式成為集團公司關注的首要問題,說到底,財務集中管控模式是針對公司財務運營的一種集權模式,這種模式有優點也有一定的缺點。優點就是能夠集上下合力,共同完成公司的運營目標。缺點就是很難做到決策民主,一些好的意見建議被拒之門外。因此,在設置財務集中管控模式的時候,要注意兩點原則。第一,采用集中管控模式時,集權力度、集權水平和分權程度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了既能統一決策,又能民主評議。第二,在執行財務集中管控的模式之下,是否能夠做到企業整體結構的維持,是否發揮了正面的促進作用,是否能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發展。
如果能夠滿足上面的兩點要求,那么就說明采用財務集中管控模式是適合這個企業的。對于財務集中管控模式的運用,目前最為常見的形式就是財務企業形式。這種形式能夠確保有一個固定的決策中心,在決策的同時,企業還能從事多種金融活動,比如進行投融資,或者開展閑置項目等。在這種企業形式之下,集團的資金流動加快,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集中管控模式下的會計機構
(一)會計機構的設立要求
會計機構的設立從根本上說是為企業的發展服務,對企業的資本負責,因此,會計機構的設立原則首先要與企業的戰略目標一致,保證企業目標的達成。
另外,會計機構的職責就是進行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因此機構設立必須以工作的實際內容為基礎,規范、有效地開展財務預算與財務結算等財務工作并及時進行評價反饋,保證決策與財務的雙向監督,強化企業管理。
(二)會計機構的設立原則
會計機構的設立原則簡單地說就是統籌兼顧、上傳下達。通俗點解釋,就是使各個子公司在集團授予的固定權限下運行,集團幫助子公司進行財務管理決定、承擔相應的決策風險。
(三)會計機構的設立目標
會計機構的設立目標就是使整個集團的財務管理保持上下一致,使整個集團公司朝著企業發展的大方向前進,使子公司的發展為集團服務。
(四)會計機構的細化分組
作為集團公司的銜接部門,會計機構聯系著生產部門、銷售部門、后勤部門等相關部門,關系著企業能否正常運營。因此應該將會計機構的職能進行細化,將整個部門分為會計、資金和預算三個小組。
1.會計小組。主要負責會計核算工作。既包括整個集團的會計核算,又包括對下屬子公司會計核算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2.資金小組。主要負責管理企業資金。包括建立資金管理制度,建立集團投資風險預警系統,對集團的資金運行進行監控管理和風險評估,結合企業的運營目標和發展愿景,建立適合企業發展各項資金管理制度。
3.預算小組。主要負責根據上一階段的企業發展和經營狀況,制定下一階段的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方案,對公司的各種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為企業發展提供計劃和指導。與此同時,指導子公司進行財務預算指導,完善子公司的財務預算體系,幫助子公司科學合理地發展。
三、會計機構的職能
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部分,會計機構的職能覆蓋面廣,規模大,與企業的每個部門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綜合來講,企業會計機構的職能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管理及核算職能
會計機構負責整個集團公司財務的管理,需要統計整個集團公司的會計報表、整理財會信息、管理財務檔案等具體工作,與企業各個部門聯系緊密。企業只有根據自身運營情況,制定相應的會計機構職能標準,同時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才能逐步提高企業的財務集中管控水平。
(二)投資管理職能
投資,是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收益來源,不管是投資之前的項目考察和具體數據分析,還是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都需要會計機構的整體規劃。只有堅持會計機構對投資的管控職能,才能保證企業按照“統籌管理,各自負責”的標準正常運行。
(三)風險防控職能
會計部門掌握整個公司的財務運行,需要辨別企業的投資風險,建立監控和預警機制。注意收集投資風險信號,避免企業在盲目投資中蒙受風險。另外,集團公司對于下屬財務公司的財務運行狀況也應有監控職能,要經常性地分析子公司財務運行狀況,指導子公司發展。
(四)預算管理職能
通過對我國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的學習掌握,依據企業自身運營情況,創建企業生產、發展、管理、運營的相關計劃,并將此計劃向下傳達到下屬分公司,使下屬分公司能夠根據集團總公司的規劃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適合自身發展的預算管理制度。下屬分公司將制定出的預算管理制度上報,如果得到集團總公司的批復認可,就可以認定為分公司下一階段的運營預算,在此范圍內進行資本活動。
(五)基金管控職能
基金管控職能要求會計機構集中管理企業的內部資金,對資金進行統一管控,合理地調整分配所有的資金。這就要求企業內部組織一定要第一時間將所有的資金收益交給集團,接受集團的指揮領導。同時,集團掌握著下屬企業的資金狀況,就有義務對下屬企業進行指導和監管,幫助下屬企業更好地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經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市場競爭白熱化,企業如果想在這種經濟環境中不斷發展,就必須及時調整戰略布局,調整企業結構。財務管理模式是企業機構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改革首先需要考慮的層面,采用財務集中管控模式的企業,能夠有力地降低市場風險,增加企業受益,助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因此,如何科學有效地利用財務集中管控模式,如果設置會計機構和職能,是值得每一位相關人員深入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薛行生.論財務集中管控模式下會計機構及職能設置[J].商,2014,(3):140-140.
[2]史斌.論財務集中管控模式下會計機構及職能設置[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2):88-89.
[3]羅影怡.試論財務集中管控模式下會計機構及職能設置[J].會計之友,2011,(16):126-128.
[4]謝立.試論財務集中管控模式下會計機構及職能設置[J].會計之友,2011,(16):122-125.
[5]薛行生.論財務集中管控模式下會計機構及職能設置[J].商,2014,(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