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晨
黨的十七大提出“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創業教育成為職業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強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加強在校學生創業教育,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意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在職業學校以學生社團為載體開展創業教育活動是實施創業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徑。
正是政府在創業扶持政策上的加碼,為致力于將創意變為現實的人——創客(Maker)實現自我價值提供了適合的環境和土壤。而我校的大學生創業園,則正好承擔起眾創空間、創客孵化器的重要職能,那些以“創意創業社團”形式組建的團隊,實際上就是新時期的創客。
一、以學生社團為載體開展創業教育的實踐
我校創業園建筑面積達1萬余平米,設有創業園管理辦公室,功能致力于全面深化學校創業教育,鼓勵和扶持學生創業項目,提供各類創業培訓、咨詢、指導、扶持等孵化管理服務,并在一定程度上輻射科教創新區周邊高校,滿足區內大學生創業需求。目前基地一、二層為學生創業項目入駐區,免費為學生創業提供場地開展實踐經營,先后引進學生創業項目55家,行業類型涉及快速消費、文化創新、新興技術等領域。自創業園創辦以來,我們積極組織開展大學生創業活動,提供各類創業培訓、咨詢、指導、扶持等孵化管理服務。
學校創業園積極貫徹省、市、區各級人社部門《關于開展創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的文件精神,積極籌備高校就業創業指導站和大學生創業園的創建評估工作,于2013年3月被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蘇州市高校就業創業指導站,于2013年11月先后被蘇州工業園區勞動與社會保障局、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蘇州工業園區首家大學生創業園以及2013年度蘇州市大學生創業園和蘇州市校園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于2016年10月被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認定為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園。
1.依托創業型社團深化創業課程開設。學校創業課程分為兩塊,一塊是學校創新創業教師團隊自主開發的“贏在三創”課程,主要為各專業學生系統介紹創新、創業、創優的知識點;另一塊是與市創業指導中心合作開設的創業模擬實訓公選課程,邀請光華慈善基金會培訓講師為創業型社團學生開設,將課程建設融入社團管理,社團學生負責課程的宣傳、報名工作。所有學習創業模擬實訓公選課程的同學可獲相應公選課學分,并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學員憑合格證畢業后在當地創業自辦實體的,除享受稅收減免政策外,還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社會保險補貼政策。
2.依托創業型社團承辦創業類競賽。學校創業園管理辦公室依托創業型社團每年組織校園商業計劃書大賽,獲得全校第一名的創業型社團將代表學校參加市、省、全國的商業計劃書大賽。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創業園管理辦公室以“理論指導實戰,實戰完善理論”為培訓思想,注重比賽的參與性、商業性和娛樂性,不斷完善活動環節控制和淘汰制度,同時建立具有針對性的培訓體系;而創業型社團的學生既實際參加大賽,又參與賽事組織管理工作,大賽的影響力和參與度不斷擴大。
3.依托創業型社團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創業實踐活動是創業教育的課堂延伸,每年面向在校生公開征集商業計劃書,為優秀的創業團隊提供專業培訓、創業資金和公益組織實習機會等全方位支持。學生通過創業實踐活動獲得寶貴的經驗和豐富的人脈。同時,學校創業園管理辦公室還與校外創業組織對接,實施“引進來”戰略,讓學生在象牙塔內能準確把握最新的創業動態。
二、以學生社團為載體開展創業教育的成績
1.開設創業模擬實訓課程,培養合格創業儲備人才及團隊。2013年3月,蘇州市人社局在我校創業園掛牌成立高校就業創業指導站,此后定期為我校學生開設創業模擬實訓課程,截止目前已開設創業實訓班六期,培訓260余人次,結業通過率達98.6%,取得創業模擬實訓合格證書。
2.系統開設創業課程及輔導,參與各級各類創業賽事與評比。我校創業園成功舉辦五屆學生商業計劃書大賽,三屆創業LOGO(商標)設計競賽,并從中選拔優秀團隊參加各級各類創業大賽。
3.加強校內外宣傳,為創業項目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機會。2013年10月,配合蘇州市電視臺完成了“未來不是夢”之園區工業技術學校專場的錄制,我校5位創業項目負責學生參與錄制,并成功與知名企業高管組成幫扶對子;2015年3月,我校學生牽頭成立的創業項目“田園花圃”,憑借項目的經營特色及95后創客的創新意識,得到蘇州廣電總臺新聞綜合頻道特約采訪報道的機會,2016年,我校就創業孵化合作管理、基地建設、人才培養等事項與蘇州成長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打造大學生眾創空間,此次合作為雙方搭建起一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橋梁,為我校學生創業意識的進一步培養、創業教育實踐工作的進一步深化起到推到作用;同時也進一步提升我校創業孵化基地在高教區內的影響力,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校學生創業成績對外宣傳的力度,加快了入孵創業實體的成功孵化。
回顧學校創業園成立3年多來的歷程,作為創意創業社團的孵化器,我校創業園已在項目孵化、賽事獲獎、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我校將進一步積極探索基地的建設經營新思路,力爭在管理機制、孵化功能的建設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更好地結合我校科技創新、專利轉化、數字文化特色,依托新型技術引導創業,讓更多的社團創業項目實現成功孵化,在政府及學校相關創業扶持政策的澆灌下,開出朵朵“創客”自主創業的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