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瑩
【摘要】翻譯技巧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極為重要。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 翻譯技巧
一、真正關注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
現在慣常的英語翻譯練習,很多出現在教師講解新詞匯時,配以固搭配,就這一固定搭配給出漢語例句,進行漢譯英操練,或在講解語法時,給出固定的語法套路及句型,進行反復操練,這些使得翻譯練習公式化和目的話,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翻譯教學,比如我在講解例裝這一語法現象時出現一個難點,為了讓他們便于記憶或更加熟練,我會讓他們反復背誦及練習這一難點:Hardly had I reached home when it began to rain 或者 No sooner had I reached home than it began to rain. 然后給出翻譯練習:我剛到達北京就生病了。學生們很輕松的翻譯出來Hardly had I arrived in Beijing when I fell sick. 現在回頭想一想,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這并不是真正的翻譯教學,充其量就是一仿寫。因此,高職英語教師應該反思自己教學是否真正滿足學生需求,是否真正關注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是否真正關注學生能力的長足發展,是否真正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二、翻譯教學滲透
翻譯教學滲透在高職英語課堂有利于促進學生英漢對比思維的培養,了解目的語和源語言的一些語言特征,甚至有時候可借助于目的語與源語言相似的一些語言特征,進行語言學習的正遷移,從而加快目的語的學習過程,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目的語的語言規律的掌握,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英語言的異同,比如中英語言一個顯著差異是漢語句子結構重意合(parataxis)而英語句子重形合(hypotaxis),要讓學生知道漢語語法具有隱含性,而英語語法具有外顯性,要在漢譯英翻譯練習中注重連詞、副詞、介詞及關聯詞的運用,使得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彰顯出來,常在高職階段出現的連詞(not only…but also; as if/ though)副詞(thus; consequently; therefore)關聯詞(that; which)介詞(due to; despite; on account of; regardless of)等,要讓學生牢記于心。再比如,漢語和英語的另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漢語重心在后(back focus),英語重心在前(front focus)。painting are the impressionists,who used to live and work in Paris.所以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可以接觸和對比兩種語言差異,語言差異也映射出其思維差異。
只要在翻譯實踐中貫穿并滲透一些基礎的翻譯技巧,讓學生在翻譯實踐中領會和體驗如何使用這些翻譯技巧,會對指導他們的翻譯和提高他們的翻譯水平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一個個豐富生動的例子,提高他們對翻譯的興趣和愛好,激發他們探索研究語言的欲望,在翻譯中體會語言的不同魅力,語言各自不同的特征。
三、教學實踐滲透翻譯的技巧需要多磨合
需要教師在給學生布置翻譯實踐時,難度適中,不能超越高職生的能力。下文本人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實例為例,來設想在新課標引領下的教學中如何開展翻譯技巧在教材及練習中的滲透。
1.比如新課標教材(人教版選修七)中有:“accessible”和“access”一詞講到此詞匯時就可以講授正譯法和反譯法。讓學生翻譯:“我們都可使用圖書館里的書”正譯:“We all have access to the books in the library”反譯:“The books in the library are all accessible to us”通過正譯、反譯法不僅讓學生鞏固掌握了“access ”“accessible”詞匯的用法,也通過正、反譯法的滲透讓學生了解了句子在不同視角下的翻譯,讓學生了解可以從不同角度描述一個句子,也可實施在寫作中,告知學生不能一直在用同一種視角寫作,在寫作中也可用正反譯相結合。體現“漢語重人稱,英語重物稱”的特點,達到語言在不同人稱視角下的多變性。英語將選擇無生命事物作為主語,漢語則選擇有生命的物體作為主語。學生可利用翻譯技巧的轉換來增強語言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避免作文中一直在用一種人稱進行寫作:“I think” “I believe” “I hope”。語言永遠站在我的角度,讓學生摒棄漢語思維的影響。有意識的通過翻譯視角的轉換來轉換寫作中人稱的角度從而使文章更有層次感和立體感。
2.比如在新課標人教版必修五 unit4 making the news周報配套聯系中讓學生練習寫作新聞報道。
3.在講到新課標人教版選修六unit2 poems這一單元時,借助詩歌話題,可將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英文版讓學生查看翻譯技巧。因為這里較突出了詞性轉化,將漢語中的定語翻譯成了英語中的介詞短語并后置,將定語轉化為狀語,讓學生欣賞詩歌的同時,看到了一些翻譯技巧的應用。
在翻譯過程中,讓學生也對自己的生存意義進行思考,也對學生進行著有意義的生命教育,在翻譯中體會樂趣并感知詩人的情感和內心世界。
參考文獻:
[1]郭艷清.淺談翻譯理論及策略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J].宿州學院學報.2009(02).